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堵轉裝置製造方法
2024-03-20 17:58:05 1
電機堵轉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機堵轉裝置,包括一長條形的本體,本體上設有相鄰的第一條形孔和第二條形孔,一蝶形螺絲從本體端部插入至第一條形孔內,第二條形孔內相對的內側設有滑槽,該滑槽內設有一可沿其滑動的蝶形螺母,一錐頭蝶形螺絲穿過該蝶形螺母,通過蝶形螺母與本體相互緊固。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並且進行堵轉測試安全可靠。
【專利說明】電機堵轉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檢測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輔助小電機堵轉測試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為了檢測電機在過載情況下電機通過電流大小及其它參數,常需要給電機的輸出端施加大於電機輸出最大轉矩的負載以阻止電機的轉動,從而對電機電流等參數進行檢測。現有技術中對於多數小電機的堵轉測試,沒有專門的裝置來組織電機轉動,基本都是先將電機固定,再用大力鉗或夾頭將電機輸出軸固定夾緊,這種操作比較繁瑣,工作效率低,並且堵轉不太可靠,難以準確地測量電機在過載情況下的電流及其它參數,存在一定風險。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出了一種電機堵轉裝置,包括一長條形的本體,本體的一端設置著第一條形孔,第一條形孔的旁邊設置著第二條形孔,一蝶形螺絲從本體端部插入至第一條形孔內,第二條形孔內相對的內側設有滑槽,該滑槽內設有一可沿其滑動的蝶形螺母,一錐頭蝶形螺絲穿過該蝶形螺母,通過蝶形螺母與本體相互緊固。
[0004]優選的,第一條形孔的四個角為圓弧角。
[0005]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一條形孔和蝶形螺絲固定電機的輸出軸,然後再通過蝶形螺母和錐頭蝶形螺絲將電機上自帶的安裝孔、氣孔、定位孔等堵死,使得電機發生自鎖,從而實現對電機的堵轉,使得操作人員可以準確地測量電機在過載情況下的電流及其他參數,操作十分簡單,並且有效可靠。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07]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0008]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裝配過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0]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電機堵轉裝置,包括一長條形的本體,長條形本體的一端設置著第一條形孔1,一蝶形螺絲3從本體端部插入至第一條形孔內,且與第一條形孔的橫截面相互垂直,在挨著第一條形孔的旁邊設置著第二條形孔2,第二條形孔遠遠長於第一條形孔,第二條形孔內較長的兩個相對的內側設有滑槽,該滑槽內設有一可沿其滑動的蝶形螺母4,一錐頭蝶形螺絲5穿過該蝶形螺母,通過蝶形螺母與本體相互緊固。
[0011]如圖3所示,使用時,先將電機輸出軸7放入到第一條形孔I內,通過蝶形螺絲3及第一條形孔I的內壁進行固定,為了便於更好地固定電機輸出軸7,第一條形孔I的四個角為圓弧角。然後滑動蝶形螺母4,調節錐頭蝶形螺絲的位置,並且調節其伸出的長度,使錐頭蝶形螺絲5插入至電機6自帶的氣孔、安裝孔或定位孔內,然後用蝶形螺母固定住錐頭蝶形螺絲,這樣就可以實現電機的自鎖,阻止電機的轉動,進行堵轉的測試。
[0012]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電機堵轉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一本體、設於本體一端的第一條形孔、設於所述第一條形孔一側的第二條形孔、從本體端部插入與所述第一條形孔端面垂直的蝶形螺絲、設於所述第二條形孔相對內側的滑槽、可沿滑槽滑動的蝶形螺母、穿過所述蝶形螺母的錐頭蝶形螺絲。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堵轉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條形孔的四個角為圓弧角。
【文檔編號】G01R31/34GK203838311SQ201420100369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6日
【發明者】賀建橋, 李建忠 申請人:艾博金電氣製造(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