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界八鬼魑魅魍魎 四天王底下的八部鬼眾是誰(古代傳說)
2024-03-22 01:47:08 3
根據中國神話傳說,魑魅魍魎是人死後所化的鬼魂,人在死後所化成的妖怪,通常為山怪、水鬼等等,並不是特指某一名妖怪。而在佛教中又有四天王底下的八部鬼眾,也就是冥界八鬼魑魅魍魎,那這八鬼到底是什麼?八部鬼眾實力排名如何呢?
冥界八鬼魑魅魍魎
一、乾闥婆(梵gandhava )

譯為香陰,乃不食酒肉,唯以香資陰(陰即身之意),帝釋天樂神即是。
印度人將幻現於空中之樓閣、山川(即海市蜃樓),稱為乾闥婆。佛經中也常用乾闥婆城來形容諸法的如幻如化。 除此之外,密教中也有一位乾闥婆神王,全稱為「旃檀乾闥婆神王」,是守護胎兒及孩童之神。相會在胎兒誕生之時,如果有人誦讀乾闥婆神王陀羅尼,誠心祈求,鬼神則不能侵擾。
二、毗舍闍(梵pisa^ca )

譯為啖精氣,乃食人及五穀之精氣。
三、鳩槃茶(梵kumha^n!d!a )

譯為甕形,以其陰似甕故,即厭魅鬼。
四、薜荔多(梵peta )

譯為餓鬼,以其長劫不聞漿水之名,常為飢所逼。餓鬼是極兇惡的鬼怪,因其罪孽深重,食管極細如針,不能吃食,痛苦難 熬,每到黃昏傍晚會出來擾眾。它口吐火焰,又叫「焰口」。為了保護社會安定,佛寺常「放焰口」,就是超度餓鬼。
五、諸龍(梵na^ga )

龍有四種,即:(1)守天宮殿,持令不落。(2)興雲致雨,利益人間。(3)地龍,決江開瀆。(4)伏藏龍,守轉輪王大福人。
六、富單那(梵pu^tana )
譯為臭餓鬼或熱病鬼,乃主熱之病鬼。
七、夜叉鬼(梵yaks!a )

又名藥叉,有地行夜叉、虛空夜叉、天夜叉三種。《藥師經》裡的十二藥叉大將就為此類。
八、羅剎鬼(梵a^ks!asa )

譯為速疾鬼,又稱可畏,以其暴惡可畏故名。它喜歡吃人血肉,能在空中飛翔及地上步行,其迅 速的程度,就是飛禽走獸亦不能與其相比。他曾竊取釋尊舍利,逃亡時為韋馱所追擊。
關於八部鬼眾實力排名中,乾闥婆是唯一一個佛經中的神,也是印度主神帝釋天的樂師。
在福州開元寺供桌上就可以看四天王底下的八部鬼眾,為持國天王、廣目天王、多聞天王、增長天王腳底下踩著的8個齜牙咧嘴的鬼怪!其中,東方持國天王管乾闥婆、毗舍遮;南方增長天王管鳩槃荼、餓鬼;西方廣目天王管諸龍、富單那;北方多聞天王管夜叉和羅剎。
當然,以上都是佛經以及古代傳說當中的形象,在現實生活當中其實並不真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