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實現超窄邊框的顯示屏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01:26:51 1
一種實現超窄邊框的顯示屏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顯示屏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實現超窄邊框的顯示屏。其包括顯示面板和驅動電路,驅動電路包括用於連接外部驅動板的驅動信號發送端和傳輸驅動信號至顯示面板內各像素的驅動信號接收端,驅動信號發送端獨立於顯示面板設置,驅動信號接收端內置於顯示面板內,驅動信號發送端與驅動信號接收端無線連接。本發明完全取消了顯示面板四周邊框的驅動布線區域,有效減小了非顯示邊框的寬度,實現超窄邊框顯示屏,最終實現減小甚至消除大屏幕拼接縫隙、優化拼接顯示效果目的。本發明適用於LCD顯示屏、OLED顯示屏、LED顯示屏等顯示屏中。
【專利說明】一種實現超窄邊框的顯示屏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顯示屏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實現超窄邊框的顯示屏。
【背景技術】
[0002]拼接縫隙是拼接顯示行業最關注也是最關鍵的技術指標。不斷減小顯示模塊間拼縫,甚至完全消除拼縫,一直是拼接顯示行業努力的目標。為實現此目標,首先需要使每個拼接顯示單元的非顯示邊框足夠的窄。近年來,一些新型顯示技術發展非常迅速,如rop、IXD、OLED、LED等已開始逐漸進入拼接顯示行業。但拼接縫成為上述顯示技術進入大屏市場的極大的障礙和挑戰。如液晶拼接產品,剛面世時其上的拼縫大於10mm,經過不斷的技術改進和突破,拼縫逐漸縮小,從IOmm縮小到6.7mm、6.3mm、5.5mm,目前已經能夠將拼縫縮小至5.3mm。但目前技術即將達到瓶頸期,如圖1所示,傳統製程工藝決定顯示屏邊緣存在非顯示區域1,其中非顯示區域I包括封膠區域11及驅動布線區域12,此非顯示區域I的存在使拼縫無法進一步縮減。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所述的至少一種缺陷(不足),提供一種能夠消除顯示屏驅動布線區域從而減小顯示屏非顯示區域的實現超窄邊框的顯示屏。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實現超窄邊框的顯示屏,包括顯示面板和驅動電路,驅動電路包括用於連接外部驅動板的驅動信號發送端和傳輸驅動信號至顯示面板內各像素的驅動信號接收端,驅動信號發送端獨立於顯示面板設置,驅動信號接收端內置於顯示面板內,驅動信號發送端與驅動信號接收端無線連接。
[000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的實現超窄邊框的顯示屏將驅動信號的發送和接收結構分離,驅動信號發送端獨立於顯示屏外,驅動信號接收端內置在顯示面板內,驅動信號發送端和驅動信號接收端通過無線方式連接,在顯示屏上的其他器件及線路設計、排布不超出顯示屏有效顯示區域範圍的基礎上,本發明完全取消了顯示面板四周邊框的驅動布線區域,有效減小了非顯示邊框的寬度,實現超窄邊框顯示屏,最終實現減小甚至消除大屏幕拼接縫隙、優化拼接顯示效果目的。本發明適用於IXD顯示屏、OLED顯示屏、LED顯示屏等顯示屏中。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傳統製程工藝下的顯示屏結構示意圖。
[0007]圖2為本發明一種實現超窄邊框的顯示屏具體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驅動信號接收端製作在LCD顯示面板的基板上的示意圖。
[0009]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驅動電路的架構圖。[0010]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中驅動電路的另一實施方式的架構圖。
[0011]圖6為本發明一種實現超窄邊框的顯示屏具體實施例2中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7為本發明一種實現超窄邊框的顯示屏具體實施例2中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附圖僅用於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
為了更好說明本實施例,附圖某些部件會有省略、放大或縮小,並不代表實際產品的尺
寸;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附圖中某些公知結構及其說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14]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隱含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的「第一」、「第二」的特徵可以明示或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徵。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0015]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是通過中間媒介間接連接,可以說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的具體含義。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
[0017]實施例1
如圖2所示,為本發明一種實現超窄邊框的顯示屏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圖2所示的顯示屏為IXD顯示屏,將本發明應用於IXD顯示屏,能夠消除IXD顯示面板非顯示區域的驅動布線區域,僅保留封膠區域,從而實現超窄邊LCD顯示屏。
[0018]參見圖2,本實施例的一種實現超窄邊框的IXD顯示屏,包括IXD顯示面板3和驅動電路2, IXD顯不屏一般還包括背光系統,背光系統位於IXD面板之後,為顯不屏提供光源。IXD顯示屏通過驅動電路2控制IXD面板上每個像素的液晶分子旋轉,可實現灰階圖像的顯示。在本實施例中,驅動電路2包括用於連接外部驅動板的驅動信號發送端21和傳輸驅動信號至IXD顯示面板3內各像素的驅動信號接收端22,驅動信號發送端21獨立於IXD顯示面板3設置,驅動信號接收端22內置於IXD顯示面板3內,驅動信號發送端21與驅動信號接收端22無線連接。
[0019]本實施例將驅動電路2分為兩部分,驅動信號發送端21和驅動信號接收端22,驅動信號發送端21分離於IXD顯示面板3,驅動信號接收端22內置與IXD顯示面板3內,兩者之間沒有實際線路連接,而是通過無線方式實現數據的傳輸,驅動信號接收端22的布線在IXD顯示面板3內完成,無需在IXD顯示面板3四周邊框預留驅動布線區域,有效地取消了 IXD顯示面板3的顯示區域以外的驅動布線區域,僅保留封膠區域11,從而實現超窄邊框IXD顯示屏。
[0020]為了使驅動信號接收端22能夠很好地在IXD顯示面板3內完成布線,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是:驅動信號接收端22利用IXD顯示面板3內像素間空隙和/或IXD顯示面板3的封膠區域11完成電路排布,這使得IXD顯示面板3中包括驅動信號接收端22的所有器件及線路設計、排布均不超出LCD顯示屏的有效顯示區域範圍和封膠區域11。製作時,驅動信號接收端22儘量設計地小型化,從而能夠很好地利用像素空隙和/或封膠區域11完成電路排布。
[0021 ]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本實施例中的驅動信號接收端22可以通過如下方式內置在IXD顯示面板3內:
如圖3所示,驅動信號接收端22通過在LCD顯示面板3的基板上成膜、刻蝕的方式製作在LCD顯示面板3內。具體製作時,如圖3所示,其可以與LCD顯示面板3中的矩陣電路31 一同製作在LCD顯示面板3內,驅動信號接收端22設計儘量小型化。本實施例將驅動信號接收端22製作於LCD顯示面板3的基板之上,隱藏於像素內部,從而取消驅動布線區域。
[0022]本發明是利用無線傳輸驅動實現無邊框顯示的,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驅動信號的無線傳輸可以通過如下電路結構實現:
如圖4所示,驅動信號發送端21包括用於接收外部驅動板傳輸的驅動信號的前端信號格式轉換器211和與前端信號格式轉換器211連接的信號發射器212,信號發射器212通過無線方式與驅動信號接收端22連接;
驅動信號接收端22包括通過無線方式與信號發射器212連接的信號接收器221和與信號接收器221連接的後端信號格式轉換器222,後端信號格式轉換器222將格式轉換後的驅動信號傳輸至IXD顯示面板3內的各像素。
[0023]其中,無線傳輸的方式可以是傳輸電磁波信號,也可以是紅外光信號等可以通過無線傳輸的信號。當採用紅外光信號進行無線傳輸時,驅動信號發送端21的信號發射器212可以採用發光二極體實現,而驅動信號接收端22中的信號接收器221可以採用光電二極體或光電三極體實現。
[0024]工作時,驅動信號發送端21接收外部驅動板發送的驅動信號後,通過前端信號格式轉換器211轉換為電磁波信號或光信號,在通過信號發射器212發送出去。
[0025]驅動信號接收端22內置於IXD顯示面板3內,其通過信號接收器221接收從驅動信號發送端21出發送過來的電磁波信號或光信號,通過後端信號格式轉換器222將其轉換為電信號後傳送至LCD顯示屏的各個像素。
[0026]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本實施例還可以將外部驅動板發送過來的多路並行驅動信號預先轉換為單路串行信號在發送給驅動信號接收端22,具體如圖5所示。參見圖5,驅動信號發送端21還包括用於將外部驅動板發出的多路並行驅動信號轉換成單路串行驅動信號的並串轉換器213,並串轉換器213將單路串行驅動信號傳輸至前端信號格式轉換器 211 ;
驅動信號接收端22還包括串並轉換器223,後端信號格式轉換器222將格式轉換後的驅動信號傳輸至串並轉換器223,串並轉換器223將驅動信號轉換成多路並行信號後輸出至各像素。
[0027]具體工作時,外部驅動信號多路並行輸入,在驅動信號發送端21進行並串轉換,將信號轉為單路串行信號,再通過前端信號格式轉換器21進行信號格式轉換,最後通過信號發射器212以電磁波或光信號形式發射出去;在驅動信號接收端22設有信號接收器221接收驅動信號,通過後端信號格式轉換器222將信號進行格式轉換,再通過串並轉換器223將單路串行的信號轉換為並行信號,多路輸出至各像素行和各像素列,實現對像素的驅動控制。
[0028]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為了使內置在LCD顯示面板3內的驅動信號接收端22接收到驅動信號,IXD顯示面板3可以採用可透過驅動信號的材料製作,如玻璃基板或柔性透明基板,驅動信號透過IXD顯示面板3進行無線信號傳輸。
[0029]目前傳統的IXD面板,如圖1所示,非顯示區域包括封膠區域11和驅動布線區域12,業界超窄邊水平封膠區域11至少需要保留l_2mm、驅動布線區域12至少保留3_4mm,雙邊拼縫為5-8_。而利用本實施例的顯示屏結構,可以消除IXD面板非顯示區域的驅動布線區域12,僅保留封膠區域11,實現超窄邊IXD顯示屏。
[0030]實施例2
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本實施例的實現超窄邊框的顯示屏應用於OLED顯示屏。如圖6所示,一種實現超窄邊框的OLED顯示屏,包含OLED顯示面板及驅動電路2。通過驅動電路2控制OLED顯示面板上發光像素的點亮,可實現灰階圖像的顯示。參考實施例1,驅動電路2分為兩部分,驅動信號發送端21和驅動信號接收端22。驅動信號發送端21與外部驅動板相連並獨立於OLED顯示面板設置,驅動信號接收端22內置與OLED顯示面板內,驅動信號發送端21與驅動信號接收端22無實際線路連接,而是通過無線方式連接。
[0031]目前傳統OLED顯示面板中其非顯示區域包括封膠區域和驅動布線區域,利用本發明可以消除OLED顯示面板非顯示區域的驅動布線區域,僅保留封膠區域,實現超窄邊OLED顯示屏。
[0032]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如圖6或7所示,驅動信號接收端22可以通過在OLED顯示面板4的基板上封裝晶片裸晶或通過在OLED顯示面板的基板上成膜、蝕刻的方式與矩陣式電路32或33 —同製作在OLED顯示面板內部,驅動信號接收端22設計儘量小型化,並利用像素空隙與封膠區域位置完成電路排布,OLED顯示屏上的所有器件及線路設計、排布不超出OLED顯示屏有效顯示區域範圍,有效顯示區域以外取消驅動布線區域。
[0033]本發明是利用無線傳輸驅動實現無邊框顯示的,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驅動信號的無線傳輸可以通過如下電路結構實現:
如圖4所示,驅動信號發送端21包括用於接收外部驅動板傳輸的驅動信號的前端信號格式轉換器211和與前端信號格式轉換器211連接的信號發射器212,信號發射器212通過無線方式與驅動信號接收端22連接;
驅動信號接收端22包括通過無線方式與信號發射器212連接的信號接收器221和與信號接收器221連接的後端信號格式轉換器222,後端信號格式轉換器222將格式轉換後的驅動信號傳輸至OLED顯示面板內的各像素。
[0034]其中,無線傳輸的方式可以是傳輸電磁波信號,也可以是紅外光信號等可以通過無線傳輸的信號。當採用紅外光信號進行無線傳輸時,驅動信號發送端21的信號發射器212可以採用發光二極體實現,而驅動信號接收端22中的信號接收器221可以採用光電二極體或光電三極體實現。
[0035]工作時,驅動信號發送端21接收外部驅動板發送的驅動信號後,通過前端信號格式轉換器211轉換為電磁波信號或光信號,在通過信號發射器212發送出去。[0036]驅動信號接收端22內置於OLED顯示面板內,其通過信號接收器221接收從驅動信號發送端21出發送過來的電磁波信號或光信號,通過後端信號格式轉換器222將其轉換為電信號後傳送至OLED顯示屏的各個像素。
[0037]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本實施例還可以將外部驅動板發送過來的多路並行驅動信號預先轉換為單路串行信號在發送給驅動信號接收端22,具體如圖5所示。參見圖5,驅動信號發送端21還包括用於將外部驅動板發出的多路並行驅動信號轉換成單路串行驅動信號的並串轉換器213,並串轉換器23將單路串行驅動信號傳輸至前端信號格式轉換器21 ;
驅動信號接收端22還包括串並轉換器223,後端信號格式轉換器222將格式轉換後的驅動信號傳輸至串並轉換器223,串並轉換器223將驅動信號轉換成多路並行信號後輸出至各像素。
[0038]具體工作時,外部驅動信號多路並行輸入,在驅動信號發送端21進行並串轉換,將信號轉為單路串行信號,再通過前端信號格式轉換器21進行信號格式轉換,最後通過信號發射器212以電磁波或光信號形式發射出去;在驅動信號接收端22設有信號接收器221接收驅動信號,通過後端信號格式轉換器222將信號進行格式轉換,再通過串並轉換器223將單路串行的信號轉換為並行信號,多路輸出至各像素行和各像素列,實現對像素的驅動控制。
[0039]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為了使內置在OLED顯示面板內的驅動信號接收端22接收到驅動信號,OLED顯示面板可以採用可透過驅動信號的材料製作,如玻璃基板或柔性透明基板,驅動信號透過OLED顯示面板進行無線信號傳輸。
[0040]實施例3
與實施例1或2不同的是,本實施例的實現超窄邊框的顯示屏應用於矩陣式驅動LED顯示屏。參考圖6或7,將發光器件換成LED,一種實現超窄邊框的矩陣式驅動LED顯示屏,包含LED顯示面板及驅動電路2。通過驅動電路2控制LED顯示面板上發光像素的點亮,可實現灰階圖像的顯示。參考實施例1,驅動電路2分為兩部分,驅動信號發送端21和驅動信號接收端22。驅動信號發送端21與外部驅動板相連並獨立於OLED顯示面板設置,驅動信號接收端22內置與OLED顯示面板內,驅動信號發送端21與驅動信號接收端22無實際線路連接,而是通過無線方式連接。
[0041]如圖6或圖7,將發光器件換成LED,驅動信號發送端21通過在LED顯示面板的基板上封裝IC裸晶或通過在LED顯示面板的基板上成膜、蝕刻的方式與矩陣式電路24或25 一同製作在LED顯示面板內部,驅動信號接收端22設計儘量小型化,並利用像素空隙位置完成電路排布,LED顯示屏上的所有器件及線路設計、排布不超出顯示屏有效顯示區域範圍,有效顯示區域以外取消驅動布線區域。其中,LED顯示屏模塊可以通過模壓或點膠等方式進行封裝,邊緣可以不存在封膠區域12,從而可以消除矩陣式驅動LED顯示屏的驅動布線區域,實現無邊框的矩陣式驅動LED顯示屏。
[0042]其中,本實施例的驅動原理如圖4和5所示,與實施例1或2基本相同,再次不再贅述。
[0043]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為了使內置在LED顯示面板內的驅動信號接收端22接收到驅動信號,LED顯示面板可以採用可透過驅動信號的材料製作,如玻璃基板或柔性透明基板,驅動信號透過LED顯示面板進行無線信號傳輸。
[0044]相同或相似的標號對應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圖中描述位置關係的用於僅用於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
顯然,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並非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實現超窄邊框的顯示屏,包括顯示面板和驅動電路,其特徵在於,驅動電路包括用於連接外部驅動板的驅動信號發送端和傳輸驅動信號至顯示面板內各像素的驅動信號接收端,驅動信號發送端獨立於顯示面板設置,驅動信號接收端內置於顯示面板內,驅動信號發送端與驅動信號接收端無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現超窄邊框的顯示屏,其特徵在於,驅動信號接收端利用顯示面板內像素間空隙和/或顯示面板封膠區域完成電路排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現超窄邊框的顯示屏,其特徵在於,驅動信號接收端通過在顯示面板的基板上成膜、刻蝕的方式製作在顯示面板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現超窄邊框的顯示屏,其特徵在於,驅動信號發送端包括用於接收外部驅動板傳輸的驅動信號的前端信號格式轉換器和與前端信號格式轉換器連接的信號發射器,信號發射器通過無線方式與驅動信號接收端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實現超窄邊框的顯示屏,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信號接收端包括通過無線方式與信號發射器連接的信號接收器和與信號接收器連接的後端信號格式轉換器,後端信號格式轉換器將格式轉換後的驅動信號傳輸至顯示面板的各像素。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實現超窄邊框的顯示屏,其特徵在於,驅動信號發送端還包括用於將外部驅動板發出的多路並行驅動信號轉換成單路串行驅動信號的並串轉換器,並串轉換器將單路串行驅動信號傳輸至前端信號格式轉換器; 驅動信號接收端還包括串並轉換器,後端信號格式轉換器將格式轉換後的驅動信號傳輸至串並轉換器,串並轉換器將驅動信號轉換成多路並行信號後輸出至各像素。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實現超窄邊框的顯示屏,其特徵在於,所述顯示面板為玻璃基板。
8.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實現超窄邊框的顯示屏,其特徵在於,所述顯示面板為柔性透明基板。
【文檔編號】G09G3/20GK103646613SQ201310708475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0日
【發明者】彭曉林, 孫婷, 葉耀斌 申請人:廣東威創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