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式剎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3-20 17:41:05 2
專利名稱:盤式剎車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剎車制動裝置,更確切地說,是一種盤式剎車裝置。
背景技術:
盤式剎車以靜止的剎車碟片,夾住隨輪上胎轉動的剎車碟盤以產生摩擦力,使車輪轉動速度將低的剎車裝置。當踩下剎車踏板時,剎車總泵內的活塞會被推動,而在剎車油路中建立壓力。壓力經由剎車油傳送到剎車卡鉗上之剎車分泵的活塞,剎車分泵的活塞在受到壓力後,會向外移動並推動來令片去夾緊剎車盤,使得來令片與剎車盤發生磨擦,以降低車輪轉速,好讓汽車減速或是停止。現有的盤式剎車裝置的剎車片在高速行進過程中,容易產生高熱而導致剎車盤的制動性能大大下降。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耐高溫的高可靠性的盤式剎車裝置。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盤式剎車裝置,包含外盤和內盤,所述的外盤的中部設有一輪轂,所述的輪轂與一動力系統相配合,所述的外盤和內盤的邊緣設有一制動盤,所述的外盤上設有由第一凹坑單元組成的第一凹坑單元陣列和由第一凹槽單元組成的第一凹槽單元陣列,所述的內盤上設有由第二凹坑單元組成的第二凹坑單元陣列和由第二凹槽單元組成的第二凹槽單元陣列。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的第一凹坑單元包含直線排列的第一凹坑,所述的第二凹坑單元包含直線排列的第二凹坑,所述的第一凹槽單元和第二凹槽單元為直線型長槽。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的制動盤包含一中空的腔體,所述的腔體的中部設有主橫杆,所述的主橫杆兩側對稱設有一對副橫杆。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的副橫杆的兩側對稱設有第一伸展葉片和第二伸展葉片。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的第一伸展葉片和第二伸展葉片為彈性矽鋼合金。由於本實用新型的盤式剎車裝置利用設置在外盤和內盤上的凹坑單元陣列和凹槽單元陣列,同時在制動盤上設有矽鋼合金的伸展葉片,能使制動盤上的熱量快速散熱同時提高制動摩擦力,能進一步提高汽車的駕駛安全性。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盤式剎車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的盤式剎車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此時為另一個視圖;圖3為圖I中的盤式剎車裝置的A區域的細節放大示意圖;圖4為圖2中的盤式剎車裝置的B區域的細節放大示意圖;圖5為圖I中的盤式剎車裝置的制動盤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中的盤式剎車裝置的制動盤的C區域的細節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耐高溫的高可靠性的盤式剎車裝置。如圖I至圖6所示,一種盤式剎車裝置I,包含外盤2和內盤3,該外盤2的中部設有一輪轂21,該輪轂21與一動力系統相配合,該外盤2和內盤3的邊緣設有一制動盤4,該外盤2上設有由第一凹坑單元22組成的第一凹坑單元陣列和由第一凹槽單元23組成的第一凹槽單元陣列,該內盤3上設有由第二凹坑單元32組成的第二凹坑單元陣列和由第二凹槽單元33組成的第二凹槽單元陣列。該第一凹坑單元22包含直線排列的第一凹坑221,該第二凹坑單元32包含直線排列的第二凹坑321,該第一凹槽單元23和第二凹槽單元33為直線型長槽。該制動盤4包含一中空的腔體40,該腔體40的中部設有主橫杆42,該主橫杆42兩側對稱設有一對副橫杆41。該副橫杆41的兩側對稱設有第一伸展葉片411和第二伸展葉片412。該第一伸展葉片411和第二伸展葉片412為彈性矽鋼合金。該實用新型的盤式剎車裝置利用設置在外盤和內盤上的凹坑單元陣列和凹槽單元陣列,同時在制動盤上設有矽鋼合金的伸展葉片,能使制動盤上的熱量快速散熱同時提高制動摩擦力,能進一步提高汽車的駕駛安全性。以上僅僅以一個實施方式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思路,在系統允許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以擴展為同時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塊,從而最大限度擴展其功能。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盤式剎車裝置(1),包含外盤(2)和內盤(3),所述的外盤(2)的中部設有一輪轂(21),所述的輪轂(21)與一動力系統相配合,所述的外盤(2)和內盤(3)的邊緣設有一制動盤(4),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盤(2)上設有由第一凹坑單元(22)組成的第一凹坑單元陣列和由第一凹槽單元(23)組成的第一凹槽單元陣列,所述的內盤(3)上設有由第二凹坑單元(32)組成的第二凹坑單元陣列和由第二凹槽單元(33)組成的第二凹槽單元陣列。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盤式剎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凹坑單元(22)包含直線排列的第一凹坑(221),所述的第二凹坑單元(32)包含直線排列的第二凹坑(321),所述的第一凹槽單元(23)和第二凹槽單元(33)為直線型長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盤式剎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制動盤(4)包含一中空的腔體(40),所述的腔體(40)的中部設有主橫杆(42),所述的主橫杆(42)兩側對稱設有一對副橫杆(4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盤式剎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副橫杆(41)的兩側對稱設有第一伸展葉片(411)和第二伸展葉片(412)。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盤式剎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伸展葉片(411)和第二伸展葉片(412)為彈性矽鋼合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盤式剎車裝置,包含外盤和內盤,所述的外盤的中部設有一輪轂,所述的輪轂與一動力系統相配合,所述的外盤和內盤的邊緣設有一制動盤,所述的外盤上設有由第一凹坑單元組成的第一凹坑單元陣列和由第一凹槽單元組成的第一凹槽單元陣列,所述的內盤上設有由第二凹坑單元組成的第二凹坑單元陣列和由第二凹槽單元組成的第二凹槽單元陣列。由於本實用新型的盤式剎車裝置利用設置在外盤和內盤上的凹坑單元陣列和凹槽單元陣列,同時在制動盤上設有矽鋼合金的伸展葉片,能使制動盤上的熱量快速散熱同時提高制動摩擦力,能進一步提高汽車的駕駛安全性。
文檔編號F16D55/22GK202732788SQ201220362620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5日
發明者季曉鳴 申請人:季曉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