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氣混合器的製造方法
2024-03-09 11:44:15
煙氣混合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煙氣混合器,包括內部形成混合腔的殼體、平行設置在殼體同一側的多個進氣管和一個出氣管,所述的進氣管貫穿所述的殼體壁並深入至所述的混合腔內部且延伸至殼體的內壁面前終止,所述的出氣管貫穿所述的殼體壁以通過管路將混合腔內的混合後的氣體輸送至測試儀器。本實用新型將以往多次採集的煙氣成分一次測量,測量的是混合後煙氣成分,更為接近採集處內部煙氣成分,減少採集誤差和測量誤差,使得結果更加準確。同時具有達到減少測量次數,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專利說明】煙氣混合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發電【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於煙氣測量的煙氣混合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電力、能源、動力、化工、環保等行業的鍋爐及附屬設備(如空氣預熱器、除塵器、風機等)的性能測試、排放測試等工作中,常常需要對特定部位的煙氣進行取樣分析,一般是將取樣管伸入爐牆內對煙氣取樣,煙氣成分分析是鍋爐燃燒及性能測試的重要內容。一般要在煙氣壓力均勻的取樣位置插入一根取樣管,在取樣管上布置若干開孔,開孔位置對應於具體的煙氣取樣點。煙氣通過開孔進入取樣管,在取樣管中匯集並由取樣管的一端引至測量分析儀器。
[0003]但是,現在測量的過程中分別採集各點菸氣然後分別進行測量分析,導致最初開始測量點和最終測量點相差時間長,測量的結果存在很大誤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而提供一種能有效提高測量結果的煙氣混合器。
[0005]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煙氣混合器,包括內部形成混合腔的殼體、平行設置在殼體同一側的多個進氣管和一個出氣管,所述的進氣管貫穿所述的殼體壁並深入至所述的混合腔內部且延伸至殼體的內壁面前終止,所述的出氣管貫穿所述的殼體壁以通過管路將混合腔內的混合後的氣體輸送至測試儀器。
[0007]所述的混合腔為兩端封閉的圓筒形結構,所述的進氣管和出氣管均與所述的混合腔的軸向平行且設置在同一底面之上。
[0008]所述的出氣管設置在中心,所述的進氣管與所述的出氣管等間距均勻布置。
[0009]所述的進氣管及出氣管的外端部為錐形結構。
[0010]所述的進氣管與所述的混合腔內壁面間距為10_20mm。
[0011]所述的進氣管為10-12個,其可以將最多12個取樣孔採集的煙氣成分進行混合併同時對多組煙氣混合進行煙氣分析。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實用新型將以往多次採集的煙氣成分一次測量,測量的是混合後煙氣成分,更為接近採集處內部煙氣成分,減少採集誤差和測量誤差,是的結果更加準確。同時具有達到減少測量次數,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側視示意圖,[0015]圖2所示圖1所示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7]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煙氣混合器包括兩端封閉的內部形成圓筒形混合腔的殼體1、10個均布在殼體上側板上且位於同一圓周之上的進氣管2和一個居中設置在殼體I上側板上的出氣管3,所述的進氣管貫穿所述的殼體的上側板並深入至所述的混合腔內部且延伸至殼體的下側板前終止,所述的進氣管與所述的殼體下側板內壁面間距為10-20mm,優選15mm,所述的出氣管貫穿所述的殼體的上側板中心且出氣口下端與殼體上側板內壁齊平以通過管路將混合腔內的混合後的氣體輸送至測試儀器。當然,所述的殼體的形狀並不局限於圓筒形,其可為任意形狀,只需滿足出氣管和進氣管的設置條件即可。
[0018]本實用新型的煙氣混合器在使用時上下設置,S卩,下側板在下上側板在上豎直設置,所述的進氣管下端深入殼體內部並緊貼殼底部,使用的過程中混合腔內部充水,水位在混合腔大概三分之二位置,這樣是為了使得由進氣管進來的煙氣經過水過濾掉其中的粉塵並在混合腔內部的空餘空間充分混合後統一由出氣管匯總進入分析儀器中進行分析。煙氣混合器可以同時將10(或12個空預器出口或者入口取樣處收集的煙氣成分進行混合,並最終經出氣管匯集成混合煙氣流出。
[0019]該混合器可以將10個取樣處的煙氣進行一次混合最終得到混合氣體測量得到的結果最為接近煙道內的實際煙氣成分,而且採集的是同一時間的10個取樣點菸氣,使得最終的結果更加準確真實。使用煙氣混合器後將大大減小該誤差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相當於將10次的測量在一次完成。
[0020]進一步地,所述的進氣管及出氣管的外端部為錐形結構,混合器的進氣口和出氣口都不是簡單的圓柱形結構,而是寶塔形或圓錐形,以使得煙氣進出混合器時密封良好,具體地說,使用過程中可以用橡膠軟管將各取樣處的煙氣一一引到進氣管,並用橡膠管將混合後的氣體送出至煙氣分析儀器處。
[0021]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煙氣混合器,其特徵在於,包括內部形成混合腔的殼體、平行設置在殼體同一側的多個進氣管和一個出氣管,所述的進氣管貫穿所述的殼體壁並深入至所述的混合腔內部且延伸至殼體的內壁面前終止,所述的出氣管貫穿所述的殼體壁且出氣管下端與其內壁面齊平以通過管路將混合腔內的混合後的氣體輸送至測試儀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煙氣混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混合腔為兩端封閉的圓筒形結構,所述的進氣管和出氣管均與所述的混合腔的軸向平行且設置在同一底面之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煙氣混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出氣管設置在中心,所述的進氣管與所述的出氣管等間距均勻布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煙氣混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進氣管及出氣管的外端部為錐形結構。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煙氣混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進氣管與所述的混合腔內壁面間距為10-20_。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煙氣混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進氣管為10-12個。
【文檔編號】B01F3/02GK203790835SQ201320868928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8日
【發明者】王帥, 王衝 申請人:天津鷹麟節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