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升降式車頂帳篷的製作方法
2024-02-29 09:33:15

本實用新型屬於帳篷技術領域,特指一種升降式車頂帳篷。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CN 205617898 U公開了一種《一種車頂帳篷》,包括底座、頂部框架、兩根連接杆、兩組第一升降機構、兩根後支杆和兩組第二升降機構,所述底座為矩形框架,兩根所述連接杆下端分別與底座左右兩側可滑動連接,兩根所述連接杆與所述頂部框架左右兩側鉸接,所述底座、連接杆和頂部框架形成「Z」形,兩根所述後支杆下端分別鉸接在所述底座後部的左右兩個角部,兩根所述後支杆上部分別與兩根所述連接杆中部鉸接,所述第一升降機構底部與所述底座鉸接,所述第一升降機構上部鉸接於所述連接杆的中下部,所述第二升降機構底部鉸接設置在所述連接杆的中部,所述第二升降機構上部與所述頂部框架的前部或中部或後部鉸接,其不足之處在於:一是兩根連接杆的下端分別與底座左右兩側可滑動連接,需要設置滑軌及及滑輪,耗用原材料多,生產工藝複雜,生產成本高;二是連接杆的下端採用滑動連接,必須採用、兩根後支杆作為支點,用後支杆與第一升降機構配合方能對展開的連接杆進行定位,同樣存在耗用原材料多、生產工藝複雜、生產成本高的缺點;三是由該技術的結構圖可見其頂部的面積小,車頂帳篷的內部空間小,不利於在帳篷頂部安裝照明燈、微型電風扇、太陽能發電等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耗用原材料少、收放方便的升降式車頂帳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升降式車頂帳篷,包括硬質的頂蓋、底座、由一個橫臂和兩個側壁構成的門型框架及帳篷布,兩個門型框架的兩端一上一下的鉸接在所述底座一側的兩頭,底座另一側的兩頭分別鉸接有一個第一氣動支撐杆或第一電動推桿,兩個第一氣動支撐杆或第一電動推桿的另一端分別鉸接在上側的門型框架兩側壁的中部或下部,上側的門型框架兩側壁的中部或上部均鉸接有一個第二氣動支撐杆或第二電動推桿,兩個第二氣動支撐杆或第二電動推桿的另一端分別鉸接在頂蓋的一側,頂蓋的另一側鉸接在上側的門型框架橫臂上,所述的帳篷布依次連接在頂蓋周邊、上側的門型框架、下側的門型框架及底座的側邊上。
上述的第一、二氣動支撐杆或第一、二電動推桿的伸縮杆伸出後,車頂帳篷處於展開狀態,展開狀態的頂蓋、上側的門型框架、底座形成「Z」形;所述的第一、二氣動支撐杆或第一、二電動推桿的伸縮杆縮回殼體後,車頂帳篷處於收攏狀態,車頂帳篷收攏後頂蓋覆蓋住底座、門型框架及帳篷布。
上述的車頂帳篷的左右側面及後側面的帳篷布上設置有窗口,窗口上設置有可打開及關閉的窗布,所述的窗布為帆布或/和可透氣防蚊蟲的網布;或所述的窗布為棉布或/和可透氣防蚊蟲的網布。
上述的帳篷布的外表面設置有一層防紫外線層或隔熱層。
上述的帳篷布的內表面設置有一層保溫層。
上述的車頂帳篷處於收攏狀態時頂蓋的上表面上連接有伸縮梯。
上述的頂蓋的具體結構是:頂板的下表面四周向下連接有一圈側壁,頂蓋前後側的內壁上均固定有橫梁,所述的兩個氣動支撐杆或電動推桿的另一端分別鉸接在頂蓋一側的橫梁上,上側的門型框架橫臂鉸接在頂蓋另一側的橫梁上。
上述的頂蓋的上表面設置有開口至頂蓋前端面的凹槽,車頂帳篷處於收攏狀態時凹槽內固定有可伸縮的伸縮梯。
上述的伸縮梯的外側鉸接有便於梯子固定的U形連接管71,在帳篷展開使用時該U形連接管71可以卡扣在帳篷底座前端塑料卡件11上。
上述的頂蓋為鋁合金製成的一體式結構或注塑成型或吸塑成型的一體式結構。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的門型框架的下端由於與底座採用鉸接連接,相比現有技術的滑動連接節省去了滑軌及及滑輪,又省去了後支杆,使用原材料少,生產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
2、本實用新型展開後,有一半以上的頂蓋部分向前伸出加之下側的門型框架對帳篷布的支撐,使得車頂帳篷的內部空間大,便於帳篷內人員的活動;遇有風雨天,向前伸出的頂蓋遮擋風擋雨,方便帳篷內人員對外瞭望。
3、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收放動作簡潔、快速,適用於野外露宿人員用作車頂帳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未安裝伸縮梯70且展開狀態時底部朝前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未安裝伸縮梯70且展開狀態時後部朝前的立體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收攏狀態的立體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頂蓋50的立體示意圖。
圖6是未安裝帳篷布40及伸縮梯70時本實用新型的展開狀態的立體示意圖之一。
圖7是未安裝帳篷布40及伸縮梯70時本實用新型的展開狀態的立體示意圖之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圖7:
一種升降式車頂帳篷,包括硬質的頂蓋50、底座10、由一個橫臂32和兩個側壁32構成的門型框架30及帳篷布40,兩個門型框架30的兩端一上一下的鉸接在所述底座10一側的兩頭,底座10另一側的兩頭分別鉸接有一個第一氣動支撐杆或第一電動推桿20,兩個第一氣動支撐杆或第一電動推桿20的另一端分別鉸接在上側的門型框架30兩側壁32的中部或下部,上側的門型框架30兩側壁32的中部或上部均鉸接有一個第二氣動支撐杆或電動推桿20,兩個第二氣動支撐杆或第二電動推桿20的另一端分別鉸接在頂蓋50的一側,頂蓋50的另一側鉸接在上側的門型框架30橫臂32上,所述的帳篷布40依次連接在頂蓋50周邊、上側的門型框架30、下側的門型框架30及底座10的側邊上;所述的第一二氣動支撐杆可以是中國專利CN 205298141 U公開的《一種氣動支撐杆》所記載的結構;也可以是中國專利CN 203441125 U公開的《氣動伸縮支撐杆》所記載的結構;也可以是其它類似結構;由於採用氣動支撐杆或電動推桿20,車頂帳篷的展開或收攏非常簡便,當然,在車頂帳篷展開後可以利用插銷、擋塊等限位裝置限制車頂帳篷在展開狀態。
上述的第一、二氣動支撐杆或第一、二電動推桿20的伸縮杆21伸出後,車頂帳篷處於展開狀態,展開狀態的頂蓋50、上側的門型框架30、底座10形成「Z」形;所述的伸縮杆21縮回第一、二氣動支撐杆或第一、二電動推桿20殼體22後,車頂帳篷處於收攏狀態,車頂帳篷收攏後頂蓋50覆蓋住底座10、門型框架30及帳篷布40。
上述的車頂帳篷的左右側面及後側面的帳篷布40上設置有窗口41,窗口41上設置有可打開及關閉的窗布,所述的窗布為帆布或/和可透氣防蚊蟲的網布;或所述的窗布為棉布或/和可透氣防蚊蟲的網布;帆布和可透氣防蚊蟲的網布是指有兩層布,一層為帆布、另一層是可透氣防蚊蟲的網布;棉布和可透氣防蚊蟲的網布是指有兩層布,一層為棉布、另一層是可透氣防蚊蟲的網布。
上述的帳篷布40的外表面設置有一層防紫外線層或隔熱層。
上述的帳篷布40的內表面設置有一層保溫層。
上述車頂帳篷處於收攏狀態時頂蓋50的上表面上連接有伸縮梯70。
上述的頂蓋50的具體結構是:頂板51的下表面四周向下連接有一圈側壁52,頂蓋50前後側的內壁上均固定有橫梁56、55,所述的兩個第二氣動支撐杆或第二電動推桿20的另一端分別鉸接在頂蓋50一側的橫梁56上,上側的門型框架30橫臂32鉸接在頂蓋50另一側的橫梁55上。
上述的頂蓋50的上表面設置有開口54至頂蓋50前端面的凹槽53,車頂帳篷處於收攏狀態時凹槽53內固定有可伸縮的伸縮梯70。
上述的伸縮梯70的外側鉸接有便於梯子固定的U形連接管71,在帳篷展開使用時該U形連接管71可以卡扣在帳篷底座前端塑料卡件11上。
上述的頂蓋50為鋁合金製成的一體式結構或注塑成型或吸塑成型的一體式結構。
上述底座10的前沿上表面上設置有一個以上的卡扣,當車頂帳篷收攏後,頂蓋50的前沿或頂蓋50前側的橫梁56卡接在卡扣上,可以對車頂帳篷進行較好的卡接定位,防止因振動或風雨導致車頂帳篷自動展開,當然,也可以利用繩索對車頂帳篷收攏後進行栓系。
另外,在帳篷頂蓋50上也可以根據需要安裝照明燈、微型電風扇、太陽能發電設備等。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依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