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消力池的輔助消能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3-28 11:12:05 1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用於消力池的輔助消能裝置,屬於水力學大壩消能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消力池促使在洩水建築物下遊產生底流式水躍的消能設施,消力池能使下洩急流迅速變為緩流,一般可將下洩水流的動能消除40%-70%,並可縮短護坦長度,是一種有效而經濟的消能設施,當水流弗洛德數較大時,水躍消能的消能率較高,通常可以達到80%以上,但是當水流流量較大而弗洛德數較低時,水躍消能的消耗率低,當弗洛德數小於4.5時消耗率一般只有20%-40%,為了增強低弗洛德數條件下的消能效果,通常需要在消力池內加設輔助消能工具。
常用的輔助消能工具有消力墩、齒墩和T形消力墩,當水流較小時,這種方法很有效,當水流較大時,消能的效果不明顯,且由於水流會對消力墩產生一個很大的衝擊力,這種衝擊力對消力墩的傷害很大,長時間使用後會造成消力墩斷裂,影響對水的消能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消力池的輔助消能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穩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時間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用於消力池的輔助消能裝置,包括出水口、消能機構、進水口、彈簧板緩衝機構以及消力池,所述消力池左端安置有出水口,所述消力池右端開設有進水口,所述消能機構設有兩個,所述消能機構對稱焊接在消力池內部上下兩端,所述彈簧板緩衝機構安裝在消力池內部,所述彈簧板緩衝機構安置在消能機構右側,所述消能機構包括擋板、移動圓筒、支撐柱、彈簧一、底板、葉片轉軸、旋轉葉片、擋水立板以及旋轉板,所述底板上端焊接有擋水立板,所述擋水立板右端安裝有旋轉板,所述擋水立板通過轉動軸與旋轉板相連接,所述旋轉葉片設有八個,八個所述旋轉葉片均勻分布在葉片轉軸外端,所述旋轉葉片和葉片轉軸均設置在擋水立板內部,所述旋轉葉片通過葉片轉軸與擋水立板相連接,所述旋轉板下端焊接有移動圓筒,所述移動圓筒內部安置有擋板,所述支撐柱安裝在移動圓筒下端,所述支撐柱穿過移動圓筒與擋板相連接,所述移動圓筒下端設置有彈簧一,所述彈簧一安裝在支撐柱上,所述支撐柱固定在底板上端,所述彈簧一安置在底板上端,所述底板對稱焊接在消力池內壁上,所述彈簧板緩衝機構包括彈簧二、轉動板以及支撐條,所述轉動板設有兩個,所述轉動板對稱安裝在支撐條左部的上下兩端,兩個所述轉動板之間安裝有彈簧二。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柱與移動圓筒通過滑槽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通過螺栓與消力池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葉片轉軸穿過消力池與發電機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出水口與進水口結構相同。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柱通過螺釘與底板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於消力池的輔助消能裝置,本實用新型通過增加擋板、移動圓筒、支撐柱彈簧、底板、葉片轉軸、旋轉葉片、擋水立板以及旋轉板,該設計實現了對水流的消能作用,減小了水流對消能機構的衝擊力度,延長了消能機構的使用壽命,解決了現有用於消能作用的的消力墩在水流較大時,消能的效果不明顯,且容易在水流的衝擊力作用下發生斷裂,影響水流消能效果的弊端。
本實用新型通過增加彈簧二、轉動板以及支撐條,該設計對水流有緩衝作用,減小了水流的衝擊力。
因增加滑槽,該設計使得移動圓筒可平穩的在支撐柱上移動,因增加螺栓,該設計使得底板與彈簧之間連接的更加牢固,因增加發電機,該設計可通過水流帶動葉片轉軸轉動進而實現水利發電的功能,因出水口與進水口結構相同,該設計方便了工作人員建造消力池,因增加螺釘,該設計使得支撐柱可穩定的安置在底板上端,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穩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時間長。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徵、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於消力池的輔助消能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於消力池的輔助消能裝置中消能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於消力池的輔助消能裝置中彈簧板緩衝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出水口、2-消能機構、3-進水口、4-彈簧板緩衝機構、5-消力池、21-擋板、22-移動圓筒、23-支撐柱、24-彈簧一、25-底板、26-葉片轉軸、27-旋轉葉片、28-擋水立板、29-旋轉板、41-彈簧二、42-轉動板、43-支撐條。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用於消力池的輔助消能裝置,包括出水口1、消能機構2、進水口3、彈簧板緩衝機構4以及消力池5,消力池5左端安置有出水口1,消力池5右端開設有進水口3,消能機構2設有兩個,消能機構2對稱焊接在消力池5內部上下兩端,彈簧板緩衝機構4安裝在消力池5內部,彈簧板緩衝機構4安置在消能機構2右側。
消能機構2包括擋板21、移動圓筒22、支撐柱23、彈簧一24、底板25、葉片轉軸26、旋轉葉片27、擋水立板28以及旋轉板29,底板25上端焊接有擋水立板28,擋水立板28右端安裝有旋轉板29,擋水立板28通過轉動軸與旋轉板29相連接,旋轉葉片27設有八個,八個旋轉葉片27均勻分布在葉片轉軸26外端,旋轉葉片27和葉片轉軸26均設置在擋水立板28內部,旋轉葉片27通過葉片轉軸26與擋水立板28相連接,旋轉板29下端焊接有移動圓筒22,移動圓筒22內部安置有擋板21,支撐柱23安裝在移動圓筒22下端,支撐柱23穿過移動圓筒22與擋板21相連接,移動圓筒22下端設置有彈簧一24,彈簧一24安裝在支撐柱23上,支撐柱23固定在底板25上端,彈簧一24安置在底板25上端,底板25對稱焊接在消力池5內壁上,該設計實現了對水流的二次消能作用,大大的減小了水流的衝擊力度。
彈簧板緩衝機構4包括彈簧二41、轉動板42以及支撐條43,轉動板42設有兩個,轉動板42對稱安裝在支撐條43左部的上下兩端,兩個轉動板42之間安裝有彈簧二41,該設計減小了水流的衝擊力。
支撐柱23與移動圓筒22通過滑槽相連接,底板25通過螺栓與消力池5相連接,葉片轉軸26穿過消力池5與發電機相連接,出水口1與進水口3結構相同,支撐柱23通過螺釘與底板25相連接。
具體實施方式:水流通過進水口3進入到消力池5內部,水流對兩個轉動板42產生擠壓作用,兩個轉動板42之間的彈簧二41被壓縮產生彈力,降低水流中的衝擊力,該設計對水流有緩衝作用,減小了水流的衝擊力。
消能機構2的存在對水流有阻擋的作用,被阻擋的水流一部分進入擋水立板28內部,然後推動旋轉葉片27圍繞葉片轉軸26,水流從旋轉葉片27上方進入,然後從旋轉葉片27下方流出,流出的水流對原來的水流產生推力的作用,減小了水流中的衝擊力,沒有進入擋水立板28內的水流從兩個擋水立板28之間流過,流過旋轉板29上端時,水流對旋轉板29有一個向下的擠壓力作用,迫使旋轉板29向下轉動,旋轉板29轉動帶動移動圓筒22向下移動,進而壓縮彈簧二24,彈簧二24產生彈力降低水流中的衝擊力,進一步對水流進行消能,經過消能的水流通過出水口1流出消力池5,該設計實現了對水流的消能作用,減小了水流對消能機構2的衝擊力度,增長了消能機構2的使用壽命。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