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歷史的天空》的一點思考
2024-03-11 13:45:15 4
終於讀完了徐貴祥的長篇小說《歷史的天空》,我不免長出一口氣。在作者無懈可擊的敘述中,小說中的疑團一個個浮出水面,我心裡暗暗叫絕,小說的布局似乎天衣無縫。其中精彩的情節片段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複雜的故事情節在我腦海裡留下完整的構架,不能不說自己讀得猶為仔細,現在的我有一種言說的衝動。願與大家共同探討箇中滋味。
故事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一介草莽梁大牙在投國名黨的路途中陰差陽錯地碰到了由楊廷輝帶領的八路軍,出於對八路一個姑娘的喜愛就扛起槍成了凹凸山的土八路,他經受層層考驗,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由一個渾身充滿匪氣的粗野漢子最終成長為具有高超戰爭指揮藝術的高級將領。
小說中有許多內容是值得推敲琢磨的,包括梁大牙作戰經歷,在「純潔運動」和「文革」中受到迫害以及他的愛情經歷等等都令人回味無窮。
我首先要講的是梁大牙的作戰藝術,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口號「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他作戰是機動性的,常常不按常理出牌,攪得漢奸和日本鬼子心神不寧,他們還真把他梁大牙當閻王爺了。這裡就頗似《亮劍》中的李雲龍了,他哥倆在這一點還真能尿到一個壺裡去。雖然梁大牙沒有學習過正規的戰術理論,但他在作戰方面非常自信。他就是這樣一人,大字不識幾個,卻知道文化的重要性,比誰都渴望進步。
即便有時他滿口髒話,但總是最真誠的,他率真的性格,冷不丁的幽默常能博得我的一笑。小說語言無疑是成功的。
再談,他梁大牙重情重義,在原則上不出問題,但在小問題上也難免犯一些錯誤。這樣塑造的人物才是真實的。有時一身匪氣的梁大牙難免受到他人的排擠,像張普景、竇玉泉、江古碑、李文彬對梁大牙的意見頗多,尤其是江古碑、李文彬在「純潔運動」中想藉此機會除掉梁大牙,因張普景的態度不明朗,不贊同這樣對待自己的同志,此事便沒有進行下去。事實上,李文彬成了革命的叛徒,江古碑借「文革」迫害一大批同志。江甚至對張普景下手,使後者被迫害致死。正是印證了梁大牙的一句話,好人就是好人,放在哪裡都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無論在哪裡都是壞人。對待在「純潔運動」中迫害自己的同志,梁大牙表現了極大的胸懷,對一切既往不咎,努力團結同志,而江、李依舊對其窮追猛打,從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表現梁大牙成熟的同時也證明一點,不是所有的革命者都是好同志。
小說更能讓我們思考的是梁大牙與東方聞音的愛情。我承認,這段愛情看似是平淡無奇的,沒有瓊瑤、海巖小說中的浪漫場景,也沒有纏綿的話語,淡淡的,卻沐浴一場桂花雨。愛情不是青春小說,不會常常有白馬王子出現。當我看過了東方聞音與梁大牙的愛情,能感受到什麼是真正的愛情。
這要從故事入手,起初東方聞音對梁大牙是反感的,梁大牙粗魯無知,口中常對她說肉麻的話,聞音認為這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她不止一次對梁大牙發火,她內心是瞧不起梁大牙的。她堅決認為自己不可能愛上梁大牙。後來梁大牙因為聞音的反感開始收斂,在聞音的建議下開始端正自己的品行,以求符合聞音所提出來的標準。梁大牙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以後開會的時候發言也條理分明了,聞音開始欣賞梁大牙來。後來在「純潔運動」梁大牙被關押,生命懸於一線時,聞音為他奔波,聽了梁大牙慷慨激昂的話,受到了很大的感觸,他感覺現在的梁大牙已不是以前的那個梁大牙了,他有了深刻的政治覺悟,現在聞音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純潔運動」結束後,梁大牙在戰鬥中屢建奇功,成為一名出色的軍事指揮家,而且他更關心和愛護東方聞音了,他說他寧要東方聞音陪在左右督促他,也不要用她來換一個師,這表現了梁大牙對聞音的充分信任,聞音留下了感動的熱淚,她心中的那扇窗戶為梁大牙打開了。由於組織任務,聞音不得不離開梁大牙,他們倆最後分別的場景感人至深。不幸,聞音犧牲了,他們的愛情剛剛開始就要結束。梁大牙沉默了,他已經說不出話來了。或許他自己也沒意識到這就是他的愛情,他和聞音共同的愛情。東方聞音在梁大牙的成長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梁大牙以後還深深眷戀著,時常回憶起這段往事。
他和她的愛情是偉大的愛情,我曾一直固執地認為,一見鍾情不是愛情,真正的愛情是需要雙方互相認知和理解,重要的是能夠經受時間、空間的考驗,無論身處何方,心裡總能牽掛著一個人,彼此呵護,彼此關心,像愛自己一樣愛對方。真正的愛情應該是彼此雙方的欣賞到達了極致所催生的。可遇而不可求,有時我們所要做的是守護彼此心中的天堂。我自己寫小說的時候也要涉及這一問題,由人在親情、愛情、友情中的表現來了解我所塑造的人物完成自我救贖的能力,這也是小說不變的主題。我常常試圖通過我的筆來詮釋那種情感,力求寫得真切,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和思考。
接下來我思考的就是這個嚴肅的話題—文化大革命。這似乎是當今中國人所敏感的問題,官方對歷史的真實更是諱莫如深,頗有談文革色變的情形。今天我想找一部有關文革高層政治的電視劇,可怕的是,一部也沒有。而那些反映抗戰的,國共內戰的卻層出不窮,不能不說是廣電總局的「功勞」。無限歌頌我們偉大的領袖成了國人的必修課,這本無可置疑,可一味迴避文革研究確實是一個問題,一塊新中國政治的傷疤,大家心照不宣地在這個問題上沉默。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的話卻是真理。中國人民偉大慣了,中國人民驕傲慣了,中國人民熱血沸騰慣了,對於曾經的陰影閉口不談,儼然文革已成為某些人的遮羞布。八年抗戰歷史書洋洋灑灑,十年文革歷史書幾筆帶過。關於文革的探討,這裡篇幅過長,我以後將專門做專集回顧這段歷史,這裡暫且不提。
這裡就小說的內容展開,張普景是真正的革命者,雖然他對梁大牙有很大的意見,但那都是可以放在桌面上談的,他原則性強,鬥爭憑真憑實據,不暗地裡整人。在江古碑的逼供下,他堅持自己的原則,不願捏造罪名攻擊梁大牙,表現了革命者應有的風度,直到被迫害致死。他自己說過,那鬥爭是同志之間的鬥爭,不是敵人之間的鬥爭。他,錚錚鐵骨,令人動容。梁大牙的成長離不開張普景的督促,他們互相成就了偉大的友情。張普景的高風亮節值得現在的共產黨員學習,和阿諛奉承,左右逢源說不,表現出崇高的原則性,那樣中國政治的明天會更加輝煌。
內心的一股股波濤洶湧而至,梁大牙的成長經歷給了我精神上的鼓舞,讀一讀《歷史的天空》吧,你還會有怎樣的一個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