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血風箏

2024-03-27 12:21:05

    陳秀才玉樹臨風,氣宇軒昂,是眾多少女心中的男神。
    可別以為男神都是完美的,陳秀才就不完美,爹娘都只是做點小生意的,而且他也僅僅是一個秀才,不是他不努力考取功名,實則是他考的很多次,都功虧一簣,心塞至極。
    一次,他告別父母,雲遊至京,京城裡面廟宇森森,人頭攢動,煙花柳巷,衣香鬢影的,看見就讓人眼花繚亂。
    陳秀才一邊感嘆自己眼界不闊,一邊又欣賞這些美人美事,只是,陳秀才的相貌或許過於出眾了,他往人群裡面一站,那也是衛階之姿,蘭陵王之輩,一時之間,惹得別人頻頻側目,更有甚者的是,不少婦女之輩,都投擲一些手絹,香囊什麼的,惹得陳秀才不知所措。
    這時,一輛豪華的馬車,從街道緩緩而過,驕子中一位美麗俏佳人正好窺到了陳秀才之風姿,而陳秀才也剛好被俏佳人吸引,四目相對,一見鍾情。
    但是礙於少女情面,女子臉蛋一紅,羞澀的放下了帘子,把目光阻擋開來,然而,在驕子裡面的女子按耐不住心旌蕩漾,一會掀開帘子,陳秀才卻已不在目光之中,頓時剎感無奈。
    路邊很多人都知道,華麗轎子的女子身份尊貴,聽說是當今丞相的獨生女,芳菲姑娘,將來是要嫁給皇親國戚的。
    恰好,這芳菲姑娘的相貌氣質,就是陳秀才最心儀的地方,這美人,簡直當今世上難得一遇啊,看見豪華驕子緩緩駛走,秀才拱手問身邊的人:「小哥,這天仙一般的美人,是誰家姑娘?」
    小哥本來不想搭理,可一看陳秀才的風貌,立馬說:「曹丞相的獨生女,芳菲姑娘,聽說被一位王爺看上了,要當王妃的。」
    陳秀才長期沉浸於書裡面,對一些愛情故事特別期待,從而看輕了權勢這個詞眼,他忍不住一路尾隨驕子,來到丞相府,高大森嚴的府邸,將陳秀才和佳人隔絕在外。
    此時正好黃昏,天空的赤霞把府邸照耀的神聖不可侵犯,陳秀才覺得有一束目光正好投擲在他身上,一抬頭,看見府內一座繡花樓上,有一個倩麗的女子,正炙熱的看著他,那不是芳菲姑娘又是誰?
    二人隔著高牆內院,如相識很久的情人,如痴如醉的望著彼此。
    天黑了,繡花樓裡面的美人便打著燈籠,不敢高呼,又不捨得陳秀才走,急急忙忙間,女子趕緊鑽進屋子,沒多久就出門投了一個東西,給牆外的陳秀才,他一看,原來是一顆尚品大珍珠,帶著一張紙,寫著:我叫芳菲,還沒請教公子尊姓,公子為何尾隨於我到府上?
    為了回答美人問題,陳秀才也不顧形象了,大聲道:「鄙人陳如風,為仰慕姑娘而來,可否登門造訪?」
    芳菲又進屋,一會出來投紙:「陳公子,切不可魯莽登門,家規森嚴,等我想辦法,出門和公子相見。」陳秀才心情十分爽快,得佳人青睞,這簡直是人生幸事。
    後來好幾天,陳秀才都準時去丞相府的後院,為了和佳人彼此慰借一番,一來二去,二人更加親密,仰慕彼此,甚至發展到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為伊消的人憔悴的地步。
    從而每次看到芳菲時,她都盛裝站立,如九天仙闕的仙子,飄落凡間,她這是女為悅己者容。
    一日,芳菲給父親說,要去廟裡上香,祈求平安,於是順利得出,芳菲以小解為由,把一堆家僕隨從擺脫開。
    不遠又隱秘的荷塘邊,荷花深深,陳秀才早就等好佳人,只待芳菲一來,陳秀才的竹筏直接把二人劃入河塘深處,第一次親密相見,陳秀才滿心激動的拉住芳菲的說,脈脈的說:「為何我們相見如此之難?」
    芳菲一滴熱淚滾出,:「家法森嚴,我不得隨意出府。」
    陳秀才又說:「我上門提親可以嗎?」
    芳菲一陣腿軟,顫抖說:「不可,我已經許配給王爺了。」
    陳秀才一臉駭然說:「什麼王爺?你既然喜歡我,我又喜歡你,我們就應該在一起。」
    看著秀才專注樣,芳菲一頭扎進陳秀才懷裡,哭泣道「難得相會,不談其他,我不願意委身王爺,我只想和公子廝守一生。」陳秀才心裡大恫,緊緊擁住芳菲,二人一起耳鬢廝磨半晌,還許諾非卿不娶,非卿不嫁的。
    短暫的私會很快告一段落,回到府裡面的芳菲緊口不談陳秀才之事,這是她們之間的秘密。
    可是,只要丞相專注起來,就沒有查不到的事,丞相很快獲知了一點端倪,他總能聽見有人說,院子外面有一個男子對芳菲有覬覦之心。
    丞相起了雷霆大怒,但多年的官場經驗,讓他覺得要給二人一個嚴厲的教訓,他讓人送給陳秀才一分請帖,邀請陳秀才上門一敘。
    幾天後陳秀才如約而至,躬身就對丞相磕頭一番,顯示自己的尊重,又顯示出自己要得到芳菲的決心。
    丞相高高在位上,蔑視著陳秀才說:「我女是仙姿鳳儀,你一個凡夫俗子,豈能與她相配,你還是早日回家,我饒你不死,否則,你休怪我不客氣。」
    看到丞相態度堅硬如鐵,陳秀才也起了幾分膽略,說:「芳菲不愛什麼王爺,那是莫須有的許配,而我和令千金早就海誓山盟過了,還望丞相大度,把令女許配給我。」
    看到民間凡夫,竟然對自己厲聲厲色,而且開口閉口的還要迎娶芳菲。
    丞相怒了,他號令家丁進門,個個手持刀劍,面色如鬼,可到此時的陳秀才卻一點不害怕,為了芳菲的幸福,他怎麼可以倒退,丞相見嚇不走鐵骨錚錚的陳秀才,於是一聲令下,讓人把陳秀才打殘廢,於是陳秀才遭受棍棒毆打之苦,但是他強忍受著疼痛,直到四肢不能動,血流如注,陳秀才氣若遊絲的說:「我命休了,但是,就算是死,我也要帶走芳菲,她是願意的,我要給她幸福。」陳秀才被暴打致死了,他始終挺不過用武之人棍棒的力度,死的慘不忍睹。
    陳秀才的死,沒有任何人告訴芳菲,她在繡花樓處四處觀望,一連數十日,也不見陳秀才的任何蹤跡,有事麼?她的一顆心撲通亂跳,這些時日,總是擔驚受怕的,消瘦了不少。
    不知怎麼的,一滴眼淚就奪眶而出,朦朦朧朧間,又看到天空有一個紅豔豔的風箏,似乎是血染一般,升在天際,那風箏飄渺詭異,芳菲又觀察了一下,凡事有風箏的時,都是烏雲密布的天氣,暗沉的天際,襯託著血紅的風箏,有時甚至覺得風箏形狀怪異的很,就像一個滿身血跡的人,盤旋在空中召喚著她。
    那麼可怖的畫面,驚退了府邸所有的人,但是芳菲卻絲毫的不害怕,很快,那風箏就日日夜夜盤旋在府邸上空,驅之不散,宛如一個俯視眈眈的惡魔。
    府邸開始人心惶惶,越慌亂就越會漏出馬腳,陳秀才之事終於被芳菲知道了,難怪真麼久不了陳秀才,原來是被父親打死了,父親那麼狠嗎?
    芳菲心痛無比,整日不吃不喝,逐漸憔悴,不停的抬眼看看外面的血風箏,那不就是面目全非的陳秀才嗎?
    丞相看到這一切,請了一個法力高深的道士,要制止消滅盤旋府邸上空的血風箏,道士直到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對丞相說:「生之前沒有達成心願,慘死後又不忍離去,還想帶走小姐,於是變成血風箏,日日盤旋,不得安生,看我怎麼收拾它。」
    於是道士擺了制鬼道具,又取出一紙人,彈幾滴鮮血,畫符上去,沒多久,紙人就像活過來一樣,飄飄上升,漸漸接近血風箏。
    這時,天體色變,烏雲湧動,血風箏瞬間碩大無比,一張人皮的樣子,滴著血,那陰冷的五官,就是陳秀才生前的樣子,紙人慢慢接近血風箏,二者鬥的難分難捨。
    道士不停的畫符,燃符,助力紙人,血風箏的森森鬼力逐漸虛弱,眼看就要鬥敗了,這時一個女子迅速向雪風箏飛過去,那不是芳菲嗎?道士大叫:「不好,小姐自殺了,那是小姐的鬼魂。」道士趕緊收手,剎那間,女子幽魂和血風箏緊緊相融,難分難捨,直到不見任何蹤跡,看來二人做鬼都要在一起了。
    血風箏真的帶走了芳菲,而芳菲也走的心甘情願,一副完整的屍體躺在繡花樓裡,一縷香魂已經隨陳秀才飄搖而去。
    曹丞相一家整日悶悶不樂,很快曹丞相被當成了逼死女兒的笑話,震驚朝野,從此一蹶不振。

同类文章
鬼火鳴冤

鬼火鳴冤

    清嘉慶年間建安縣靠山莊有個叫張發的人,生得高大又性情暴躁。這年初冬的一天,張發與一個叫王全的人發生口角,三兩個回合便把王全打倒在地,王全當場氣絕身亡。在場的人急忙報告了地保,地保將張發綁縛命人看管。當時天色已晚,地保又派了兩名鄉丁看守屍體.然後親自去縣衙報案。    第二天上午,知縣

懶鬼告狀

    魯西南某地有個叫張三的懶人,冬怕雪夏怕熱,秋有蚊蟲春太溼。讓他出門幹活,他就從額角頭一直疼到腳趾頭。說來也難怪,張三的父母中年得子,溺愛嬌寵,寵得兒子三歲懶學坐,五歲懶學走,到如今只曉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日月如梭,轉眼張三在父母的羽翼下長到了二十五歲,而張三的父母終年勞累,

聊齋故事:義母

    新昌縣有個向陽村,村裡住著一對母子,兒子名叫劉廣,母親姓覃。    這天天才亮,十三歲的劉廣還在睡覺,母親覃氏就把他叫了起來,塞了把柴刀給劉廣,說是已經替劉廣在學堂請好假了,讓他去山上砍柴。    劉廣揉了揉眼睛,奇怪道:「我前兩天才去砍了柴,家裡就沒有柴燒了嗎?」    「只怕過幾天要下雨

聊齋故事:夢奸

    馬三是新橋村才上任的更夫。    開始馬三怎麼都不肯答應做更夫。    村長好話都說盡了,還答應每個月多給馬三兩百個銅板,馬三才勉強答應了下來。    馬三二十歲,爹娘都去世了,還沒娶媳婦,膽子非常大,經常半夜到有錢人家的墳頭去偷祭品吃,可以說是最適合做更夫的人。    馬三不肯做更夫,是因

時醫

    清雍正年間,浙江嘉興有一個叫魏江的大夫,平日走街串巷四處行醫,醫術也還馬馬虎虎說得過去,象頭痛風寒之類的小病吃了他的藥時而頗有靈驗,不僅如此,他在家中還開有一個藥房,如此看病抓藥都很方便。當時嘉興府的知府有一個芳齡十二的寶貝女兒,偶因受涼染了風寒,請了幾個大夫都不見效。因為府上有個小

民間山野怪談之水精

    據唐《傳奇》記載,唐德宗貞元年間,有個叫周邯的士子,他生性豪放豁達,交友甚廣。    一日,周邯見一彝人牽著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在集市上販賣,便上前詢問。彝人說少年水性極佳,踏浪而行如履平地,潛入水中一天都不用浮出換氣,四川的河流、湖泊、深潭都被他潛了個遍,只因父母雙亡,家貧如洗,這才

民間山野怪談之半邊塔

    相傳,坐落在江西東北部的尚和村,原本是豐饒的魚米之鄉,可到了萬曆年間,卻頻生怪事,一到晚上,村子就被愁雲慘霧籠罩,時常妖風四起,飛沙走石,動不動就有百姓和過往客商神秘失蹤。    一時流言四起,民生凋敝。裡長看在眼裡,急在心頭,請官府來調查,也調查不出什麼結果,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民間志怪故事之雞異

    故事發生在清朝光緒年間。    江西的一個地方發生了一場特大瘟疫,有一個村莊中的人口死去大半,活著的人跑得動的都逃命去了。嶽老漢一家祖孫三代12口人死去10口,僅剩下嶽老漢和一個8歲大的孫女小玉。嶽老漢已經一大把年紀了,經不起折騰,就和孫女小玉留在村裡住了下來。昔日一個人口鼎盛的大村

三連墳

    天門和京山交界的地方,有個灣子叫三連墳灣。在灣子的東頭,有座三個墳包連在一起的墳墓。每年的清明,全灣的人都要到這座三連墳前燒紙拜祭,據說這個習俗在當地已延續了好幾十年。關於三連墳的來歷,在那一帶曾流傳著一個悲壯的故事。    20世紀20年代,竟陵龐家灣有個姓龐的漢子,是遠近聞名的殺

奪命翡翠壺

    陳州有個鐵匠叫徐鐵崖,這年他突染重病,自知生命將盡,這天,他便把兒子徐小茂叫到床前,指著床頭,顫巍巍地說:「酒罈下有個木匣,把它取出來。」徐小茂很納悶,他長到30歲,還是第一次聽說酒罈下面藏有東西。他疑惑著拿來一把鐵鏟,移開酒罈,開始挖掘起來。挖了一會兒,徐小茂就愣住了,只見一塊紅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