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於不同規格鐵路輪對運輸途中定位的裝置製造方法
2024-03-22 05:20:05 2
適於不同規格鐵路輪對運輸途中定位的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適於不同規格鐵路輪對運輸途中定位的裝置,包括與被定位鐵路輪對的車輪一一對應設置的槽鋼底座,所述槽鋼底座的槽口所處平面兩端固定有用於嵌放車輪的一對承載板,所述一對承載板相對的內側端加工有與車輪踏面形狀相匹配的承載邊和與車輪輪緣形狀相匹配的承載槽,且兩承載槽的底部間距與槽鋼底座內底面至承載板下底面的高度之間的數值關係滿足:嵌放後的車輪輪緣與槽鋼底座內底面之間存在間隙。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製作成本低廉、通用性強,既可用於單件輪對運輸,也可用於多軸結構的轉向架及整車車輛運輸,確保鐵路輪對、轉向架及整車車輛在運輸過程中定位牢靠,防止發生竄動,提高產品及運輸的安全性。
【專利說明】適於不同規格鐵路輪對運輸途中定位的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國內外不同直徑及軌距的鐵路輪對、車輛轉向架、或者整車車輛在運輸過程中的固定、定位裝置,具體地指一種適於不同規格鐵路輪對運輸途中定位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鐵路車輛輪對、轉向架及整車在交付過程中均需運輸至客戶指點區域,特別是出口產品。目前,由於各國鐵路技術裝備的差異,鐵路貨車車輛的車輪直徑一般在700mm至1050mm之間,車輛軌距一般有米軌(軌距1000mm)、窄軌(軌距1067mm)、標軌(軌距1435mm)、寬軌(軌距1676mm)等不同軌距。車輛交付過程中運輸工具一般有汽車、火車、輪船,生產企業很難做到製作統一的運輸固定、定位裝置。目前通常採用的辦法是在車輪與承載面之間加裝特製鋼製固定裝置或加木楔緊固定位,現有鋼製固定裝置採用槽鋼作為底座A,在底部A內垂直焊接兩個擋板B,兩個擋板B的間距以及槽鋼整體長度按被運輸車輛車輪直徑大小來決定。車輪的固定、定位如圖1?2所示,該鋼製固定裝置要求保證被運輸車輪落到底座A的底部,且擋板B能限制被運輸車輪前後滾動。該方法存在如下幾方面的缺陷:其一,由於車輪直徑大小不一,使得固定裝置必須按實際尺寸臨時定製或直接加木楔緊固定位,缺乏一種通用、快捷、安全的方法;其二,由於尺寸誤差,擋板與車輪間存在間隙,很難精準控制車輪前後滾動;其三,由於被運輸車輪尺寸各異,選擇的槽鋼寬度與車輪很難寬度保持一致,在運輸時車輛存在橫向竄動,且此類方法常常因為運送距離長或振動衝擊等原因使定位失效,產生安全隱患,危急產品及運輸安全。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現有鐵路車輛車輪運輸固定定位裝置存在通用性差、固定不穩等缺陷,提供一種適於不同規格鐵路輪對運輸途中定位的裝置。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適於不同規格鐵路輪對運輸途中定位的裝置,包括與被定位鐵路輪對的車輪一一對應設置的槽鋼底座,其特殊之處在於:所述槽鋼底座的槽口所處平面兩端固定有用於嵌放車輪的一對承載板,所述一對承載板相對的內側端加工有與車輪踏面形狀相匹配的承載邊和與車輪輪緣形狀相匹配的承載槽,且兩承載槽的底部間距與槽鋼底座內底面至承載板下底面的高度之間的數值關係滿足:嵌放後的車輪輪緣與槽鋼底座內底面之間存在間隙。
[0005]優選地,所述承載邊與車輪踏面相接觸的稜邊、以及所述承載槽與車輪輪緣相接觸的稜角均呈圓弧過渡結構,其圓心角最好控制在90?150°。這樣,可以避免在運輸過程中對被運輸車輪的輪緣及踏面造成損傷。
[0006]優選地,所述槽鋼底座內底面至承載板下底面的高度H=68?100mm,對應地兩承載槽底部間距Ll=5.45H+30mm,從而可以使直徑700?IlOOmm的車輪嵌放後其輪緣與槽鋼底座內底面之間存在間隙。[0007]進一步地,所述承載板的寬度大於槽鋼底座的寬度,所述承載板的底面兩側與槽鋼底座的槽口焊接相連。這樣,可以提聞槽鋼底座和承載板的結構應力,保證定位的穩定性。
[0008]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結構簡單、製作成本低廉、操作容易、通用性強,可適用車輪直徑在700mm?IIOOmm之間、輪輞寬度在125mm?145mm之間的鐵路輪對的運輸固定、定位;既可用於單件輪對運輸,也可用於多軸結構的轉向架及整車車輛運輸,確保鐵路輪對、轉向架及整車車輛在運輸過程中固定牢靠,防止發生縱、橫向竄動,大幅提高產品運輸的安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現有車輪固定定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1]圖3為本實用新型適於不同規格鐵路輪對運輸途中定位的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2]圖4為圖3所示裝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3]圖5為圖3所示裝置與被運輸輪對的固定配合狀態示意圖;
[0014]圖6為圖5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底座A ;擋板B ;槽鋼底座I ;承載板2 (其中:承載邊2.1、承載槽2.2);車輪3。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7]圖中所示適於不同規格鐵路輪對運輸途中定位的裝置,具有與被定位鐵路輪對的車輪3 —一對應設置的槽鋼底座I,槽鋼底座I的槽口所處平面兩端焊接固定有用於嵌放車輪3的一對承載板2,該對承載板2的寬度大於槽鋼底座I的寬度。本實施例中,承載板2兩邊各伸出槽鋼底座10mm,以便角焊牢固。一對承載板2相對的內側端加工有與車輪3踏面形狀相匹配的承載邊2.1和與車輪3輪緣形狀相匹配的承載槽2.2。為防止車輪3的輪緣及踏面在運輸過程中磨損,承載邊2.1與車輪3踏面相接觸的稜邊、以及承載槽2.2與車輪3輪緣相接觸的稜角均呈圓弧過渡結構,其圓心角為90?150°,本實施例中,其圓心角設計為135°。為了使直徑在700?IIOOmm範圍內的車輪3嵌放後其輪緣均與槽鋼底座I內底面之間存在適當的間隙,保證輪對定位的穩定性,設計槽鋼底座I內底面至承載板2下底面的高度H=68?100mm,兩承載槽2.2的底部間距LI與槽鋼底座I內底面至承載板2下底面的高度H之間的數值關係為:L1=5.45H+30mm。
[0018]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該裝置安放在運輸鐵路輪對、車輛轉向架、或者整車車輛的交通工具承載面上,與車輪3位置一一對應;將車輪3的踏面和輪緣分別對準該裝置上的承載邊2.1和承載槽2.2接觸落座,即可實現車輪3的牢固卡接定位,避免車輪3在運輸途中因竄動造成損傷。
【權利要求】
1.一種適於不同規格鐵路輪對運輸途中定位的裝置,包括與被定位鐵路輪對的車輪(3)—一對應設置的槽鋼底座(1),其特徵在於:所述槽鋼底座(I)的槽口所處平面兩端固定有用於嵌放車輪(3 )的一對承載板(2 ),所述一對承載板(2 )相對的內側端加工有與車輪(3)踏面形狀相匹配的承載邊(2.1)和與車輪(3)輪緣形狀相匹配的承載槽(2.2),且兩承載槽(2.2)的底部間距與槽鋼底座(I)內底面至承載板(2)下底面的高度之間的數值關係滿足:嵌放後的車輪(3)輪緣與槽鋼底座(I)內底面之間存在間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適於不同規格鐵路輪對運輸途中定位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承載邊(2.1)與車輪(3 )踏面相接觸的稜邊、以及所述承載槽(2.2 )與車輪(3 )輪緣相接觸的稜角均呈圓弧過渡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適於不同規格鐵路輪對運輸途中定位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圓弧過渡結構的圓心角為90?150°。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適於不同規格鐵路輪對運輸途中定位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槽鋼底座(I)內底面至承載板(2)下底面的高度H=68?100mm,對應地兩承載槽(2.2)底部間距Ll=5.45H+30mm,從而可以確保直徑700?IlOOmm的車輪(3)嵌放後其輪緣與槽鋼底座(I)內底面之間存在間隙。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適於不同規格鐵路輪對運輸途中定位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承載板(2)的寬度大於槽鋼底座(I)的寬度,所述承載板(2)的底面兩側與槽鋼底座(I)的槽口焊接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適於不同規格鐵路輪對運輸途中定位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承載板(2)的寬度大於槽鋼底座(I)的寬度,所述承載板(2)的底面兩側與槽鋼底座(I)的槽口焊接相連。
【文檔編號】B61F7/00GK203472872SQ201320500942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6日
【發明者】胡宏偉, 江銳鋒, 左雲清, 武永亮, 秦榮斌, 苗培實, 唐亮亮, 付秀軍, 李偉華, 吳建強 申請人:南車長江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