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蒸發天然氣回收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4-03-07 17:22:1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化天然氣儲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蒸發天然氣回收設備。
背景技術:
蒸發天然氣是指天然氣在其臨界溫度以下經加壓被液化後的低溫液體,因難以與環境絕對絕熱,吸收外界熱量而蒸發出的氣體。液化天然氣(LNG)在常溫下極易汽化;即使在液化天然氣低溫儲罐絕熱性能很好的條件下,也不可避免地導致低溫儲罐內的液化天然氣蒸發汽化,從而形成蒸發天然氣。因低溫液化天然氣儲罐的使用壓力很低,液化天然氣蒸發後的罐內壓力會隨之升高。為了不使壓力到達儲罐的使用上限,只好定期進行放空作業。
將蒸發天然氣直接放空存在以下問題:1、天然氣(甲烷)排放到大氣中,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2、甲烷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其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1倍,是對環境的一種危害;3、甲烷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氣中遇明火會發生燃燒或爆炸。
技術實現要素:
基於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蒸發天然氣回收設備。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蒸發天然氣回收設備,包括天然氣存儲罐、天然氣回收罐、第一天然氣回收輔助機構和第二天然氣回收輔助機構;
天然氣存儲罐上安裝有第一導氣管,天然氣回收罐上安裝有第二導氣管;
第一天然氣回收輔助機構包括第一限位塊、第一安裝架、第一隔氣架、第一復位件和輔助杆;第一限位塊安裝在第一導氣管內,第一限位塊上設有第一導氣孔,第一安裝架安裝在第一導氣管內,並位於第一限位塊(31)遠離天然氣存儲罐(1)一側,第一隔氣架可移動安裝在第一安裝架上,第一隔氣架移動方向為靠近和遠離第一限位塊的方向,第一隔氣架移動可抵靠第一限位塊上第一導氣孔所在位置,第一復位件連接第一安裝架與第一隔氣架,輔助杆第一端與第一導氣管內壁連接;
第二天然氣回收輔助機構包括第二限位塊、第二安裝架、第二隔氣架和第二復位件;第二限位塊安裝在第二導氣管內,第二限位塊上設有第二導氣孔,第二安裝架安裝在第二導氣管內,並位於第二限位塊(41)靠近天然氣回收罐(2)一側,第二隔氣架可移動安裝在第二安裝架上,第二隔氣架移動方向為靠近和遠離第二限位塊的方向,第二復位件連接第二安裝架和第二隔氣架;
所述蒸發天然氣回收設備具有至少兩種工作狀態,第一工作狀態下,第一導氣管與第二導氣管連接,輔助杆第二端由第二導氣孔穿過,並與第二隔氣架相抵靠;第二工作狀態下,第一導氣管與第二導氣管分離,第二隔氣架抵靠第二限位塊上第二導氣孔所在位置。
優選地,第一安裝架包括固定座、滑動塊和第一安裝座,固定座與第一導氣管內壁連接,固定座內設有供滑動塊沿靠近和遠離第一限位塊方向移動的第一滑動槽,第一滑動槽開口朝向第一限位塊,滑動塊安裝在第一滑動槽內,並與第一滑動槽內壁氣密封配合,滑動塊上安裝第三復位件,第三復位件連接滑動塊與固定座,第一安裝座安裝在滑動塊靠近第一限位塊一側;第一隔氣架包括第一隔氣盤和第一移動柱,第一安裝座上設有供第一移動柱沿靠近和遠離第一限位塊方向移動的第二滑動槽,第二滑動槽開口朝向第一限位塊,第一移動柱安裝在第二滑動槽處,第一隔氣盤安裝在第一移動柱靠近第一限位塊一側,第一復位件連接第一移動柱與第一安裝座。
優選地,第一滑動槽和第二滑動槽均為圓柱形。
優選地,第二隔氣架包括第二隔氣盤和第二移動柱,第二安裝架上設有供第二移動柱沿靠近和遠離第二限位塊方向移動的第三滑動槽,第三滑動槽開口朝向第二限位塊,第二移動柱安裝在第三滑動槽處,第二隔氣盤安裝在第二移動柱靠近第二限位塊一側,第二復位件連接第二移動柱與第二安裝架。
優選地,第三滑動槽為圓柱形。
本實用新型在第一工作狀態下時,若氣存儲罐增大到一定的值,氣壓會推動第一隔氣架移動,第一導氣孔連通第一限位塊兩側的空間,實現氣體的天然氣通過第二導氣管進入天然氣回收罐,完成氣體天然氣的回收,當本實用新型處於第二工作狀態下時,第二隔氣架抵靠第二限位塊上第二導氣孔所在位置,有效避免天然氣回收罐內的氣體通過第二導氣孔洩露,第一導氣管和第二導氣管分離時天然氣浪費量極少。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簡單有效的實現了氣體天然氣的自動回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種蒸發天然氣回收設備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蒸發天然氣回收設備,包括天然氣存儲罐1、天然氣回收罐2、第一天然氣回收輔助機構和第二天然氣回收輔助機構;
天然氣存儲罐1上安裝有第一導氣管11,天然氣回收罐2上安裝有第二導氣管21;
第一天然氣回收輔助機構包括第一限位塊31、第一安裝架、第一隔氣架、第一復位件34和輔助杆35;第一限位塊31安裝在第一導氣管11內,第一限位塊31上設有第一導氣孔311,第一安裝架安裝在第一導氣管11內,並位於第一限位塊(31)遠離天然氣存儲罐(1)一側,第一隔氣架可移動安裝在第一安裝架上,第一隔氣架移動方向為靠近和遠離第一限位塊31的方向,第一隔氣架移動可抵靠第一限位塊31上第一導氣孔311所在位置,第一復位件34連接第一安裝架與第一隔氣架,輔助杆35第一端與第一導氣管11內壁連接;
第二天然氣回收輔助機構包括第二限位塊41、第二安裝架42、第二隔氣架和第二復位件44;第二限位塊41安裝在第二導氣管21內,第二限位塊41上設有第二導氣孔411,第二安裝架42安裝在第二導氣管21內,位於第二限位塊(41)靠近天然氣回收罐(2)一側,第二隔氣架可移動安裝在第二安裝架42上,第二隔氣架移動方向為靠近和遠離第二限位塊41的方向,第二復位件44連接第二安裝架42和第二隔氣架;
所述蒸發天然氣回收設備具有至少兩種工作狀態,第一工作狀態下,第一導氣管11與第二導氣管21連接,輔助杆35第二端由第二導氣孔411穿過,並與第二隔氣架相抵靠;第二工作狀態下,第一導氣管11與第二導氣管21分離,第二隔氣架抵靠第二限位塊41上第二導氣孔411所在位置。
本實用新型在第一工作狀態下時,若氣存儲罐1增大到一定的值,氣壓會推動第一隔氣架移動,第一導氣孔311連通第一限位塊31兩側的空間,實現氣體的天然氣通過第二導氣管21進入天然氣回收罐2,完成氣體天然氣的回收,當本實用新型處於第二工作狀態下時,第二隔氣架抵靠第二限位塊41上第二導氣孔411所在位置,有效避免天然氣回收罐2內的氣體通過第二導氣孔411洩露,第一導氣管11和第二導氣管21分離時天然氣浪費量極少。
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安裝架包括固定座321、滑動塊322和第一安裝座323,固定座321與第一導氣管11內壁連接,固定座321內設有供滑動塊322沿靠近和遠離第一限位塊31方向移動的第一滑動槽,第一滑動槽開口朝向第一限位塊31,滑動塊322安裝在第一滑動槽內,並與第一滑動槽內壁氣密封配合,滑動塊322上安裝第三復位件,第三復位件連接滑動塊322與固定座321,第一安裝座323安裝在滑動塊322靠近第一限位塊31一側;第一隔氣架包括第一隔氣盤331和第一移動柱332,第一安裝座323上設有供第一移動柱332沿靠近和遠離第一限位塊31方向移動的第二滑動槽,第二滑動槽開口朝向第一限位塊31,第一移動柱332安裝在第二滑動槽處,第一隔氣盤331安裝在第一移動柱332靠近第一限位塊31一側,第一復位件34連接第一移動柱332與第一安裝座323,滑動塊322會由於第一滑動槽內的氣壓與外接環境氣壓差發生一定的位移,有效減少第一工作狀態下第一限位塊31和第二限位塊41之間的壓強變化對第一天然氣回收輔助機構工作效果的影響。
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滑動槽和第二滑動槽均為圓柱形,有效增加本實用新型工作的穩定性。
本實施方式中,第二隔氣架包括第二隔氣盤431和第二移動柱432,第二安裝架42上設有供第二移動柱432沿靠近和遠離第二限位塊41方向移動的第三滑動槽,第三滑動槽開口朝向第二限位塊41,第二移動柱432安裝在第三滑動槽處,第二隔氣盤431安裝在第二移動柱432靠近第二限位塊41一側,第二復位件44連接第二移動柱432與第二安裝架42,簡單方便的實現第二隔氣架、第二安裝架42和輔助杆35之間穩定的配合,第三滑動槽為圓柱形,進一步增加本實用新型的穩定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