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微生物種衣劑及其生產方法
2024-03-27 16:02:05 3
專利名稱:一種微生物種衣劑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利用微生物為有效成份,另加成膜劑及其它各種助劑製取g一種對植物生長具有促進作用的種子包衣劑產品及其生產方法。
種子包衣劑,目前國內外多數都是以農藥和肥料為原料,經過化學處理後,達到與種子粘合在一起的目的。而利用微生物為主要原料加各種助劑製取一種水懸浮型的種衣劑經用DIALOG國際聯機檢索,還未見有過報導。
本發明的目的是利用一種中國專利號90100470的有效微生物的培養物為主要成份,另加成膜劑、營養劑、保護劑和緩衝劑製取對植物生長具有促進作用的一種微生物種子包衣劑產品及其生產方法。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微生物種衣劑,按重量百分比含有有效微生物培養物15-25%或有效菌含量≥103個/ml,保護劑1-3%,營養劑3-5%,成膜劑40-60%,其餘為水。
成膜劑按重量比含有甲基纖維素3-8%,聚乙二醇2-5%,乙醇15-20%,著色劑1.5-2.5%,其餘為水。
保護劑為多菌靈或者甲基託布津或者福美雙。
營養劑為一種或者幾種無機鹽。
一種微生物種衣劑的生產方法,按重量百分比將有效微生物培養物15-25%(成品有效菌含量≥103個/ml),成膜劑40-60%,保護劑1-3%,營養劑3-5%,其餘為水,在常溫下混合研磨均勻而成。
成膜劑按重量比甲基纖維素3-8%加水吸脹、研磨,聚乙二醇2-5%粉碎後,在大於60℃水中溶解,然後加乙醇15-20%和著色劑1.5-2.5%混合研磨而成。
保護劑為多菌靈或者甲基託布津或者福美雙。
營養劑為一種或者幾種無機鹽。
營養劑為硝酸鹽、硫酸鹽、磷酸鹽、鉬酸鹽、矽酸鹽一種或者幾種的混合物。
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如下1、抑制作物病害,增產效果顯著。
表1給出了本發明的幾種具體實施方案及使用效果,成膜劑配製如前所述。表中B1為微生物培養物;A0為成膜劑;C1為保護劑,實施例中使用的是「多菌靈」;
M1、M2、M4、M6為營養劑,實施例中用的是硝酸鹽、磷酸鹽、硫酸鹽、矽酸鹽。
表1說明,經多年在多種作物上實施結果,均能表現增產,幅度在2.62%-39.08%。經農業部農業技術服務推廣中心三年六省在水稻上試驗結果,平均畝產稻穀510.39kg,比不處理的增產6.61%,達極顯著水平;比美國VF200增產2.92%,達顯著水平(見表2)。歸納此種微生物種衣劑對作物的作用,主要有「激發、拮抗」四字。激發,即能激發作物的生長發育,提高苗的素質,改善經濟性狀,促進作物增產;拮抗,是能拮抗作物多種病菌的為害(見表3-表4)。
微生物種衣劑在全國的累計應用面積已達1800餘萬畝。其中水稻等糧食作物上已應用約1013.6萬畝以上,油菜650萬畝,瓜菜120萬畝。農業部已將此種微生物種衣劑開發應用作為「九五」種子工程建設重點項目,並已由中國種子集團公司和浙江省種子公司合資,在浙江杭州建立「中種集團浙江種衣劑有限公司」,以全力開發應用該種微生物種衣劑。
2、無毒害,使用安全。經浙江省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研究所對本發明的產品測定與試驗,其毒性比食鹽還低,也無眼刺激和皮刺激。經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對本產品進行「微生物農藥急性致病試驗」,未見有急性致病性表現。且經國家(浙江省)行業質量監督檢驗站檢驗,該種微生物種衣劑細度只有0.9um。因此,本發明產品,是目前我國國內所用種衣劑中最安全的一種。微生物種衣劑,不能與含銅物質、402及醫用殺菌劑混用。應用微生物種衣劑,不僅效果好,而且還有許多其它農藥所沒有的優越性無毒害、無環境汙染,不會發生公害。
使用安全,不會造成作物藥害與人畜中毒事件。
一般不影響種子的活力,且能促進作物生長發育,減輕多種病菌為害,提高作物產量。
藥效長,且穩定,有多效性,能影響作物整個生長期。
加工成本高,原料成本較低,無原料緊缺問題。
成品銷價相對較低,且便於包裝運輸,無腐蝕性。
粘合力、耐水性較好,不易脫落,能較廣泛適用於各種生態環境。
圖1為本發明成膜劑生產工藝流程2為本發明微生物種衣劑生產工藝流程圖下面敘述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中應用的有效微生物培養物,是發明人經過對黃麻長果種品試的考察,發現同一個品種在各試點的發病差異很大,有些地方幾乎不發病,而有的試點發病率可高達50-70%。經分析這種差異無法從土壤、水份、施肥及管理等方面加以解釋。其據農田生態學的原理,推測這種現象,很可能是由作物生長發育的「微觀生態平衡」所致。即發病輕或不發病田可能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或拮抗菌存在,而發病重的田可能沒有或很少有桔抗菌。根據上述原理,發明人從不同試點的土壤及植物體中分離出各種微生物,經比較篩選出一種最佳拮抗菌,命名為「植物活性菌」,經人工培養發酵後,用於配製成「種衣劑」並將其用到種子上去,經過反覆試驗,證實了上述的推測,並完成了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具體內容概括如下一、產品實施例例1一種微生物種衣劑,按重量百分比含有有效微生物培養物15%或有效菌含量≥103個/ml,保護劑1%,營養劑3%,成膜劑60%,其餘為水。
例2一種微生物種衣劑,按重量百分比含有有效微生物培養物25%或有效菌含量≥103個/ml,保護劑1%,營養劑5%,成膜劑60%,其餘為水。
例3一種微生物種衣劑,按重量百分比含有有效微生物培養物20%或有效菌含量≥103個/ml,保護劑2%,營養劑4%,成膜劑50%,其餘為水。
上述例1-3中的成膜劑按重量比含有甲基纖維素6.5%,聚乙二醇2%,乙醇20%,著色劑1.5%,其餘為水;或者甲基纖維素3%,聚乙二醇5%,乙醇20%,著色劑2.5%,其餘為水;或者甲基纖維素4.5%,聚乙二醇5%,乙醇18%,著色劑2.5%,其餘為水;或者甲基纖維素8%,聚乙二醇3.5%,乙醇15%,著色劑2%,其餘為水。
保護劑為多菌靈或者甲基託布津或者福美雙。
營養劑為硝酸鹽、硫酸鹽、磷酸鹽、鉬酸鹽、矽酸鹽一種或者幾種的混合物。
二、方法實施例1、植物活性菌劑生產涉及本發明的有效微生物的培養物——植物活性菌劑,其菌株,現已保存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該中心簡稱CGMCC,保藏編號CGMCC NO0150;保藏日期為1989年12月25日。該菌株於1998年10-11月經南京農業大學鑑定為枯草芽孢桿菌,其菌劑生產方法,已在中國專利局申請了發明專利,專利號為90100470.7。
2、成膜劑配製本發明所述的成膜劑是以水為溶劑,用5%CMC、2%PEG和15%C2H5OH和1.5%著色劑配成,或者按上述產品實施例中的成膜劑各種成份含量配製。具體工藝見附
圖1研磨成的成膜劑,供配置具有粘性水懸浮型微生物種衣劑,專用於農作物種子包衣處理。
3、一種微生物種衣劑的配製本實施例一種微生物種衣劑是以植物活性菌劑為主要原料配製而成的一系列生物製劑。在與成膜劑配成微生物種衣劑時,具體配方、流程、質標如下3.1工藝配方 以植物活性菌劑為主要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加成膜劑及其它若干助劑。其他助劑有保護劑、營養劑等,可據不同應用對象選其中一種或幾種。具體組份重量比為菌 劑15-25%成膜劑40-60%保護劑1-3%營養劑3-5%溶劑餘下比例為水。
各組份重量比也可以按上述產品實施例中各種組份的含量配製。
3.2工藝流程 具體見附圖23.3成品質量標準如下有效成分菌劑15-25%或有效菌含量≥103個/mlPH 值 5-8粘 度mpa·s(25℃) ≤200篩析(通過44um試驗篩) ≥98%懸浮率 ≥80%
表1 1988-1997年一種微生物種衣劑包衣處理種子增產效果浙江省 表中%均為試驗示範平均值的百分率表2 1994-1996年全國水稻種衣劑試驗結果 參試省黑龍江、吉林、安徽、江蘇、湖南、浙江表3微生物種衣劑對水稻病害的抑病作用大區試驗結果
權利要求
1.一種微生物種衣劑,其特徵在於按重量百分比含有有效微生物培養物15-25%或有效菌含量≥103個/ml,保護劑1-3%,營養劑3-5%,成膜劑40-60%,其餘為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種衣劑,其特徵在於成膜劑按重量比含有甲基纖維素3-8%,聚乙二醇2-5%,乙醇15-20%,著色劑1.5-2.5%,其餘為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種衣劑,其特徵在於保護劑為多菌靈或者甲基託布津或者福美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種衣劑,其特徵在於營養劑為一種或者幾種無機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微生物種衣劑,其特徵在於營養劑為硝酸鹽、硫酸鹽、磷酸鹽、鉬酸鹽、矽酸鹽一種或者幾種的混合物。
6.一種微生物種衣劑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按重量百分比將有效微生物培養物15-25%,成膜劑40-60%,保護劑1-3%,營養劑3-5%其餘為水,在常溫下混合研磨均勻而成。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成膜劑按重量比甲基纖維素3-8%加水吸脹、研磨,聚乙二醇2-5%粉碎後,在大於60℃水中溶解,然後加乙醇15-20%和著色劑1.5-2.5%混合研磨而成。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保護劑為多菌靈或者甲基託布津或者福美雙。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營養劑為一種或者幾種無機鹽。
全文摘要
一種微生物種衣劑及其生產方法,按重量百分比含有有效微生物培養物15—25%或有效菌含量≥10
文檔編號A01C1/06GK1272317SQ00109080
公開日2000年11月8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00年6月6日
發明者邵寶富 申請人:中種集團浙江種衣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