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科類型環肽及其藥物組合物和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19:07:16 2
專利名稱:茜草科類型環肽及其藥物組合物和應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藥物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類茜草科類型環肽,作為NF- K B信號通路抑制劑,以其為有效成分的藥物組合物,其製備方法及其在製備抗單純皰疹病毒I型(HSV-I)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NF-κ B信號通路廣泛參與多種生物學效應,包括免疫反應、炎症反應、病毒侵染、細胞生長、細胞凋亡和腫瘤發生發展等,是高等生物細胞中最重要的信號通路之一。核轉錄因子NF-K B是免疫應答、炎症反應和機體發育過程中的關鍵轉錄因子,它在細胞中的定位 與活力受到嚴格的調控。活化的NF-κ B參與調控多種因子的基因表達,如致炎症反應因子 NO、TNF-a、IL-2、IL_6、IL-8,趨化因子 MCP-1、RANTES,細胞黏附分子 ICAM-1、VCAM-I等。如果這些調節發生異常,就會導致微生物侵染、自身免疫疾病、發育異常和腫瘤等病理現象。NF-κ B家族蛋白在體內各種類型細胞中普遍存在,在哺乳動物細胞中主要有5個成員,分別為 RelA (P65),RelB,c-Rel,NF-κ BI (p50/pl05)和 NF-κ B2 (ρ52/ρ100)。各成員可形成同型或異型二聚體而存在,最常見的是ρ65/ρ50 二聚體。NF- κ B信號通路主要包括一條經典信號通路和兩條非經典信號通路。目前已有許多NF-κB信號通路抑制劑被發現,按來源主要分為天然產物、合成化合物、SiRNA、多肽以及蛋白(病毒、細菌、真菌)等。根據抑制劑在通路中的作用位置和作用機制不同可以分為作用於IKK複合體上遊、直接針對IKK複合體、IKK與細胞核之間、細胞核內等四類。此外,NF-kB通路抑制劑已有被FDA批准上市作為臨床藥物的成功案例,例如用於治療腫瘤的三氧化二砷(ΑΤ0), Thalidomide,蛋白酶體抑制劑PS341 (bortezomib)以及治療內風溼性關節炎等炎症相關疾病的TNF-α單克隆抗體Remicade和Humira。但是,其他作用模式、結構新穎的小分子抑制劑的臨床應用報導還較少,同時該通路在相關疾病發生發展中的作用機制和調控機制有待更加深入闡明。所以發現結構新穎的NF-κ B信號通路小分子抑制劑用於治療該通路相關疾病,或發現特異性的工具分子或探針分子去闡明該通路的信號轉導作用機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意義和很好的應用前景。單純抱疫病毒(herpessimplex virus, HSV)屬於抱疫病毒科(herpesviridae)中α -皰疹病毒亞科的胞膜DNA病毒。臨床上,HSV具有兩個血清型,分別為HSV-I和HSV-2。HSV-I主要引起人腰部以上的黏膜和神經系統感染,所致疾病有角膜炎、皰疹性腦炎、腦膜炎、唇皰疹和齦口炎等。HSV-2主要引起腰以下生殖器感染,是生殖器皰疹(GH)的主要病原體。HSV先天感染和新生兒感染,可引起胎兒先天畸形、流產、早產和新生兒皰疹性疾病。HSV對成人感染率高達60% 90%,其最顯著的生物學特性是能在原發感染後在體內潛伏,並持續存在。高熱、免疫抑制、手術等因素的刺激可激活潛伏的HSV,引起症狀性發作,或無症狀性的病毒播散。HSV還能夠引起細胞癌變,其單獨感染,或與人乳頭瘤病毒(HPV)的共感染是宮頸癌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未有成功的HSV疫苗上市。用於治療HSV感染的藥物以核苷類衍生物為主,主要是通過與病毒DNA聚合酶正常底物競爭從而抑制病毒DNA合成而達到抗病毒目的,如阿昔洛偉(ACV),泛昔洛偉(FCV),賁昔洛偉(PCV)和更昔洛偉(GCV)等。這些藥物對治療HSV具有很好的療效,但因作用機制單一,隨著使用的頻率和劑量的增加,耐藥性和毒副作用的問題日益突出。藥用植物是開發新藥的重要來源,從廣泛的天然產物中尋找新的抗皰疹病毒藥物,尤其是具有不同作用機制的藥物,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現有技術中未見有茜草科類型環肽作為NF- κ B信號通路抑制劑的報導,此外,茜草科類型環肽對單純皰疹病毒I型的活性抑制作用也未見報導;茜草科類型環肽在茜草科植物中的分離純化較為困難,最重要的原因是茜草屬植物中富含蒽醌類色素,且色素極性範圍廣,從脂溶性色素到水溶性色素都有,很難使此類色 素與環肽類成分分開。現有技術中,從茜草屬植物中分離環肽類成分已公開發表如下方法(I) 70年代,茜草科寒丁子屬寒丁子花、莖、葉依次用甲醇和乙腈提取,再用甲醇和異丙醚低溫析出沉澱,之後用製備TLC分離得到環肽bouvardin和deoxybouvardin (RA_V)。參見Jolad, S. D. et al, Bouvardinand deoxybouvardin, antitumor cyclic hexapeptidesfrom Bouvardia ternifolia(Rubiaceae), J. Am. Chem. Soc. , 1977, 99(24), 8040-8044o 其缺點是乙腈溶劑作為提取溶劑價格較貴,不適於工業生產;低溫沉澱技術可控性和重現性不好;僅用製備TLC技術難以得到微量環肽。(2) 90年代,茜草科茜草屬小紅參的根莖用甲醇提取後,甲醇浸膏經活性碳、矽膠或烷基化矽膠柱色譜分離純化,得到環肽RA-V、RA-XII和RY-II。參見鄒澄等,小紅參的抗癌環己肽配糖體,雲南植物研究,1993,15(4),399-402。其缺點是活性碳對樣品的吸附性強,容易損失樣品,且難以得到微量環肽。(3)近年來,茜草科茜草屬茜草的根用甲醇提取後,甲醇浸膏加水混懸後用氯仿萃取,氯仿部分依次用矽膠、氧化鋁、氨丙基鍵和矽膠色譜柱層析得到環肽富集部分。此環肽富集部分用甲醇重結晶,再結合各種層析材料包括HPLC對結晶或母液進行分離純化,得到一系列環妝,包括大量和微量環妝。參見Lee, J. E. et al. Structures of cytotoxic bicyclichexapeptides, RA-XIX, -XX, -XXI, and - XXII, from Rubia cordifolia L. Tetrahedron. , 2008,64,4117-4125。其缺點在於氧化鋁對樣品的吸附性強,氨丙基鍵和矽膠材料價格較貴,實驗室和工業上不常用,甲醇重結晶技術可控性和重現性不好。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之處,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類茜草科類型環肽化合物;提供製備該類化合物的方法,該提取分離方法可控性和重現性好,樣品損失少,成本較低,操作方便,可分離得到微量環肽,溶劑可以反覆回收利用,也適用於工業生產;本發明的目的還在於提供以茜草科類型環肽化合物為有效成分的藥物組合物;該類化合物作為新型NF-κ B信號通路抑制劑,以及在製備抗單純皰疹病毒I型的藥物中的應用。為了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茜草科類型環肽化合物,由I個D- α -丙氨酸,I個L- α -丙氨酸,3個取代的N-甲基-L- α -酪氨酸和I個其它種類的L- α -胺基酸經肽鍵縮合而成,且6個胺基酸縮合成為十八元環,其中2個鄰位的酪氨酸之間的苯環經氧橋連接形成一個十四元環。本發明的環肽,優選具有下述結構式的化合物RA-V (I)、RA-I (2)、RAXXIV (3)、RA-XII (4 ) λ rub i yunnan i n D (5 ) Λ rub i yunnan i η C (6)、rubiyunnaninE (7 ) Λ rub i yunnan i ηF (8)、rubiyunnanin G (9)、rubiyunnanin H (10)和 RY-II (11)。
權利要求
1.如下結構式所示的菌草科類型環肽化合物rubiyunnaninF (8),
2.用於治療單純皰疹病毒I型的藥物組合物,其中含有治療有效量的權利要求I的茜草科類型環肽或其藥理學上容許的鹽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
3.權利要求I所述茜草科類型環肽或其藥理學上容許的鹽在製備治療單純皰疹病毒I型相關疾病的藥物中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茜草科類型環肽化合物rubiyunnanin F(8),以其為活性成分的藥物組合物,其製備方法和應用。提供此化合物的製備方法及在製備抗單純皰疹病毒I型(HSV-1)藥物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A61K38/12GK102816212SQ201210306178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21日
發明者譚寧華, 範君婷, 李豔, 蘇佳, 李佳, 周宇波, 彭延敏, 彭濤, 朱欽昌, 曾廣智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