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發布室內地圖 LBS成敗取決於非網際網路能力
2024-03-09 15:59:15
1月18日,在極客公園主辦的GIF 2015創新大會上,國內領先的數字地圖內容、導航和位置服務提供商高德正式發布高德地圖室內地圖版,為用戶提供建築物內地圖、室內定位、室內路線規劃等服務。
「LBS作為網際網路和地圖兩者跨界融合的產物,『非網際網路』能力和網際網路能力同樣重要,不能忽視地圖專業的重要性。」阿里巴巴集團UC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認為,室內地圖版的推出,再一次驗證了高德在地圖領域內的專業性。
在本次大會上,高德地圖獲得了由主辦方頒布的「2014年度非常好的技術創新」獎項,並憑藉專業能力成為本次大會的獨家位置服務提供商,為參會者提供室內地圖(包括各種展臺位置)、定位、路線規劃等功能。
專業數據採集,展現精細室內地圖
事實上,這不是高德的室內地圖首次亮相。去年7月,高德就曾為ChinaJoy定製展館室內地圖,方便參會者在8萬平米的場館中輕鬆找到感興趣的廠商展臺。
而在用戶的日常出行中,對室內地圖的相關需求也日趨強烈。例如大型商場、綜合性醫院、交通樞紐(機場火車站等)等典型的複雜室內環境,不了解建築布局、找不到相應地點成為了困擾用戶的痛點。
早在2013年,高德就開始了對室內地圖的探索,截至目前已經覆蓋了全國一二線城市的超過2000餘棟建築,例如北京的西單大悅城、萬達廣場等標誌性建築。據介紹,用戶只要在高德地圖中搜索建築物關鍵詞,或者在高德地圖主頁面的「圖層」選項中勾選激活「室內地圖」功能,就能找到支持室內地圖功能的該建築物,點擊後即能查看具體地圖。
此外,與傳統地圖一樣,室內地圖同樣涉及到大量精細化數據的採集。而高德作為一家專注地圖領域12年的廠商,通過覆蓋全國的專業數據採集團隊、高效規範的室內生產工藝和快速更新機制,不僅能夠展現室內建築全貌,還能分門別類地展現商鋪、洗手間、ATM等室內細節,精細化程度遠超其他地圖廠商。
在這種精細化背後,是高德地圖室內團隊自主研發的室內外一體化採集生產平臺indoor Reaper,極大地提升了採集效率和質量。採集員只要手持一部安卓手機,即可實現高效數據採集,平均生產一棟建築物僅需3人/天即可完成。
數據融合,打造精準室內定位
如果說地圖展現只是用戶的初級需求,那麼基於室內地圖的定位和路線規劃則是真正的剛性需求。例如,用戶身在大型商場,常見的一個場景是需要快速確定自己目前的位置並找到目的地,如停車位、衛生間、ATM機和指定商家等;但另一方面,複雜的室內環境和參差不齊的Wi-Fi覆蓋率、信號強度等因素,卻大大增加了室內精準定位和路線規劃的難度。
面對技術難題,高德推出了將Wi-Fi、藍牙及INS(慣性導航)三種定位數據融合的解決方案,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實現自動糾錯,確保室內定位和路線規劃更為精準高效。據了解,高德地圖的室內地圖目前已經可以達到3~5米的定位精度,樓層定位準確率達到95%以上,在業內處於領先地位。
此外,高德地圖用戶甚至可以從室外作為起始點,直接定位、規劃路線到室內,中途可以從室外地圖自動無縫切換到室內地圖。
例如,用戶可以在室外任意地點用高德地圖搜索「西單大悅城ZARA」,並選擇非常好的的步行或公交導航線路。當用戶進入西單大悅城時,高德地圖通過智能定位判斷,自動切換為室內地圖,進一步給出明確指引,幫助用戶最終找到這個商鋪。
LBS:「非網際網路」能力很重要
「現在以網際網路為驅動力的跨界探索非常多,許多創業者盲目認為網際網路思維就可以顛覆一切,其實並不準確。」俞永福指出,網際網路相當於「肉體」和「思維」,負責「跑得快」,(傳統)業務能力則是跨界的「靈魂」,能讓跨界業務「跑得久」。
這也是高德在去年9月宣布專注在出行和位置信息服務領域的根本原因:LBS是地圖業務和網際網路業務的跨界融合,網際網路中的雲計算、大數據、快速迭代等理念給LBS帶來了全新的發展動力,但長遠來看做好LBS的基石還是地圖這個傳統領域的專業能力。
而作為一家在地圖專業領域專注了12年之多的公司,高德無論是在地圖數據採集,還是後期數據的處理工藝方面,都擁有競爭對手不具備的技術能力。
自2002年成立以來,高德已開發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導航電子地圖製作工藝、標準及採集、編輯、編譯和質量保障系統,擁有國內最龐大和最專業的測繪團隊,數據生產、研發人員近1300人。目前,高德是已經是國內最大的底層數據提供商之一,與四維圖新共同佔據了90%以上的地圖數據市場份額。
而反映到數據(下半身)之上的地圖產品(上半身)層面,高德也具備了國內頂尖的競爭力。例如駕車導航、公交導航等核心均處於領先地位,還有本次推出的室內地圖,其覆蓋建築總數超出主要競爭對手接近一倍,而支持定位、路線規劃等技術的建築數量更是遠超對手,體現了擁有數據這個「下半身」支撐的重要性。
「數據是地圖廠商的立身之本,而地圖專業能力則是LBS業務的立身之本,網際網路思維再強也無法替代它們。」俞永福表示,所有人都應該對專業能力抱有敬畏之心,而不是盲目地認為網際網路能輕易地革命一切。「真正要做好一項跨界業務,網際網路和非網際網路能力同樣重要,靈魂的步調必須與肉體一致,不能讓肉體跑丟了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