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水分離器的製作方法
2024-03-25 22:30:05

本發明涉及水處理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砂水分離器。
背景技術:
在工業生產或者水處理過程中,為滿足規模化的生產需要,輸水量較大,使得水中攜帶有大量的砂石。如果直接將含有大量砂石的水供給到設備中,極容易導致設備卡住或者磨損故障,因此必須要先對水進行處理,減少水中的砂石含量。
現在的處理方法通常是將給水導入砂水分離器,將大顆粒的砂石沉澱後使乾淨的水流出輸送到下一環節。沉澱到水底的砂石再通過螺旋輸送機排出,實現砂和水的分離。問題在於,砂水分離器在工作時,進水衝擊大,分離器中砂石水體流動劇烈,不利預固體沙礫沉降,甚至已沉降的沙礫也會被水流衝起懸浮在水中,使得分離器的砂水分離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砂水分離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砂水分離器,包括水箱、進水管、排水管、u型槽、無軸螺旋、驅動裝置和隔板;所述進水管、排水管和u型槽均與水箱連接;所述u型槽傾斜設置,一端與水箱底端連接,另一端高於水箱液面,u型槽頂端設有出砂口;所述無軸螺旋設於u型槽內,並與驅動裝置傳動連接;所述隔板傾斜設置,一端高於水箱液面,另一端靠近水箱側壁並和側壁之間留有空隙;所述進水管和排水管分設在隔板兩側。
在進水管和排水管之間設置隔板,水從進水管進入時產生的衝擊被隔板擋住,無法直接到達排水管,因此,增加了水流流動的路程,在這個過程中水流速變緩,使得砂石沉降得更加充分。
雖然有隔板阻擋,但因為水箱結構的影響,進水管的水衝到水箱底部後從兩側折回,水流衝擊還是可能繞過隔板影響到排水管的進水,混入部分砂石雜質。將隔板傾斜設置,可以使進水管的水流在隔板的引導下從排水管外經過,對排水管附近的水質影響較小。
於本發明一實施例中,還包括溢流槽,所述溢流槽設置在排水管管口。
由於砂石雜質是依靠重力沉降的,越靠近水面層的水體中砂石含量越低。在排水管管口設置一個溢流槽,水箱內的水位漫過溢流槽邊後流入溢流槽,再從溢流槽內的排水管管口流出。通過這樣的結構,保證了進入排水管的水都是水箱內靠近水面層的水,雜質含量低,提升了分離淨化效果。
於本發明一實施例中,還包括濾網,所述濾網設置在隔板和水箱側壁之間的空隙處。
隔板從水面上延伸到水箱側壁邊緣,水想流到排水管只能從隔板和水箱之間的空隙處自下往上進入。在這裡設置一個濾網對經過的水過濾,當進水停止時,被濾網攔下的雜質由於重力的作用會脫落沉降,使得濾網長期使用也不容易堵塞,有效地提高了水質。
於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進水管和水箱在水箱上部連接,出水方向與液面平行並朝向排水管設置。
進水管的出水方向向下時,水流容易衝起沉積在水箱底部的砂石,使砂水沉降分離效果大打折扣。進水沿著水平方向進水,水流在排水管前被隔板阻擋引導,形成了一個對排水管影響很小的環流,使排水管附近的水流動性較小,有充足的時間沉降。
於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進水管管口為喇叭狀結構。
水流從喇叭狀的管口流出時,由於慣性因素,喇叭口內的中心部分水流仍保持較大速度,根據伯努利效應可知,該部分水流的水壓較小。而喇叭口邊緣部分的水流因為處於相對靜止狀態,所以水壓較高,會向中間流動形成回流,大大減弱了進水管的水流衝擊力,使水箱內的砂石更容易沉降。
於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u型槽高於水箱液面的部分設有蓋板。
通過蓋板密封保護,使沉降的砂石在運出過程中不會灑出,保持環境設備整潔。
於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u型槽內側還設有u型襯墊,所述無軸螺旋設於u型襯墊內。
因為要承載較大的應力,無軸螺旋和u型槽都是剛性結構,它們之間直接接觸的話容易發生刮擦磨損,產生大量噪音。通過在u型槽內設置u型襯墊進行緩衝,無軸螺旋轉動時不會發生剛性刮擦,更加安靜耐用。
於本發明一實施例中,u型襯墊與無軸螺旋之間留有縫隙。
無軸螺旋運輸砂石是過程中,水分可以從縫隙中流出,使運出的砂石水分含量更低,便於後續搬運或加工操作。
於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水箱底部為上大下小的倒梯形結構,梯形下底的寬度和u型槽內的寬度相等。
通過倒梯形的斜面將沉積的砂石引導到u型槽內通過無軸螺旋運輸出去,使砂石不會長期沉積在水箱死角難以清理,淤積變質後汙染水質。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砂水分離器的正視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砂水分離器的俯視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砂水分離器的側視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砂水分離器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喇叭狀進水口處水流方向箭頭示意圖;
圖6本發明砂水分離器的u型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附圖標記為:
1、水箱;11、隔板;12、濾網;2、進水管;3、排水管;31、溢流槽;4、u型槽;41、出砂口;42、蓋板;43、u型襯墊;5、無軸螺旋;6、驅動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考圖1-3,本發明提供一種砂水分離器,包括水箱1、進水管2、排水管3、u型槽4、無軸螺旋5、驅動裝置6和隔板11;進水管2、排水管3和u型槽4均與水箱1連接;u型槽4傾斜設置,一端與水箱1底端連接,另一端高於水箱1液面,u型槽4頂端設有出砂口41;無軸螺旋5設於u型槽4內,並與驅動裝置6傳動連接;隔板11傾斜設置,一端高於水箱1液面,另一端靠近水箱1側壁並和側壁之間留有空隙;進水管2和排水管3分設在隔板11兩側。
在進水管2和排水管3之間設置隔板11,水從進水管2進入時產生的衝擊被隔板11擋住,無法直接到達排水管3,因此,增加了水流流動的路程,在這個過程中水流速變緩,使得砂石沉降得更加充分。
雖然有隔板11阻擋,但因為水箱1結構的影響,進水管2的水衝到水箱11底部後向兩側折回,水流衝擊還是可能繞過隔板11影響到排水管3的進水,混入部分砂石雜質。將隔板11傾斜設置,可以使進水管2的水流在隔板11的引導下從排水管3外經過,對排水管3附近的水質影響較小。
請參考圖1,作為一種實施例,還包括溢流槽31,溢流槽31設置在排水管3管口。
由於砂石雜質是依靠重力沉降的,越靠近水面層的水體中砂石含量越低。在排水管3管口設置一個溢流槽31,水箱1內的水位漫過溢流槽邊緣31後流入溢流槽31,再從溢流槽31內的排水管3管口流出。通過這樣的結構,保證了進入排水管3的水都是水箱1內靠近水面層的水,雜質含量低,提升了分離淨化效果。
請參考圖1,作為一種實施例,還包括濾網12,濾網12設置在隔板11和水箱1側壁之間的空隙處。
隔板11從水面上延伸到水箱1側壁邊緣,水想流到排水管3隻能從隔板11和水箱1之間的空隙處自下往上進入。在這裡設置一個濾網12對經過的水過濾,當進水停止時,被濾網12攔下的雜質由於重力的作用會脫落沉降,使得濾網12長期使用也不容易堵塞,有效地提高了水質。
請參考圖4,作為一種實施例,進水管2和水箱1在水箱1上部連接,出水方向與液面平行並朝向排水管3設置。
進水管2的出水方向向下時,水流容易衝起沉積在水箱1底部的砂石,使砂水沉降分離效果大打折扣。進水沿著水平方向進水,水流在排水管3前被隔板11阻擋引導,形成了一個對排水管3影響很小的環流,使排水管3附近的水流動性較小,有充足的時間沉降。
作為一種實施例,進水管2管口為喇叭狀結構。
如圖5所示,水流從喇叭狀的管口流出時,由於慣性因素,喇叭口內的中心部分水流仍保持較大速度,根據伯努利效應可知,該部分水流的水壓較小。而喇叭口邊緣部分的水流因為處於相對靜止狀態,所以水壓較高,會向中間流動形成回流,大大減弱了進水管2的水流衝擊力,使水箱1內的砂石更容易沉降。
請參考圖1和6,作為一種實施例,u型槽4高於水箱液面的部分設有蓋板42。
通過蓋板42密封保護,使沉降的砂石在運出過程中不會灑出,保持環境設備整潔。
請參考圖6,作為一種實施例,u型槽4內側還設有u型襯墊43,無軸螺旋5設於u型襯墊43內。
因為要承載較大的應力,無軸螺旋5和u型槽4都是剛性結構,它們之間直接接觸的話容易發生刮擦磨損,產生大量噪音。通過在u型槽4內設置u型襯墊43進行緩衝,無軸螺旋5轉動時不會發生剛性刮擦,更加安靜耐用。
作為一種實施例,u型襯墊43與無軸螺旋5之間留有縫隙。
無軸螺旋5運輸砂石是過程中,水分可以從縫隙中流出,使運出的砂石水分含量更低,便於後續搬運或加工操作。
請參考圖3,作為一種實施例,水箱1底部為上大下小的倒梯形結構,梯形下底的寬度和u型槽4內的寬度相等。
通過倒梯形的斜面將沉積的砂石引導到u型槽4內通過無軸螺旋5運輸出去,使砂石不會長期沉積在水箱1死角難以清理,淤積變質後汙染水質。
本發明雖然已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其並不是用來限定本發明,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術內容對本發明技術方案做出可能的變動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