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講道德有品行演講稿
2023-12-09 23:32:26 2
道德情感對道德行為起著巨大的調節作用,只有對道德問題產生了自身的內在的情感,有了強烈的愛憎、好惡的道德情感,才能形成巨大的推動力量,才能對事物形成正確的判斷。以下是小編帶來的講道德有品行演講稿,希望對你有幫助。
講道德有品行演講稿(一)
「講道德、有品行」是一個合格黨員最起碼的要求和標準,是遵守《黨章》、履行黨員道德義務的重要體現,也是恪守黨員廉政準則的必然要求,是對廣大黨員幹部在遵守法律和紀律基礎之上所提出的更高的行為要求。從歷史發展的宏大視野來看,以德治國也是我們中華民族長期以來治國理政的成功經驗,我們在著力推動依法治國的同時,也要大力倡導以德治國,真正實現「德治」與「法治」相結合。作為黨員幹部,我們要守好「官德」,堅守職業道德,做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保持辦教育的定力,全心全意奉獻於黨的教育事業;要守好「公德」,遵守好作為公民「必須為」的基本行為規範,正確處理好「利」與「義」的矛盾,正確處理好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四個關係」,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守好「私德」,塑造和發揚良好家風,以仁愛之心處理好夫妻、長幼、鄰裡之間的關係,以更高的道德標準、道德境界來影響他人,成為崇高道德行為的引領者,一名黨員幹部只有「私德」高尚,才能樹立令人信服的「官德」示範。
「講道德、有品行」看似抽象,實際上是很具體、可生動感知的,它融入到了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每個細節中。講道德是有品行的基礎,有品行是道德修養的外在體現,一個人的道德水準的高低決定了這個人的行為善惡,一個人有什麼樣的道德水準就有什麼樣的品行。從大的方面來講,一個社會的道德水平高低,還決定了這個社會的和諧度。因此,作為體現先進性的黨員幹部,我們更要帶頭踐行「講道德、有品行」,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做官須先立德,以更嚴格的行為約束、更崇高的價值追求做好示範,努力達到人民群眾的期望值。這就要求我們自覺向優秀的傳統文化學習,汲取豐富的道德營養和道德力量,不斷完善人格;向人民群眾學習,在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服務實踐中恪守為民情懷,實現黨員幹部奉獻社會、服務群眾的價值理想;向先進人物學習,在對照榜樣中見賢思齊,加強自省自律,不斷改進不足,並主動接受他律,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標準和境界。
影響、改變乃至塑造良好的社風和世風,廣大黨員幹部要起好先鋒模範的表率作用,這是黨員幹部應該履行的責任使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黨員幹部深入踐行「講道德、有品行」有著極為現實的意義。黨員幹部踐行「講道德、有品行」,要修「心」,德行由心而生,要永葆一顆善心、正直心、公德心、敬畏心、羞恥心,做到心平、心穩、心靜,心中有大德,才能從容應對外界的各種誘惑,不亂綱常,保持初衷;要修「行」,多一些自省、自警、自持和自守,明白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始終以黨紀黨規和法律制度來約束、規範自己的行為;要修「為」,弘揚正能量,多做有價值、有影響的事情,努力做一個忠誠於黨、忠誠於事業的「忠誠人」,做一個敢於擔當、堅持真理的「正直人」,做一個與人為善、多做好事的「善良人」,做一個愛家人、愛朋友、愛同事的「仁愛人」,在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體現大作為,彰顯奉獻精神。
要切實提高我們的道德認知水平。道德認知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前提和開端,只有切實提高道德認知,才能有正確的道德行為。對道德的認知越全面、越深刻,我們判斷和評價的能力就越強,道德的觀念就越明確、越堅定,道德的信念就越崇高。
要豐富我們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對道德行為起著巨大的調節作用,只有對道德問題產生了自身的內在的情感,有了強烈的愛憎、好惡的道德情感,才能形成巨大的推動力量,才能對事物形成正確的判斷。道德情緒體驗不深,對道德問題的認識就只能停留在口頭上,不能真正內化為心。
要鍛鍊我們的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調節道德行為的精神力量,意志薄弱的人在行動上往往缺乏毅力,遇到困難挫折時容易產生動搖,意志堅強的人才能經受住檢驗和考驗,堅守道德的規範和底線。
要訓練我們的道德行為。道德行為是指在道德認識的基礎上,在道德意志、道德情感調節下對他人、對社會作出的反應,只有表裡如一、言行一致才是真正具有共產黨人思想品德的人,我們要在實踐中培養好道德行為,要使群眾在實踐中真正感受到黨員幹部的先進性。
要培養我們的道德習慣。無論是道德認識的提高,還是道德情感的豐富,還是道德意志的訓練,都需要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水長滴才能穿石,所以要有堅持的定力和耐力,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培養好我們的道德習慣。
講道德有品行演講稿(二)
作為一名基層國土黨員,結合本職工作,我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是向先進典型學習,爭做優秀共產黨員。習總書記曾經指出:「道德之於個人、之於社會,都具有基礎性意義,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人無德不立。這個「德」,對於領導幹部來說,分量要重於普通黨員和群眾,應該有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規範。回顧歷史上一些很有作為、很有造詣的人,往往是通過人格魅力把別人凝聚在自己周圍。我們黨的一些優秀領導幹部如焦裕祿、楊善洲等之所以被人民銘記,就是因為他們身上充滿了人格魅力,是為官為人之德的楷模和典範,我們系統內部也湧現了一批黨員道德模範,例如鍾世國所長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羅玉緒主任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鄭德玉老所長堅持「站好最後一班崗」的工作責任,尤太豔科長愛崗敬業的工作精神,都是可圈可點的。令我感觸最深的是2012年一位群眾在愛宜都網上發表的一篇帖子,讚揚國土局羅姐服務態度好,值得所有人學習,網友跟帖評論都是滿滿的正能量,沒有出現作秀、宣傳等字眼。俗話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說明當管理者自身行為端正,做出表率時,老百姓都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二是自覺堅持修身為本,提升自我素質。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我們要自覺弘揚勤儉節約、樂於助人、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通過道德講堂、每月正能量、愛心國土和國土所每半月一次的工作例會,增強了我們的國土榮譽感。作為一名國土部門的年輕同志,從最初的把精準扶貧及愛心國土行動當做任務來做到如今的當做一份事業來做,這不僅體現了國土人培養良好意識形態、打造「善」字品牌的決心,更是自己思想的進步,素質的提升,靈魂的升華,使我們每名幹部都擁有了一顆感恩的心,我在每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都看到一些優秀黨員幹部取得一定成就後,首先都會說是組織培養了我。的確,如果我們這麼富強的中國和這麼先進的黨都垮了,一個人再有能力也難以取得什麼成績。
三是摒棄「私德」,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摒棄「私德」就是自覺地堅持公私分明。在作風問題上,起決定作用的是黨性。衡量黨性強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中國共產黨的作風之所以是優良,就是因為每一名黨員都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都在誠心誠意為黨和人民事業的奮鬥中,自覺堅持公私分明,始終做到大公無私、先公後私、公而忘私。這就要求我們在行政審批中不買「親情帳」、「友誼帳」,堅持按照原則辦事,記得宜昌市局王華品局長給我們的家庭倡廉信中也寫道:我們系統內曾經出現過一些腐敗案例,給他們的家庭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傷害,有的高官為了給自己的家庭、子女謀取利益最終導致與家人鐵窗相隔。所以守得住清貧才能闔家幸福,抵得住誘惑方能一生平安。
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會做到言行一致,堅持從小事做起,堅決做到在工作中不浪費一張紙、一滴水;在服務中遞一杯茶、一張椅。在做到一名合格黨員的基礎上爭做一名優秀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