盜墓賊文物賣了三千萬 專家連夜抽乾河水(明末古墓)
2024-02-28 12:46:16
明末張獻忠古墓中有巨額財寶。自古以來,中國就有一句老話,人為錢而死,鳥為食而死。為了獲得財富,即使他們知道自己違法,他們也會冒險,盜墓賊就是這樣一種人。關於張賢忠的故事在四川流傳了數百年,有傳言說藏在當地的閩江裡。為了一夜暴富,一群盜墓賊冒險在晚上潛入河裡尋寶。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們真的發現了一些珍寶,其中永昌元帥的金印是最有價值的,被他們以3200萬元的價格賣掉了。當然,這些盜墓賊和文物販子已經去了他們該去的地方。專家們得知消息後,帶領考古隊來到現場,連夜排乾河水,最終發現了寶藏。
當時,在閩江旱季,專家們採用烘烤古圍堰的方法,修建圍堰,環繞一大片考古區域,然後用許多水泵連夜排乾河水。排水後,考古隊開始了考古發掘工作,發掘出的文物震驚了他們。大營大廳裡擺放著無數整齊的金幣,各種各樣的經書,無數的珠寶和許多珍貴的武器。經過98天的發掘,共出土文物3萬餘件,堪稱世界級考古發現。這些發現也證明了張賢忠江口的傳說。據史料記載,明末張獻忠發動農民起義,建立了大溪政權。
他通過搶劫獲得了無數的財富。然而,當清軍南下時,他遭受了失敗,所以他帶著這些被掠奪的財富沿著江南而下,想尋找機會。東山就在江口鎮老和潭。他遭到四川西部官僚楊佔的襲擊,最終導致大部分財寶沉入河中。這一發現在明代歷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張賢中有數千艘沉船。這一發現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我相信,在考古隊的不斷努力下,所有隱藏的寶藏都可以再次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