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伺服電機驅動的磨具修正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4-03-27 19:22:05

本發明涉及一種伺服電機驅動的磨具修正機構,屬於機械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磨具是用於磨削、研磨和拋光等加工過程的工具,不僅被廣泛地應用在機械製造和金屬加工中,還被用於糧食加工、造紙工業、陶瓷、玻璃、石材、塑料、橡膠以及木材等非金屬材料加工領域。現有的大部分磨具都是用磨料加上結合劑製成的人造磨具,但也有用天然礦巖直接加工成的天然磨具。
在磨具的使用過程中,磨具會不斷地損耗,經常出現磨具的厚薄不均、寬窄不一等現象,大大降低加工精度,同時也影響磨具的繼續使用。目前,砂輪等模具的修磨工作大多是人工進行,不僅人工成本高,而其生產效率也比較低,磨具修正的尺寸和外形不一致。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伺服電機驅動的磨具修正機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伺服電機驅動的磨具修正機構,該磨具修正機構包括磨具雙向修正模組1、安裝在磨具雙向修正模組1上的動力裝置2,與動力裝置2的動力輸出裝置連接的磨具磨輪4以及與雙向修正模組1電連接的伺服控制器8;其中,磨具雙向修正磨具1包括伺服電機104、通過減速機103和彈性聯軸器108與伺服電機104輸出軸連接的滾珠絲槓110、與滾珠絲槓110上的絲槓螺母121連接的滑塊連接板111;動力裝置2固定在滑塊連接板111上,在滾珠絲槓110的側面還設有用於檢測滾珠絲槓110運動行程的光電傳感器119。
優選地,所述磨具磨輪4通過安裝法蘭3與動力裝置2連接。
優選地,所述伺服控制器8與磨具雙向修正模組1中的伺服電機104和光電傳感器119電連接。
優選地,所述磨具雙向修正模組1還包括安裝大板101、伺服電機安裝板105、上蓋板107、絲槓螺母連接塊112、直線導軌116、直線導軌墊板115、側擋板117以及滑塊122;其中,兩個直線導軌墊板115安裝在滾珠絲杆110的兩側,與位於滾珠絲杆110底部的安裝大板101固定連接,在直線導軌墊板115上固定安裝有直線導軌116;伺服電機104和減速機103通過伺服電機安裝板105與安裝大板101連接;滑塊連接板111通過絲槓螺母連接塊112與絲槓螺母121固定連接。
更優選地,滑塊121為偶數個,以滾珠絲槓110為軸對稱設在滑塊連接板111的兩側,並與直線導軌116配合活動連接。
更優選地,滾珠絲槓110通過滾珠絲槓固定端109與滾珠絲槓支撐端113連接在安裝大板101上;兩個側擋板117分別安裝在直線導軌116的外側,並與安裝大板101固定連接,在側擋板117上部安裝有將滾珠絲槓110遮擋住的上蓋板107。
更優選地,在設有安裝大板101安裝滾珠絲槓支撐端113的一側安裝有前端立板114,在伺服電機安裝板105與安裝大板101之間安裝有末端立板102。
更優選地,在末端立板102與上蓋板107之間設有三角筋板106。
優選地,在一個側擋板117上固定安裝有光電安裝架120,在光電安裝架120上固定有平行於滾珠絲杆110軸向的叉形光電傳感器119,滑塊連接板111底部設有叉形光電傳感器119的一側設有與叉形光電傳感器119配合的光電彎折擋板。
更優選地,所述叉形光電傳感器119的數量為三個,沿滾珠絲杆110軸向布置,其中兩個作為極限位檢測極,一個作為位於零位檢測極;零位檢測極位於極限位檢測極之間。
優選地,所述磨具是砂輪、磨棒或磨片。
優選地,所述磨具修正裝置還包括架體9,安裝大板101固定安裝在架體9上。
相比於現有技術本發明獲得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解決了磨具自動修磨問題,實現了之前人工修磨無法實現磨具準確的功能,並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二,該磨具修正機構可以簡化工藝步驟,降低了生產成本。第三,通過伺服電機驅動直線模組運動高精度修正磨具,反饋輸出磨具修正後的外形尺寸,供其它外部系統使用,可實現更大打磨作業系統的自動化程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優選方案中磨具修正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磨具雙向修正模組的正視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沿A向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另一種優選方案中模具修正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磨具雙向修正模組;2,動力裝置;3,安裝法蘭;4,磨具磨輪;5,磨具;6,磨具安裝軸;7,磨具機;8,伺服控制器;9,架體;101,安裝大板;102,末端立板;103,減速機;104,伺服電機;105,伺服電機安裝板;106,三角筋板;107,上蓋板;108,彈性聯軸器;109,滾珠絲杆固定端;110,滾珠絲槓;111,滑塊連接板;112,絲槓螺母連接塊;113,滾珠絲槓支撐端;114,前端立板;115,直線導軌墊板;116,直線導軌;117,側擋板;118,光電彎折擋板;119,光電傳感器;120,光電安裝架;121,絲槓螺母;122,滑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以下詳細說明不視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1
圖1是本發明一種優選方案中磨具修正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磨具雙向修正模組的正視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沿A向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從圖1中可知,該磨具修正機構主要由磨具雙向修正模組1,動力裝置2,安裝法蘭3,磨具磨輪4,伺服控制器8和架體9組成。其中,磨具雙向修正模組1包括安裝大板101,末端立板102,減速機103,伺服電機104,伺服電機安裝板105,三角筋板106,上蓋板107,彈性聯軸器108,滾珠絲杆110,滑塊連接板111,絲槓螺母121,絲槓螺母連接塊112,前端立板114,直線導軌墊板115,直線導軌116,側擋板117,光電彎折板118,光電傳感器119,光電安裝架120以及滑塊122組成。
其中,安裝大板101固定安裝在架體9上,磨具雙向修正模組1的主要部件安裝在安裝大板101上。伺服電機104的一端安裝有減速機103,減速機103通過依次通過伺服電機安裝板105和末端立板102與彈性聯軸器108連接,而彈性聯軸器108與滾珠絲杆110連接。伺服電機104輸出軸的扭矩通過減速機103和彈性聯軸器108輸出給滾珠絲杆108。滾珠絲杆108的兩側以其軸線對稱安裝有兩個直線導軌墊板115,直線導軌墊板115固定安裝在安裝大板101上(圖3),在直線導軌墊板115上固定安裝有直線導軌116,用來與滑塊121配合活動連接。
在安裝大板101的兩端分別安裝有末端立板102和前端立板114,兩側分別安裝有兩個側擋板117,在側擋板117的頂部安裝有上蓋板107。末端立板102、前端立板114、側擋板117以及安裝大板101形成腔體。滾珠絲杆110和柔性聯軸器108位於腔體內,伺服電機104和減速機103位於腔體外,減速機103通過伺服電機安裝板105固定安裝在末端立板102一側。在上蓋板107與末端立板102之間還安裝有用於強化結構的三角筋板106。滾珠絲槓110的通過滾珠絲杆固定端109和滾珠絲槓支撐端113固定在安裝大板101上。滾珠絲槓110的絲槓螺母121通過絲槓螺母連接塊112與滑塊連接板111固定連接。在滑塊連接板111的下部以滾珠絲槓110的軸向對稱設有偶數個與直線導軌116配合連接的滑塊122。滑塊122可以是兩個一側一個,也可以是四個一側兩個,或者更多。
在一個側擋板117的外側中上部固定安裝有一個光電安裝架120,在光電安裝架120上安裝有3個叉形光電傳感器119。其中,兩個作為極限位檢測極,一個作為零位檢測極,零位檢測極位於極限位檢測極中間。在叉形光電傳感器119上部,滑塊連接板111的下部固定安裝有光電彎折擋板118。伺服控制器8與伺服電機104及叉形光電傳感器119電連接,以驅動滾珠絲槓110運動,並通過叉形光電傳感器119獲得運動位置反饋信息,以實現對磨具磨輪4位置的精確控制。其中,叉形光電傳感器119的具體型號,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例如EE-SPX305W2A型叉形光電傳感器。
磨具磨輪4通過安裝法蘭3與動力裝置2連接,動力裝置2通過加裝安裝板或者直接安裝在滑塊連接板111上,從而實現將伺服電機104輸出的扭矩動力變為動力裝置2位置變化時的機械能。此外,在架體9的另一端還設有磨具機7,磨具機7上通過磨具安裝軸6安裝有磨具5。本實施例中磨具5為砂輪,磨具機7為砂輪機。磨具磨輪4即為砂輪磨輪。
在砂輪工作時,旋轉方向與安裝法蘭3的六角法蘭面鎖緊螺母旋緊方向相反,能在工作時防止鬆動。砂輪機帶動砂輪高速旋轉對葉片進行打磨,打磨是砂輪外部形狀會發生改變,變鈍,不能在對葉片進行修磨。此時,伺服電機104啟動使雙向修正模組1運動。此運動由伺服驅動器控制,伺服電機104及光電傳感器119及時反饋信息,以保證運動的準確性,並且能及時測量出砂輪作業尺寸,在動力裝置2上的磨具磨輪4隨著雙向修正模組1的運動而運動,進而實現對砂輪的修正(修形和修銳)。砂輪修正完成之後,雙向修正模組1向左運動到零點位置,動力裝置2停止工作,砂輪機帶動砂輪再進行對葉片的打磨,重複以上動作,直到砂輪不能再進行修磨,換新的砂輪,進行此工作循環。
實施例2
圖2為本發明另一種優選方案中模具修正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於,採用的模具為磨棒,磨具機7為磨棒機。磨具磨輪4即為磨棒磨輪。同時,支架9的長度方向與磨具雙向修正模組1的長度方向相同(實施例1中兩者方向垂直)。同時,沒有設置磨具安裝軸6,磨具5即磨棒直接安裝在磨具機7(即磨棒機7)上。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了說明,但這些說明不能被理解為限制了本發明的範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由隨附的權利要求書限定,任何在本發明權利要求基礎上的改動,都是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