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集成的清洗風乾裝置的製造方法
2024-03-28 12:23:05 1
一種集成的清洗風乾裝置的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檢測行業,具體涉及一種集成的清洗風乾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伴隨的一系列環境汙染問題以及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人們對環境汙染造成的危害越來越重視,尤其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空氣和水源汙染造成的不可估量的危害。目前,國內檢測技術對待檢測的水樣普遍採用人工方式,先通過儀器對待測的水質樣品進行逐一檢測,檢測完畢後通過人工方式進行清洗和風乾,由於全程採用人工方式,從而導致檢測的效率低,成本高,且在清洗過程中容易由於由於人為原因造成操作失誤而導致清洗不徹底而造成交叉汙染,從而影響測量的數據。
[0003]中國專利公開號CN103977979公開了一種清洗風乾裝置,包括底層的收集模塊、頂層的噴氣風乾模塊和中間的噴水清洗模塊,所述的收集模塊底部設置有一第二孔,所述噴氣風乾模塊和噴氣清洗模塊內側均設置有多個第一孔。採用這種清洗風乾裝置,可以實現在每個樣品檢測完成後,自動對檢測電極棒進行清洗風乾,然後對下一個樣品進行檢測,從而避免交叉汙染,自動化操作,節約人工,但是由於檢測與清洗風乾不在同一裝置內進行,造成操作繁瑣,結構複雜。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集成的清洗風乾裝置,能將檢測、清洗、風乾在同一裝置完成,這樣,能有效的簡化裝置,節約成本,簡化操作。
[0005]本實用新型一種集成的清洗風乾裝置,包括殼體I,殼體I上設置有清洗裝置3和風乾裝置2,該殼體I底部的排水孔11內置有閥門12;清洗裝置3的出水口 31設置有阻隔板32;風乾裝置2包括2排出風口 22。
[0006]上述的集成的清洗風乾裝置,所述的殼體I上側設置有端蓋13,該端蓋的中心處設有通孔14,2排出風口 22設置在該端蓋13的下側。
[0007]上述的集成的清洗風乾裝置,所述的出風口22靠近通孔14的一排其風向朝該通孔的中心,靠近端蓋外側的出風口的風向朝殼體I的內周壁。
[0008]上述的集成的清洗風乾裝置,所述的出水口31的阻隔板32上側的水流朝電極棒噴射,阻隔板的下側水流朝向殼體I的內周壁。
[0009]上述的集成的清洗風乾裝置,所述的阻隔板32上設置有導流板33,所述的導流板成扇形結構。
[0010]採用此種結構後,先將待檢測的樣品注入殼體I內後,將電極棒伸入其中進行檢測後,打開殼體I的閥門後,將待測樣品排出,通過清洗裝置3和風乾裝置2對電極棒以及殼體I的內壁進行清洗風乾,再進行下一組的檢測從而將檢測、清洗和風乾集成在一個容器內實現,能有效的簡化結構,提高作業效率。
【附圖說明】
[0011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集成的清洗風乾裝置的整體示意圖。
[0012]圖2是圖1所示集成的清洗風乾裝置的剖視圖。
[0013]圖3是圖1所示集成的清洗風乾裝置的出水口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I殼體、2風乾裝置、3清洗裝置、11排水孔、12閥門、13端蓋、14通孔、21氣流通道、22出風口、31出水口、32阻隔板、33導流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集成的清洗風乾裝置,包括殼體I,該殼體I成碗狀結構,側壁成內凹結構,排水孔11設置在內周面最低處,且貫穿該側壁,從而便於將側面上的液體匯集並從排水孔11內排出,閥門12設置在排水孔11內,且與殼體I上的控制面板相連接。
[0016]端蓋13密封連接在殼體I的上側,可以與殼體I一體成型,也可以通過螺紋或是卡式連接方式活動設置在殼體I的上側,端蓋13中間位置處設置有通孔14,通孔14孔徑大於電極棒的最大孔徑O—定距離,從而能保證電極棒能自由通過通孔14深入殼體I內。
[0017]風乾裝置2包括端蓋13內的中空結構形成的氣流通道21,下側設有沿圓周分布有2排出風口 22,靠近通孔14處的出風口 22風口朝中心處的電極棒,遠離中心處的出風口 22風向朝殼體I的內周面。
[0018]清洗裝置3包括沿殼體I周面圓周方向分布的出水口31,該出水口 31設置在殼體I內壁的上側,如圖3所示,該出水口 31中間設置有阻隔擋板3 2,從而將出水口 31的水流分成2部分噴射,上部的水流朝向殼體I中心處的電極棒上,位於阻隔板32下側的水流則流向殼體I的內壁,且阻隔板32下側設置有導流板33,該導流板33成扇形分布,從而將出水口 31下側的水柱分布至出水口 31的兩側,從而加大清洗的範圍。
[0019]工作時,關閉閥門12後,將待檢測的樣品注入殼體I內,將電極棒從上往下運動至伸入殼體I內的樣品中,並進行檢測,待檢測完畢後將閥門12打開,同時啟動清洗裝置,出水口 31噴射出的水柱同時將殼體I和電極棒清洗乾淨,再進行風乾,出風口 22將電極棒和殼體I內的殘留水柱吹散並從排水口 11中排出,同時將電極板從下至上拔出,待電極棒完全伸出後,將下一組的樣品注入殼體內再進行下一組的檢測,用這種結構後,直接將檢測,清洗和風乾集成在一個裝置內,從而能有效的節約資源。
[0020]以上顯示和描述了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的描述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在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權項】
1.一種集成的清洗風乾裝置,包括殼體(I),殼體(I)上設置有清洗裝置(3)和風乾裝置(2),其特徵在於:該殼體(I)底部的排水孔(11)內置有閥門(12);清洗裝置(3)的出水口(31)設置有阻隔板(32);風乾裝置(2)包括2排出風口(2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的清洗風乾裝置,其特徵在:所述的殼體(I)上側設置有端蓋(13),該端蓋的中心處設有通孔(14),2排出風口(22)設置在該端蓋(13)的下側。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的清洗風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出風口(22)靠近通孔(14)的一排其風向朝該通孔的中心,靠近端蓋外側的出風口的風向朝殼體(I)的內周壁。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的清洗風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出水口(31)的阻隔板(32)上側的水流朝電極棒噴射,阻隔板的下側水流朝向殼體(I)的內周壁。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的清洗風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阻隔板(32)上設置有導流板(33),所述的導流板成扇形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集成的清洗風乾裝置,包括殼體(1),殼體(1)上設置有清洗裝置(3)和風乾裝置(2),該殼體(1)底部的排水孔(11)內置有閥門(12);清洗裝置(3)的出水口(31)設置有阻隔板(32);風乾裝置(2)包括2排出風口(22)。採用這種結構後,能將待測樣品直接注入殼體(1)內通過電極棒進行檢測,待檢測完畢後,打開閥門(12)後,對殼體(1)的內壁和電極棒同時進行清洗風乾,從而能簡化結構,節約成本,提高作業效率。
【IPC分類】B08B3/02, F26B21/00, B08B13/00
【公開號】CN205386548
【申請號】CN201521052027
【發明人】元美華, 其他發明人請求不公開姓名
【申請人】上海菱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7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