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用哺乳衣的製作方法
2024-03-26 23:01:05 3
專利名稱:兩用哺乳衣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系關於一種上衣,尤指一種可當作一般外衣穿著,並可使母親便於哺乳且不致造成暴露的一種兩用哺乳衣。
背景技術:
依據醫學報導指出母乳的營養成分對於嬰兒的生長發育與抗過敏的效果皆比起其它乳製品還要高,哺餵母乳已被廣泛推廣。雖然現代社會風氣進步,許多地方早已設置哺乳室以供婦女們使用,但因哺乳室尚未完全普及,若外出前往至郊外地區時,對於穿著一般衣物的婦女而言,當有哺乳需求時,則需將衣襟拉開或將胸前的扣子打開,以利小孩吸吮乳房,不僅操作上相當不方便,且經常會因為乳房外露而讓婦女覺得難為情,於外觀上也十分不雅。
發明內容有鑑於現有技術尚未研發出有效避免婦女哺乳時操作不便且產生乳房暴露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遂研發出一種兩用哺乳衣,其系除可當作一般外衣穿著外,並能夠有效提升婦女在哺乳上的便利性和隱密性,不必擔心過於暴露,以解決現有技術之缺失。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兩用哺乳衣,其包含有一外衣,該外衣具有一領口、一開襟、兩肩部、兩脅部及兩袖口 ;其中該開襟位於外衣前側且系自領口處延伸至相對於人體胸部的下方處,該兩肩部分別位於領口周緣的兩相對側邊,該兩脅部分別位於外衣的兩側邊,而該兩袖口分別位於對應的肩部及脅部之間;一內襯片,該內襯片具有兩肩緣、兩脅緣以及兩袖緣;該兩肩緣及該兩脅緣分別與外衣之對應的肩部及脅部相連接;該兩袖緣之朝向內襯片頂部的上端系與外衣之對應的肩部相連接,而該兩袖緣之下端系與外衣之對應的脅部的中段相連接。依據本實用新型,所述之開襟系可延伸至外衣底部,而使外衣成為一外套形式;或者所述之開襟可為一 V領形式,以滿足婦女的需求。本實用新型之優點在於其具有一般上衣的外觀,方便婦女於平日生活中穿著,而由於內襯片的袖緣與外衣的袖口之間並未有連接而呈現一缺口,當婦女欲哺乳時僅需將身體及雙手套穿本實用新型,將內襯片穿置於胸前位置,雙手穿過袖子露出,並且僅需要適度拉開衣襟,並透過缺口使婦女乳房略為露出與小孩臉部接觸,使小孩得以吸吮母乳,且衣襟可以適度遮蔽嬰兒頭部及婦女乳房。此外,本實用新型可進一步在兩袖緣的中段與外衣之位於兩袖口下端的脅部分別設有一片體,且該片體分別與外衣之位於兩袖口下端的脅部相互連接,進而使該兩袖緣的下端處至片體與外衣之對應的脅部之間分別形成一第一缺口,該兩袖緣的上端處至片體與外衣之對應的兩袖口之間形成一第二缺口,該等片體將內襯片之袖緣與外衣之袖口下端的脅部保持一定的固定程度,以使該第一、第二缺口可以維持適當的空間大小且不易偏移,進而讓婦女的乳房部位在未哺乳時能夠隱密地被遮掩不曝光。因此,本實用新型確實有其方便性與實用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之一較佳實施例的前視平面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之一較佳實施例的另一立體外觀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之一較佳實施例的實施狀態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前視平面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另一立體外觀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實施狀態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配合圖式及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實用新型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係為一種兩用哺乳衣,其包含有一外衣10以及一內襯片20。當婦女未有哺乳之打算時,可如一般之服飾,將雙手直接穿過二袖口,將外衣10 穿著於身上,此時內襯片20系位於婦女之背後位置,故外衣10之外觀與一般市售之外衣並無不同;請參閱圖2至圖4所示,前述之外衣10具有一領口 100、一開襟101、兩肩部11、兩脅部12及兩袖口 13;其中該開襟101位於外衣10前側且系自領口 100處延伸至相對於人體胸部的下方處,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開襟101系延伸至外衣10底部,而使該外衣10成為一外套形式;該兩肩部11分別位於領口 100周緣的兩相對側邊,該兩脅部12分別位於外衣10的兩側邊,而該兩袖口 13分別位於對應的肩部11及脅部12之間;前述之內襯片20具有兩肩緣21、兩脅緣22以及兩袖緣23 ;該兩肩緣21及該兩脅緣22分別與外衣10之對應的肩部11及脅部12相連接;該兩袖緣23之朝向內襯片20頂部的上端系與外衣10之對應的肩部11相連接,該兩袖緣23之下端系分別與外衣10之對應的脅部12中段相連接,使得該兩袖緣23與該兩袖口 13間並未有連接,且該兩袖緣23與外衣10之對應的兩袖口 13之間呈現一缺口 230。請進一步參考圖5所示,當婦女有哺乳之打算時,婦女可將身體及雙手透過內襯片20與外衣10間之空間及二袖口 13,將外衣10穿著於身上,此時,因內襯片20系位於婦女之前胸部位,故婦女可以適度撥開內襯片20的缺口 230,以使乳房略為露出與小孩臉部接觸,讓小孩能夠吸吮母乳,且外衣10的開襟101可以適度遮蔽嬰兒頭部及婦女乳房,在操作上十分方便,且仍具有相當隱密性,使婦女能夠較為安心的哺乳,不需擔心可能有過於暴露的問題而感到難為情。進一步而言,請參閱圖6至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之內襯片20A之該兩袖緣23A的中段可分別突伸成型有一片體230A,且該兩片體230A系分別與外衣10之位於兩袖口 13的下端的脅部12處相互連接,而使該兩袖緣23A的下端處至片體230A與外衣10之對應的脅部12之間分別形成一第一缺口 231A,兩袖緣23A的上端處至片體230A與外衣10之對應的兩袖口 13之間形成一第二缺口 232A。當婦女未有哺乳之打算時,可如一般之服飾,將雙手直接穿過袖口 13,將外衣10 穿著於身上,此時內襯片20A系位於婦女之背後位置,故外衣10之外觀與一般市售之外衣並無不同;請進一步參考圖10所示,當婦女欲哺乳時,僅需將身體透過內襯片20A與外衣 10間之空間並且雙手穿過兩第二缺口 232A及兩袖口 13,將外衣10穿著於身上,此時內襯片20A系穿置於婦女胸前位置,婦女雙手由袖子露出,且只需將外衣10的開襟101適當拉開後,透過內襯片20的第一缺口 231A使乳房能夠自第一缺口 231A中略為露出而可與嬰兒臉部接觸,以便讓小孩吮飲母乳,且衣襟可以適度地遮蔽嬰兒頭部及婦女乳房,在操作上十分方便,且仍具有相當隱密性。若婦女穿著本實用新型預備哺乳而尚未有哺乳動作時,由於該兩袖緣23A之片體 230A可使內襯片20A與外衣10之袖口 13下端脅部12之間保持一定的固定程度,並使該第一、第二缺口 231A、232A可以維持空間大小且不易偏移歪斜,使內襯片20A更能有效地遮蔽婦女的胸部或胸罩,讓婦女在平日生活中更能安心地穿著,以利於配合哺乳上的需求,在外觀上亦更為雅觀。請再參閱圖11所示,於再一較佳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之外衣IOA的開襟IOlA亦可為一 V領形式。因本實用新型利用兩袖緣23、23A與外衣10、IOA對應的袖口 13、13A之間並未有連接而分別可形成缺口 230,或是第一、第二缺口 231A、232A,當婦女將內襯片20、20A穿著在胸前時,可以做為哺乳衣使用,當婦女將內襯片20、20A穿著在背後時,亦可作為一般上衣使用,此時穿著外衣10、10A於視覺上與穿著一般習用上衣無異,而內襯片20、20A位於外衣10、10A與人體背部之間,則有如外衣10、10A背部衣料的一部份。本實用新型使婦女在這類穿著上能有多種選擇及穿著方式,確實相當實用。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兩用哺乳衣,其特徵在於,包含有一外衣,該外衣具有一領口、一開襟、兩肩部、兩脅部及兩袖口 ;其中該開襟位於外衣前側且系自領口處延伸,該兩肩部分別位於領口周緣的兩相對側邊,該兩脅部分別位於外衣的兩側邊,而該兩袖口分別位於對應的肩部及脅部之間;一內襯片,該內襯片具有兩肩緣、兩脅緣以及兩袖緣;該兩肩緣及該兩脅緣分別與外衣之對應的肩部及脅部相連接;該兩袖緣之朝向內襯片頂部的上端系與外衣之對應的肩部處相連接,而該兩袖緣之下端系與外衣之對應的脅部中段相連接,該兩袖緣與外衣之對應的兩袖口之間呈現一缺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用哺乳衣,其特徵在於,該袖緣中段成型有一片體,該片體系與外衣之袖口的下端脅部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兩用哺乳衣,其特徵在於,各袖緣的下端處至片體與外衣之對應的脅部之間分別形成一第一缺口,而各袖緣的上端處至片體與外衣之對應的袖口之間形成一第二缺口(232A)。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項任一項所述的兩用哺乳衣,其特徵在於,該開襟系延伸至外衣底部。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項任一項項所述的兩用哺乳衣,其特徵在於,該開襟係為一V領形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系關於一種兩用哺乳衣,其包含有一外衣以及一內襯片;該外衣包含有兩肩部、兩脅部及兩袖口,而該兩袖口分別位於對應的肩部及脅部之間;該內襯片包含有兩肩緣、兩脅緣以及兩袖緣;各肩緣及各脅緣與外衣之對應的肩部及脅部相接,各袖緣的上端、下端系分別與外衣之對應之肩部處以及外衣之脅部中段相連接,而袖緣與袖口未有連接。本實用新型除可當作一般外衣穿著外,藉由該內襯片的設置,可以讓婦女哺乳時方便操作,維持其乳房隱密性而不過於曝光。
文檔編號A41D27/00GK202019765SQ20112009918
公開日2011年11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7日
發明者蔡翊宏 申請人:家瑞國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