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列車的減震緩衝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3-20 21:05:0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緩衝器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列車的減震緩衝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鐵路高速化的推進,特別是近年來高鐵的出現,車輛載重、列車總重和運行速度增大,極大方便了乘客的出行,旅客對列車乘坐舒適性和營運安全性能也有了較高的要求。客車提速後,如果緩衝裝置沒有變化,由於縱向衝擊過大,從而會影響了車輛的乘坐舒適性。
緩衝器是列車上的關鍵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用來緩和與吸收列車在運行中由於牽引力的變化或在起動制動及調車作業時機車車輛相互碰撞而引起的縱向衝擊和振動能量,使列車中的各車輛實現連掛,並且傳遞和緩衝列車在運行中或調車時所產生的牽引力和衝擊力,保證乘客在乘車時的舒適性。目前的列車緩衝器緩衝效果並不理想,尤其當車輛轉彎或收到多方向衝擊時,緩衝器內部容易產生振蕩衝擊,緩衝效果較為受限,如何緩衝器優良的緩衝效果,已成為行業面臨的重要問題。
中國專利申請號:201220549583X,申請日:2012年10月25日,發明創造名稱為:一種列車緩衝器,該申請案公開了一種列車緩衝器,由固定架、擋板、複數個支撐杆和彈簧組成;固定架包括前板、後板和支撐板;前板和後板相互平行,且其中部分別與支撐板兩側面固定連接;後板在與支撐板連接處兩側開有通孔;支撐杆沿長度方向穿入彈簧後一端插入通孔,其另一端與擋板一面固定連接;彈簧一端與通孔邊緣的後板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支撐杆和擋板連接處的外側的擋板固定連接。該申請案通過在列車的頭部、尾部及車廂之間裝設該緩衝器,在列車受到行進方向的衝擊時,使該緩衝器的固定架和擋板之間設置的彈簧產生阻尼將列車受到的縱向衝擊力吸收,大大提升了旅客對列車乘坐的舒適性和營運安全性;但該申請案只能對列車的縱向衝擊進行有效緩衝,對其他方向的衝擊則不具有顯著的緩衝效果,仍需要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1.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列車緩衝器易產生振蕩衝擊、緩衝效果不佳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列車的減震緩衝裝置,可以增強對行進列車的減震緩衝效果,且適用於對列車轉彎、換向等多方向行進過程中的有效緩衝,進一步保障了列車乘坐舒適性和營運安全性。
2.技術方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列車的減震緩衝裝置,包括外殼和內芯,所述外殼包括殼板和設於其兩側的側板,殼板的底部兩側設有支座,支座上開設有安裝孔;殼板上沿長度方向均勻間隔設置有殼板凸條,側板上均勻間隔設置有側板凸條;
所述內芯包括相連接的配合部和連接部,連接部內開設有貫通的軸孔,配合部的四周側面分別設置有第一內凸條和第二內凸條,第一內凸條與相鄰兩個側板凸條之間的凹陷相配合,第二內凸條與相鄰兩個殼板凸條之間的凹陷相配合,使得外殼和內芯配合卡緊。
所述側板頂部設置有向內延伸的頂板。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頂板與側板相連處的內側開設有安全槽,內芯的配合部兩側對應設置有安全塊,安全塊與安全槽相配合卡緊。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安全槽包括依次弧形過渡相連的第一水平段、第一傾斜段和第二水平段,第一傾斜段沿靠近頂板的方向朝內側傾斜延伸。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側板凸條包括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相連組成三角結構,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的連接處採用光滑弧形過渡,殼板凸條的結構與側板凸條相同。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頂板的內側面為傾斜側面,傾斜側面的傾斜方向與第一傾斜段的傾斜方向相反。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連接部的端部設置有頂臂,頂臂為向外突出的弧形結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配合部的外側沿周向包覆有橡膠墊,該橡膠墊包覆在第一內凸條和第二內凸條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橡膠墊有兩條等長的橡膠段拼接組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側板上開設有貫通的緊固孔。
3.有益效果
採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列車的減震緩衝裝置,殼板上設置有殼板凸條,側板上設置有側板凸條,配合部的四周側面分別設置有第一內凸條和第二內凸條,第一內凸條與相鄰兩個側板凸條之間的凹陷相配合,第二內凸條與相鄰兩個殼板凸條之間的凹陷相配合,實現外殼與內芯的凸凹配合卡緊,避免內芯在外殼內出現縱向晃動或橫向晃動,其內部結構穩定,從而保障了對車輛間各方向行進時的減振緩衝效果。
(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列車的減震緩衝裝置,凸條和凹陷的端部均為光滑過渡的弧形結構,有效減少了凸條與凹陷間的磨損,進一步保障了減振緩衝效果。
(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列車的減震緩衝裝置,內芯連接部的端部設置有頂臂,頂臂為向外突出的弧形結構,該弧形結構與車輛上對應開設的弧形槽相配合,內芯可以相對於該車輛繞安裝軸進行轉動,當該車輛轉向時,頂臂即可在該弧形槽內移動,避免內芯與車輛之間出現磨損。
(4)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列車的減震緩衝裝置,側板頂部設置有向內延伸的頂板,頂板與側板相連處的內側開設有安全槽,內芯的配合部兩側對應設置有安全塊,安全塊與安全槽相配合卡緊,從而進一步保障內芯與外殼的穩定配合,減少兩者間的晃動磨損,保障對車輛的減振緩衝效果。
(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列車的減震緩衝裝置,配合部的外側沿周向包覆有橡膠墊,該橡膠墊包覆在第一內凸條和第二內凸條上,橡膠墊的設置能進一步減少內芯與外殼間的衝擊磨損,加強減振緩衝效果。
(6)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列車的減震緩衝裝置,橡膠墊由兩條等長的橡膠段拼接組成,可以有效防止在外殼將內芯夾緊時對橡膠墊造成明顯擠壓變形,兩條橡膠段拼接則可以增加變形餘量,避免橡膠墊變形鬆脫或滑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列車減震緩衝裝置中外殼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列車減震緩衝裝置中外殼的主視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列車減震緩衝裝置中內芯的結構示意圖。
示意圖中的標號說明:1、殼板;101、支座;102、安裝孔;2、側板;201、頂板;202、緊固孔;203、安全槽;204、第一斜板;205、第二斜板;206、第一水平段;207、第一傾斜段;208、第二水平段;209、傾斜側面;3、殼板凸條;4、側板凸條;6、配合部;601、第一內凸條;602、安全塊;603、第二內凸條;7、連接部;701、軸孔;8、頂臂。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列車的減震緩衝裝置,包括外殼和內芯,外殼包括殼板1和設於其兩側的側板2,殼板1的底部兩側設有支座101,支座101上開設有安裝孔102;殼板1上沿長度方向均勻間隔設置有殼板凸條3,側板2上均勻間隔設置有側板凸條4,且殼板凸條3和側板凸條4相互垂直,對應相連。
本實施例中內芯包括相連接的配合部6和連接部7,連接部7內開設有貫通的軸孔701,配合部6的四周側面分別設置有第一內凸條601和第二內凸條603,第一內凸條601與側板2上相鄰兩個側板凸條4之間的凹陷相配合,第二內凸條603與殼板1上相鄰兩個殼板凸條3之間的凹陷相配合,使得外殼和內芯配合卡緊。
本實施例中側板2上開設有貫通的緊固孔202,本實施例具體使用時,是兩個外殼相配合,將嵌套在其內部的內芯鎖緊,每個外殼均通過凸凹配合與內芯卡緊,兩個外殼之間則通過緊固件穿過緊固孔202實現鎖緊。兩個外殼均通過安裝孔102與車輛相連,內芯則是通過一安裝軸穿過軸孔701與另一車輛轉動連接,外殼與內芯的配合鎖緊即實現了兩節車輛的相連。
本實施例中側板凸條4包括第一斜板204和第二斜板205,第一斜板204和第二斜板205相連組成三角結構,第一斜板204和第二斜板205的連接處採用光滑弧形過渡,殼板凸條3、第一內凸條601和第二內凸條603的結構均與側板凸條4相同。本實施例通過四周凸條的設置實現外殼與內芯的凸凹配合卡緊,避免內芯在外殼內出現縱向晃動或橫向晃動,其內部結構穩定,從而保障了對車輛間各方向行進時的減振緩衝效果,且凸條和凹陷的端部均為光滑過渡的弧形結構,有效減少了凸條與凹陷間的磨損,進一步保障了減振緩衝效果。
本實施例中內芯連接部7的端部設置有頂臂8,頂臂8為向外突出的弧形結構,該弧形結構與車輛上對應開設的弧形槽相配合,內芯可以相對於該車輛繞安裝軸進行轉動,當該車輛偏移或轉向時,頂臂8即可在該弧形槽內移動,避免內芯與車輛之間出現磨損。
為進一步加強外殼與內芯的緊密配合,防止內芯在外殼裡發生竄動,側板2頂部設置有向內延伸的頂板201,頂板201與側板2相連處的內側開設有安全槽203,內芯的配合部6兩側對應設置有安全塊602,安全塊602與安全槽203相配合卡緊,安全槽203包括依次弧形過渡相連的第一水平段206、第一傾斜段207和第二水平段208,第一傾斜段207沿靠近頂板201的方向朝內側傾斜延伸,安全塊602的形狀與該安全槽203相配合,將內芯卡合嵌套在外殼裡時,除凸條與凹陷之間的相互卡合,還有安全塊602與安全槽203的對應卡合,且頂板201向內延伸能有效保障安全塊602始終卡在安全槽203內,從而保障內芯與外殼的穩定配合,減少兩者間的晃動磨損,保障對車輛的減振緩衝效果。
本實施例中,連接部7與配合部6相接處設置為弧形過渡,且連接部7的側壁逐漸向外側傾斜,與之相對應地,頂板201的內側面為傾斜側面209,傾斜側面209的傾斜方向與第一傾斜段207的傾斜方向相反,且該傾斜側面209與第二水平段208弧形光滑過渡,該傾斜側面209的傾斜程度與連接部7的側壁傾斜程度相當,兩個面緊密貼合,防止晃動。
本實施例中配合部6的外側沿周向包覆有橡膠墊,該橡膠墊包覆在第一內凸條601和第二內凸條603上。橡膠墊的設置能進一步減少內芯與外殼間的衝擊磨損,加強減振緩衝效果;其次,該橡膠墊由兩條等長的橡膠段拼接組成,可以有效防止在外殼將內芯夾緊時對橡膠墊造成明顯擠壓變形,兩條橡膠段拼接則可以增加變形餘量,避免橡膠墊變形鬆脫或滑落。
以上示意性的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並不局限於此。所以,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