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煤礦通風安全監測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4-03-07 19:32:15 2

本實用新型涉及礦井安全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煤礦通風安全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礦井中的有害氣體主要有一氧化碳、硫化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氫氣、氨氣和甲烷等,為了防止上述有害氣體可能對人體造成的傷害,礦井內一般設有通風機,由通風機想礦井內輸送空氣,以降低有害氣體的濃度並帶走懸塵。故通風機的穩定、可靠運行是保證井下安全的重要因素。
申請號為201320172714.1的實用新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煤礦通風機在線監測診斷裝置,該裝置包括振動信號檢測單元、處理器、存儲模塊、顯示模塊和監控診斷上位機,處理器包括數據通信模塊,振動信號檢測單元、顯示模塊分別與處理器相連,處理器通過數據通信模塊與監控診斷上位機相連,振動信號檢測單元檢測通風機的振動頻率數據並輸出給處理器,處理器將接收的振動頻率數據緩存在存儲模塊中並發送給監控診斷上位機,監控診斷上位機根據振動頻率進行並將診斷結果返回給處理器,處理器接收診斷結果並通過顯示模塊輸出。本實用新型能夠快速採集和處理振動信號,從而能實時監測風機的振動狀態,一旦監測到風機出現故障,能及時發出報警信號。但是該裝置只可監測到振動信號是否存在,而無法有效將風機的振動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以儘可能延長風機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煤礦通風安全監測系統,該系統不僅可在線監控風機是否正常運行,一旦監測到風機停轉及時發出報警信號,還可微調風機葉片上平衡塊的位置,以消除或者減小葉片轉運時的震顫,延長葉片使用壽命並減小噪音,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煤礦通風安全監測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監測系統包括傳感器,所述傳感器包括安裝在風道內的傳感器Ⅰ和設置在風機葉片上的傳感器Ⅱ;所述傳感器Ⅱ包括傳感部件Ⅱ,所述傳感部件Ⅱ與步進電機連接,所述步進電機連接絲槓,平衡塊設置在滑道上且通過內螺紋與所述絲槓配合;所述傳感器連接處理器,所述處理器連接數據通信模塊,所述數據通信模塊連接至上位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還有:所述監測系統還包括與所述處理器連接的報警模塊和顯示模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還有:所述傳感器Ⅰ包括傳感部件Ⅰ,所述傳感部件Ⅰ輸出信號經放大電路放大並經A/D轉換電路轉換後輸送給所述處理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還有:所述傳感部件Ⅱ為MEMS傳感部件。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還有:所述數據通信模塊為RS485通信接口模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還有:所述數據通信模塊為無線網絡接口模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系統採用雙傳感器控制模式,一個傳感器用於檢測風道中風流造成的振動信號,以判斷風機是否正常運轉,另一傳感器則設置在風機葉片上,藉助平衡塊位置的微調達到減小葉片震顫的目的,以延長風機使用壽命;本系統具有監測可靠性高、風機轉動穩定性好之優點。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傳感器Ⅰ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傳感器Ⅱ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煤礦通風安全監測系統,該監測系統包括傳感器,兩傳感器一個是安裝在風道內的傳感器Ⅰ,另一個為安裝在風機葉片上的傳感器Ⅱ。兩傳感器連接處理器,處理器連接數據通信模塊,數據通信模塊連接至上位機,處理器還連接報警模塊和顯示模塊。
傳感器Ⅱ包括傳感部件Ⅱ,傳感部件Ⅱ與步進電機連接,步進電機連接絲槓,平衡塊設置在滑道上且通過內螺紋與所述絲槓配合。這樣,當傳感部件Ⅱ發出動作信號後,步進電機轉動,帶動與之相連接的絲槓轉動,由於絲槓與平衡塊螺紋配合,絲槓轉動帶動平衡塊直線移動,從而通過滑道改變平衡塊在葉片上的相對位置,以改變葉片質量分布,達到消除或者減小震顫的目的。
傳感器Ⅰ包括傳感部件Ⅰ,傳感部件Ⅰ輸出信號經放大電路放大並經A/D轉換電路轉換後輸送給處理器。處理器可根據傳感部件Ⅰ輸出的信號判斷葉片是否轉動,一旦判斷葉片的轉動減小或者停止時,報警模塊發出報警信號。
本實施例中傳感器Ⅰ可選擇轉速傳感器;傳感部件Ⅱ可選擇為MEMS傳感部件。數據通信模塊為RS485通信接口模塊或者數據通信模塊為無線網絡接口模塊。
當然,上述說明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不僅限於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範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