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發光的動態造型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4-04 03:11:05

本發明涉及公共空間展示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發光的動態造型裝置。
背景技術:
在公共場所為了烘託藝術氛圍,目前往往使用靜態的造型,例如老鷹造型、假山造型、根雕造型等,其缺點是靜態顯示,造型不能吸引公眾的注意力,且造型不能變換,在形式上沒有新穎性,隨之也出現了一批可以動態展示的裝置,但是這些設備往往不能通電,繼而不能實現動態造型的發光展示。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夠實現動態造型發光的效果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可發光的動態造型裝置,包括基座及設在所述基座上的伺服電機組件、運動造型組件和控制器組件,所述的伺服電機組件由伺服電機、電機支架和聯軸器構成,所述的伺服電機通過所述的電機支架固定在所述的基座上,所述的聯軸器連接於所述的伺服電機;所述的運動造型組件包括與所述聯軸器相連的捲筒,所述的捲筒通過捲筒支架固定在所述的基座上,在所述的捲筒上設有拖鏈電纜,所述的拖鏈電纜穿過排線輪後與發光組件相連,所述的排線輪與往復絲杆相連,所述的往復絲杆通過傳送皮帶連接於所述的聯軸器;所述的控制器組件包括控制器並連接於所述的伺服電機。
優選地,在所述的拖鏈電纜上設有第一檢測塊和第二檢測塊。
優選地,在所述的往復絲杆兩端分別設有限位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一種可發光的動態造型裝置,通過將各種形態的發光組件連接於本發明裝置的拖鏈電纜上,實現可發光的動態造型展示,也可以將一定數量的該裝置固定於建築頂部的框架上,從而形成陣列式的可發光動態展示,大大提升了展示效果。除此外,本發明裝置還設置了控制器和故障檢測機構,保證系統能夠正常穩定的運行,保證展示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仰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1-5所示,一種可發光的動態造型裝置,包括基座1及設在所述基座1上的伺服電機組件、運動造型組件和控制器組件,所述的伺服電機組件由伺服電機2、電機支架3和聯軸器4構成,所述的伺服電機2通過所述的電機支架3固定在所述的基座1上,所述的聯軸器4連接於所述的伺服電機2;所述的運動造型組件包括與所述聯軸器4相連的捲筒5,所述的捲筒5通過捲筒支架6固定在所述的基座1上,在所述的捲筒5上設有拖鏈電纜7,所述的拖鏈電纜7穿過排線輪8後與發光組件相連,所述的排線輪8與往復絲杆9相連,所述的往復絲杆9通過傳送皮帶10連接於所述的聯軸器4;所述的控制器組件包括控制器11並連接於所述的伺服電機。
優選地,在所述的拖鏈電纜7上設有第一檢測塊12和第二檢測塊13。
優選地,在所述的往復絲杆9兩端分別設有限位裝置14。
工作原理及展示方法為:將各種造型的發光組件安裝在拖鏈電纜7的一端,連接好後,通過控制器組件中的控制器11啟動伺服電機2,伺服電機2通過聯軸器4帶動與之相連的捲筒5正轉,此時纏繞在捲筒5上的拖鏈電纜7會伸長,待發光組件下降到合適位置時,通過控制器11停止伺服電機2轉動。相反,通過控制器11控制伺服電機2反轉,此時拖鏈電纜7會纏繞到捲筒5上,為避免拖鏈電纜7纏繞時出現卡線和打結等不良,本發明裝置將拖鏈電纜7穿過排線輪8,排線輪8連接於所述的往復絲杆9,往復絲杆9通過傳送皮帶10連接於所述的聯軸器4,在伺服電機2的驅動下帶動排線輪8的左右往復運動,通過對拖鏈電纜7的偏移即可避免拖鏈電纜7在纏繞過程中的卡線及打結等不良。為保證本裝置的安全及可靠性,本發明裝置在拖鏈電纜7上設有第一檢測塊12和第二檢測塊13,當第二檢測塊13在拖鏈電纜7上升過程中接觸到第一檢測塊12時,控制器11會停止伺服電機2轉動以確保安全;除此外,在往復絲杆9兩端也分別設有限位裝置14,其目的是確保往復絲杆9在設定的安全範圍內移動。
本發明一種可發光的動態造型裝置,通過將各種形態的發光組件連接於裝置的拖鏈電纜上,實現可發光的動態造型展示,也可以將一定數量的該裝置固定於建築頂部的框架上,從而形成陣列式的可發光動態展示,大大提升了展示效果。除此外,本發明裝置還設置了控制器和故障檢測機構,保證系統能夠正常穩定的運行,保證展示效果。
以上所述,僅是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是對本發明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