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軸及其電機的製作方法
2024-03-22 15:18:05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軸技術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可與不同部件配合、通用性較高的電機軸。
背景技術:
空調電機軸在使用時主要用來承載套設在電機軸上的風葉進行高速轉動,但目前使用的電機軸的結構只是簡單的圓柱體軸體,一個電機只能匹配一個固定尺寸的風葉,使得物料的通用性較低,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基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匹配不同風葉、通用性較高的電機軸。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要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機軸,包括軸體和軸套,所述軸套套設於軸體上用於與不同規格的風葉配合,所述軸套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一軸套和第二軸套,所述第一軸套和所述第二軸套均為半環結構,所述第一軸套的內圓面一體設置有凸出的連接鍵,所述第二軸套的內圓面也一體設置有凸出的連接鍵,所述軸體設置有與所述連接鍵配合的鍵槽。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軸套與所述第二軸套的連接面上設置有彈性條,所述彈性條呈V形且成對設置形成W狀,所述彈性條相互靠近的一端與第一軸套固定,所述彈性條的另一端為自由端,所述第二軸套對應所述彈性條設有卡槽。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軸套和所述第二軸套均為空心結構,所述第一軸套和所述第二軸套內設置有加強筋。
進一步地,所述加強筋沿所述第一軸套和所述第二軸套的徑向均勻分布。
進一步地,所述加強筋與所述第一軸套和所述第二軸套的外殼構成多個三角形結構。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電機,所述電機包括上述任一項所述的電機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在電機軸的軸體上設置可拆卸的軸套,通過更換不同尺寸的軸套,一個電機可以與不同規格的風葉配合,提高了電機的通用性,降低了成本。軸套採用分體式結構,便於拆卸和安裝。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電機軸的平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電機軸軸體的平面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一中軸套的截面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二中軸套的截面示意圖。
圖中:1.軸體,2.軸套,21.第一軸套,211.彈性條,22.第二軸套,221.卡槽,23.連接鍵,24.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此圖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電機軸包括軸體1和軸套2,軸套2可拆卸套設於軸體1上。
如圖2所示,軸體1位圓柱體,軸體1的外圓周面開設有沿其徑向延伸的鍵槽11。
如圖3所示,軸套2為分體式結構,軸套2包括第一軸套21和第二軸套22,第一軸套21的內圓面對應鍵槽11一體設置有連接鍵23,第二軸套22的內圓面對應鍵槽11一體設置有連接鍵23。連接鍵23與鍵槽11配合,防止軸套2與軸體1發生相對轉動。
請繼續參閱圖3,第一軸套21與第二軸套22配合的連接面上設置有彈性條211,彈性條211為V形,在本實施例中,彈性條211成對設置,每對彈性條211組成W形彈性條組,每對彈性條211中兩個彈性條211相互靠近的一端焊接在第一軸套21上,兩個彈性條211的另一端為自由端。
第二軸套22上設置有與彈性條211配合的卡槽221,彈性條211卡入卡槽221內,卡槽221的內壁與彈性條211的自由端相互擠壓,將彈性條211卡入卡槽221,從而實現第一軸套21與第二軸套22連接。採用卡接的連接方式,便於軸套2與軸體1的安裝和拆卸。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包括上述電機軸的電機。
第一軸套21和第二軸套22均為空心結構,減輕了軸套2的重量和軸體1的載荷。為了增加軸套2的強度,第一軸套21和第二軸套22的內部均設置有加強筋24,加強筋24沿第一軸套21和第二軸套22的徑向均勻分布。
實施例二
如圖4所示,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於:相鄰兩個加強筋24與第一軸套21和第二軸套22的外殼構成多個三角形結構。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的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其技術性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