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絡筒機筒紗接觸壓力控制裝置製造方法
2023-12-09 14:24:56 3
自動絡筒機筒紗接觸壓力控制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動絡筒機筒紗接觸壓力控制裝置,包括:單錠機殼、槽筒、支臂、支臂連杆、雙氣缸,其特點是:支臂轉軸上連接支臂連杆的一端設置一齒輪所述單錠機殼內側設置一與所述齒輪嚙合的傳動輪,所述傳動輪通過轉軸與單錠機殼連接,有一傳動擺杆的下端固定在傳動輪的轉軸上,傳動擺杆的上端與一彈簧的上端連接,彈簧的下端與一調節擺杆的下端連接。在絡筒機卷繞過程中隨筒紗直徑變大,所述彈簧對支臂的作用力開始與雙氣缸相反逐漸變換為與雙氣缸一致,使筒紗與槽筒間的接觸壓力基本保持恆定。減少重疊紗等不良現象,提升筒紗質量。
【專利說明】自動絡筒機筒紗接觸壓力控制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紡織設備製造【技術領域】,涉及自動絡筒機的改進,具體說是一種自動絡筒機筒紗接觸壓力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絡筒機在卷繞過程中,隨筒紗直徑變大,筒紗與槽筒間的接觸壓力會發生變化,控制筒紗接觸壓力使其保持基本一致是保證筒紗質量的重要舉措。
[0003]目前,世界上主流品牌的絡筒機的筒紗接觸壓力平衡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0004]德國賜來福的338以及AC5品牌絡筒機有兩種控制方式:一種採用機電式支臂控制系統,採用步進電機和兩層齒輪組控制接觸壓力。齒輪組由一彈簧連接與支臂相連,通過對彈簧的扭動及扭動角的調節來控制支臂與槽筒之間的壓力。在壓力補償方面,根據電機的軸向位置計算出針對不同筒子直徑的接觸壓力,所有生產所需的相關數據可以在車頭電腦上輸入,這種方式比較複雜、成本也高。另一種控制方式稱之為標準筒子架壓力補償裝置,這一裝置對由於筒紗重量的增加而導致的接觸壓力增大進行補償,從而使接觸壓力保持基本恆定,裝置由氣缸、彈簧以及相對應的連杆組成,筒紗壓力通過機械手工調節後恆定,其缺點是每錠需單獨調整設定。
[0005]日本村田21C絡筒機的調節方式與德國賜來福的338第二種形式類似,但不同的是,它通過控制氣缸進氣的壓力控制筒紗的壓力,這種控制更加準確一些,但成本會高一些。
[0006]義大利絡利安與青島宏大SMARO絡筒機採用一個雙氣缸對支臂重力進行補償,支臂抬起的支點在單錠的後部,支臂抬起時通過氣缸推動,在卷繞過程中,平衡是通過氣缸給予支臂一定的推力,抵消一部分支臂與筒紗的重力作用,這個平衡力是個固定值,不隨筒紗直徑變化而變化,因此,當筒紗直徑變大時,筒紗與槽筒間的接觸壓力便會變大,不利於筒紗質量。其次,因為整機氣路較長,到達單錠時的空氣壓力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導致一致性差,這也就導致接觸壓力的可控性差。
【發明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自動絡筒機筒紗接觸壓力控制裝置,結構簡單,成本低,安裝調試方便,能夠在絡筒機卷繞過程中隨筒紗直徑變大自動調節筒紗與槽筒間的接觸壓力,使接觸壓力基本保持一致,從而減少重疊紗等不良現象,提高筒紗質量。
[0008]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9]一種自動絡筒機筒紗接觸壓力控制裝置,包括:單錠機殼、槽筒、設置在單錠機殼上的支臂轉軸、與支臂轉軸一端連接的支臂、設置在單錠機殼內側中的雙氣缸、一端與支臂轉軸連接另一端與雙氣缸伸縮杆連接的支臂連杆,其特徵在於,所述支臂轉軸上連接支臂連杆的一端設置一齒輪所述單錠機殼內側設置一與所述齒輪嚙合的傳動輪,所述傳動輪通過轉軸與單錠機殼連接,有一傳動擺杆的下端固定在傳動輪的轉軸上,傳動擺杆的上端與一彈簧的上端連接,彈簧的下端與一調節擺杆的下端連接,調節擺杆的上端通過一擺軸鉸接在單錠機殼上,在絡筒機卷繞過程中隨筒紗直徑變大,所述彈簧對支臂的作用力開始與雙氣缸相反逐漸變換為與雙氣缸一致,使筒紗與槽筒間的接觸壓力基本保持恆定。
[0010]對上述方法的改進:所述單錠機殼外側設置一帶有刻度和弧形導槽的扇形調節板,所述扇形調節板的上端與所述擺軸伸出單錠機殼外側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單錠機殼外側位於所述擺軸下方設置一緊固螺釘孔,有一緊固螺釘穿過扇形調節板的弧形導槽緊固在所述緊固螺釘孔中,所述緊固螺釘的最大直徑大於弧形導槽的槽寬。
[0011]對上述方法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調節擺杆的下端垂直設置一固定柱,所述彈簧的下端與所述固定柱連接。
[0012]對上述方法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彈簧為拉簧,彈簧在工作狀態的彈力範圍為:
0.63-10N,所述的彈簧伸長範圍為100-235mm,所述雙氣缸的對支臂的作用力為:20N。
[0013]對上述方法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轉軸與擺軸的軸心連接線與轉軸軸心垂直線的夾角α為13度,轉軸與擺軸的軸心垂直距離H為48.5mm,弧形導槽的半徑R為26.5 mm,傳動擺杆的有效長度L (指傳動擺杆上轉軸中心孔到彈簧固定位置的距離)為38 mm。
[0014]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0015]本實用新型採用機械式壓力調節裝置,通過調整彈簧的伸長量來控制筒紗壓力大小。在自動絡筒機卷繞過程中隨筒紗直徑變大,支臂抬高帶動與之相連的齒輪,通過齒輪傳動利用槓桿原理增加彈簧拉伸量,所述彈簧對支臂的作用力開始與雙氣缸相反,逐漸變換為零,再變換為與雙氣缸的作用力一致,並使筒紗與槽筒間的接觸壓力基本保持恆定,從而使紗線卷繞過程增加可控性,減少重疊紗等不良現象,提升筒紗質量。在單錠機殼外側設置有一帶有刻度和弧形導槽的扇形調節板,所述扇形調節板的上端與所述擺軸伸出單錠機殼外側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單錠機殼外側位於所述擺軸下方設置一緊固螺釘孔,有一緊固螺釘穿過扇形調節板的弧形導槽緊固在所述緊固螺釘孔中,所述緊固螺釘的最大直徑大於弧形導槽的槽寬。便於通過扇形調節板調節彈簧長度即鬆緊度,調節筒紗接觸壓力。其結構簡單,成本低,安裝調試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筒紗接觸壓力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筒紗接觸壓力控制裝置的單錠機殼外側扇形調節板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筒紗接觸壓力控制裝置的傳動擺杆、調節擺杆與調節彈簧的連接結構圖。
[0019]圖中:1_支臂、2-雙氣缸、3-支臂連杆、4-齒輪、5-傳動輪、6-傳動擺杆、7-轉軸、8-彈簧、9-調節擺杆、10-擺軸、11-固定柱、12-弧形導槽、13-扇形調節板、14-緊固螺釘、15-單錠機殼外側、16-單錠機殼內側、17-筒紗、18-槽筒。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0021]參見圖1、圖2,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絡筒機筒紗接觸壓力控制裝置的實施例,包括:單錠機殼、設置在單錠機殼上的支臂轉軸、與支臂轉軸一端連接的支臂1、設置在單錠機殼內側16中的雙氣缸2、一端與支臂轉軸連接另一端與雙氣缸2伸縮杆連接的支臂連杆3,所述支臂轉軸上連接支臂連杆3的一端設置一齒輪4所述單錠機殼內側16設置一與齒輪4嚙合的傳動輪5,傳動輪5通過轉軸7與單錠機殼連接。有一傳動擺杆6的下端固定在傳動輪5的轉軸7上,傳動擺杆6的上端與一彈簧8的上端連接,彈簧8的下端與一調節擺杆9的下端連接,本實施例是在調節擺杆9的下端垂直設置一固定柱11,彈簧8的下端與調節擺杆9上的固定柱11連接。
[0022]調節擺杆9的上端通過一擺軸10鉸接在單錠機殼內側26,在自動絡筒機卷繞過程中隨筒紗直徑變大,所述彈簧8對支臂I的作用力開始與雙氣缸2相反逐漸變換為與雙氣缸2 —致,並使筒紗與槽筒間的接觸壓力基本保持恆定。
[0023]在單錠機殼外側15設置一帶有刻度和弧形導槽12的扇形調節板13,扇形調節板13的上端與擺軸10伸出單錠機殼外側15的一端固定連接,在單錠機殼外側15位於擺軸10下方設置一緊固螺釘孔,有一緊固螺釘14穿過扇形調節板13的弧形導槽12緊固在單錠機殼外側15的緊固螺釘孔中,緊固螺釘14的最大直徑大於弧形導槽12的槽寬。
[0024]上述彈簧8為拉簧,彈簧8在工作狀態的彈力範圍為:0.63-10N,所述的彈簧伸長範圍為100-235_,所述雙氣缸2的對支臂I的作用力為:20N。
[0025]上述的轉軸7與擺軸10的軸心連接線與轉軸7軸心垂直線的夾角α為13度,轉軸7與擺軸10的軸心垂直距離H為48.5mm,弧形導槽12的半徑R為26.5 mm,傳動擺杆6的有效長度L (指傳動擺杆6上轉軸7中心孔到彈簧固定位置的距離)為38 mm。
[0026]自動絡筒機開始前,首先根據紗型品種調整彈簧8的鬆緊度,以確定筒紗的硬度。方法是:鬆開緊固螺釘14,使扇形調節板13移動,移動幅度可以對照扇形調節板13上的刻度而定,通過擺軸10帶動單錠機殼內側16中的調節擺杆9來調節彈簧8的鬆緊度,也就是調整彈簧8的伸長量,達到調節筒紗壓力的目的,調整完畢扭緊緊固螺釘14,使調節擺杆9固定不動。
[0027]開始絡筒工作後,雙氣缸2的平衡氣缸產生拉力,抵消了支臂I自身的重力,此時筒紗17接觸壓力為彈簧8的拉力與筒17紗的重力之和。當筒紗17直徑逐漸變大時,筒紗17通過槽筒18使支臂I漸漸抬起,帶動支臂連杆3轉動,通過齒輪4、傳動輪5帶動傳動擺杆6轉動,拉伸彈簧8產生拉力,通過兩齒輪4、5傳遞給支臂I施加向下的壓力。隨著筒紗直徑變大,傳動擺杆6由開始位置A逐漸轉到B點時,彈簧8施加給支臂I的力基本為零。傳動擺杆6繼續轉動過B點後,彈簧8施加給支臂I的力變成了向上抬的拉力,用來抵銷筒紗逐漸增加的重力,從而達到筒紗與槽筒間的接觸壓力基本一致的目的。當單錠停車支臂I抬起時,由雙氣缸2的抬起氣缸產生拉力,帶動支臂I抬起。
[0028]當然,上述說明並非是對發明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並不限於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範圍內,所作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絡筒機筒紗接觸壓力控制裝置,包括:單錠機殼、槽筒、設置在單錠機殼上的支臂轉軸、與支臂轉軸一端連接的支臂、設置在單錠機殼內側中的雙氣缸、一端與支臂轉軸連接另一端與雙氣缸伸縮杆連接的支臂連杆,其特徵在於,所述支臂轉軸上連接支臂連杆的一端設置一齒輪,所述單錠機殼內側設置一與所述齒輪嚙合的傳動輪,所述傳動輪通過轉軸與單錠機殼連接,有一傳動擺杆的下端固定在傳動輪的轉軸上,傳動擺杆的上端與一彈簧的上端連接,彈簧的下端與一調節擺杆的下端連接,調節擺杆的上端通過一擺軸鉸接在單錠機殼上,在絡筒機卷繞過程中隨筒紗直徑變大,所述彈簧對支臂的作用力開始與雙氣缸相反逐漸變換為與雙氣缸一致,使筒紗與槽筒間的接觸壓力基本保持恆定。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絡筒機筒紗接觸壓力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單錠機殼外側設置一帶有刻度和弧形導槽的扇形調節板,所述扇形調節板的上端與所述擺軸伸出單錠機殼外側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單錠機殼外側位於所述擺軸下方設置一緊固螺釘孔,有一緊固螺釘穿過扇形調節板的弧形導槽緊固在所述緊固螺釘孔中,所述緊固螺釘的最大直徑大於弧形導槽的槽寬。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動絡筒機筒紗接觸壓力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調節擺杆的下端垂直設置一固定柱,所述彈簧的下端與所述固定柱連接。
4.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動絡筒機筒紗接觸壓力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彈簧為拉簧,彈簧在工作狀態的彈力範圍為:0.63-10N,所述的彈簧伸長範圍為100-235mm,所述雙氣缸的對支臂的作用力為:20N。
5.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絡筒機筒紗接觸壓力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彈簧為拉簧,彈簧在工作狀態的彈力範圍為:0.63-10N,所述的彈簧伸長範圍為100-235mm,所述雙氣缸的對支臂的作用力為:20N。
6.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絡筒機筒紗接觸壓力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轉軸與擺軸的軸心連接線與轉軸軸心垂直線的夾角α為13度,轉軸與擺軸的軸心垂直距離H為48.5mm,弧形導槽的半徑R為26.5 mm,傳動擺杆的有效長度L為38 mm。
7.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動絡筒機筒紗接觸壓力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轉軸與擺軸的軸心連接線與轉軸軸心垂直線的夾角α為13度,轉軸與擺軸的軸心垂直距離H為48.5mm,弧形導槽的半徑R為26.5mm,傳動擺杆的有效長度L為38 mm。
【文檔編號】B65H54/52GK203682755SQ201320583499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2日
【發明者】高健 申請人: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