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於升降橫移式立體停車庫的載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3-20 20:38:05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於升降橫移式立體停車庫的載車裝置,適用立體車庫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擁有私家車的家庭越來越多,對停車設施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於是機械式立體車庫就應運而生。機械式立體車庫既可以大面積使用,也可以見縫插針設置,還能與地面停車場、地下車庫和停車樓組合實施,是解決城市停車難的有效手段。
傳統的載車裝置大多採用的是載車板,由於為整體結構,佔用空間大,並且當載車板的四角在輕微出現傾斜的時候便容易造成翻車的危險,安全性能低,使用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基於升降橫移式立體停車庫的載車裝置,將車輛的輪胎分別採用支撐杆加持住,保證了車輛放置的穩固性,並且可以根據不同規格的輪胎調整大小,整體佔用空間下,安全性能高。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於升降橫移式立體停車庫的載車裝置,包括兩個橫梁、滑動設置在兩個橫梁之間的若干支撐組件和設置在橫梁一端的動力組件,所述支撐組件包括四個支撐機構,所述每一支撐組件的四個支撐機構兩兩一組相對設置在兩個橫梁的內側,同一所述橫梁上兩個支撐機構相對的一側分別設置有動力機構,所述支撐機構包括底座和活動設置在底座內側一對支撐杆,所述支撐杆為可伸縮結構,所述支撐杆的端部設置有紅外線裝置,所述一對支撐杆相對的側面端部設置有壓力傳感器。
進一步,為了方便根據車輪的寬度調整支撐杆之間的距離,其中一所述橫梁上的支撐杆的端部設置有紅外線發射器,另一所述橫梁上的支撐杆的端部設置有紅外接收器。
進一步,為了實現支撐杆長度的調節,所述支撐杆為液壓杆。
進一步,為了方便移動支撐杆之間的距離,所述底座的內側設置有雙向滾珠絲槓,所述支撐杆固定在雙向滾珠絲槓上。
進一步,為了方便轉動雙向滾珠絲槓,所述動力機構包括副電機和副減速器,所述副電機通過副減速器與雙向滾珠絲槓相連。
進一步,為了實現汽車的橫移,所述動力組件包括主電機、主減速器和主齒輪,所述主電機通過主減速器與主齒輪相連,所述主齒輪設置在橫梁的一端,所述橫梁的另一端設置有與主齒輪相對的副齒輪,所述主齒輪之間通過鏈條與副齒輪相連,所述鏈條繞在主齒輪和副齒輪的外側,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連接在鏈條上,所述橫梁的內側設置有滑槽,所述底座的外側設置有與滑槽相適應的滑塊,所述底座通過滑塊滑動設置在滑槽上。
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後,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成對設置的可伸縮的支撐杆將汽車的四個輪胎進行加持住,避免出現汽車傾斜翻車的危險,由於支撐杆的端部設置有紅外線裝置,可以通過兩個橫梁上相對的支撐杆上的紅外線發射器和紅外線接收器可以檢測輪胎的寬度,從而進行調整支撐杆之間的距離,適用於不同規格的汽車輪胎,適用範圍廣;由於支撐杆的內側設置有壓力傳感器,可以實時檢測加持輪胎的壓力變化,以保證汽車的穩固性,進一步提高停車的安全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基於升降橫移式立體停車庫的載車裝置的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基於升降橫移式立體停車庫的載車裝置的其中一個具有一個支撐組件的橫梁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基於升降橫移式立體停車庫的載車裝置的其中一個支撐機構的剖面圖;
圖中:1.橫梁,2.支撐機構,3.底座,4.支撐杆,5.紅外線裝置,6.壓力傳感器,7.紅外線發射器,8.紅外線接收器,9.雙向滾珠絲槓,10.副電機,11. 副減速器,12.主電機,13.主減速器,14.主齒輪,15.副齒輪,16.鏈條,17. 滑槽,18.滑塊。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3所示,一種基於升降橫移式立體停車庫的載車裝置,包括兩個橫梁1、滑動設置在兩個橫梁1之間的若干支撐組件和設置在橫梁1一端的動力組件,所述支撐組件包括四個支撐機構2,所述每一支撐組件的四個支撐機構2兩兩一組相對設置在兩個橫梁1的內側,同一所述橫梁1上兩個支撐機構2相對的一側分別設置有動力機構,所述支撐機構2包括底座3和活動設置在底座3 內側一對支撐杆4,所述支撐杆4為可伸縮結構,所述支撐杆4的端部設置有紅外線裝置5,所述一對支撐杆4相對的側面端部設置有壓力傳感器6。
為了方便根據車輪的寬度調整支撐杆4之間的距離,其中一所述橫梁1上的支撐杆4的端部設置有紅外線發射器7,另一所述橫梁1上的支撐杆的端部設置有紅外接收器8。
為了實現支撐杆4長度的調節,所述支撐杆4為液壓杆。
為了方便移動支撐杆4之間的距離,所述底座3的內側設置有雙向滾珠絲槓9,所述支撐杆4固定在雙向滾珠絲槓9上。
為了方便轉動雙向滾珠絲槓9,所述動力機構包括副電機10和副減速器11,所述副電機10通過副減速器11與雙向滾珠絲槓9相連。
為了實現汽車的橫移,所述動力組件包括主電機12、主減速器13和主齒輪14,所述主電機12通過主減速器13與主齒輪14相連,所述主齒輪14設置在橫梁1的一端,所述橫梁1的另一端設置有與主齒輪14相對的副齒輪15,所述主齒輪14之間通過鏈條16與副齒輪15相連,所述鏈條16繞在主齒輪14和副齒輪15的外側,所述底座3的上端固定連接在鏈條16上,所述橫梁1的內側設置有滑槽17,所述底座3的外側設置有與滑槽17相適應的滑塊18,所述底座3通過滑塊18滑動設置在滑槽17上。
在將汽車提升起來之後,兩個橫梁1一側的主電機12同時工作,通過主減速器13帶動主齒輪14轉動,從而帶動鏈條16在主齒輪14和副齒輪15上轉動,繼而帶動各個支撐機構2在滑槽17上移動,將支撐組件移至汽車的底部,將支撐杆4對準汽車的車輪位置,當支撐杆4上的紅外線接收器8都可以接收到紅外線發射器7所發射的紅外線時,說明支撐杆4之間的距離已經大於了車輪的寬度,如果紅外線接收器8未接收到紅外線,副電機10正轉帶動雙向滾珠絲槓 9工作,將同一支撐機構2上的兩個支撐杆4外移,增加支撐杆4之間的距離,直至紅外線接收器8能接收到紅外線為止,此時,支撐杆4伸長至車輪的兩側,然後副電機10反轉,使支撐杆4往中間移動,直至加持住車輪為止,壓力傳感器6可以檢測加持車輪的力度,以便根據汽車的重量方便調節支撐杆4,保證汽車的穩定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成對設置的可伸縮的支撐杆將汽車的四個輪胎進行加持住,避免出現汽車傾斜翻車的危險,由於支撐杆的端部設置有紅外線裝置,可以通過兩個橫梁上相對的支撐杆上的紅外線發射器和紅外線接收器可以檢測輪胎的寬度,從而進行調整支撐杆之間的距離,適用於不同規格的汽車輪胎,適用範圍廣;由於支撐杆的內側設置有壓力傳感器,可以實時檢測加持輪胎的壓力變化,以保證汽車的穩固性,進一步提高停車的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