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模塊組合式空氣品質處理機組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21:22:3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氣品質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模塊組合式空氣品質處理機組。
背景技術:
空氣品質處理機組是一種集中式空氣處理系統,它起源於設備集中設置,通過風管分配加熱空氣的強制式熱風採暖和通風系統。基本的集中式系統是一種全空氣單區域系統,一般包括風機、加熱器、冷卻器以及過濾器各組件。空氣品質處理機組基本工作過程是:室外來的新風與室內的一部分迴風混合後,經過濾器濾掉空氣中的粉塵、煙塵、黑煙和有機粒子等有害物質。
目前市場上的空氣品質處理機組為整體式,體積大、包裝運輸不便、搬運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模塊組合式空氣品質處理機組,旨在解決現有的空氣品質處理機組體積大,包裝、運輸、搬運不方便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模塊組合式空氣品質處理機組,包括多個拼接模塊。每個拼接模塊之間順次對接;相鄰的拼接模塊彼此之間通過若干個接插部件相連接。每個拼接模塊分別包含外殼、機身。外殼、機身分別呈筒狀;每個拼接模塊的外殼套裝在機身外。每個外殼之間順次對接。每個機身之間順次對接後形成內部腔室。
進一步地,為直立式空氣品質處理機組。
進一步地,每個拼接模塊的外殼的內壁設有卡沿。卡沿靠近外殼的上端。外殼從上方套裝在機身的外圍;機身的上沿與卡沿相接觸。卡沿用於對機身進行限位。
進一步地,接插部件包含插銷、插銷套。在兩個相鄰的機身的接觸沿處,位於上方的機身的下沿的底面安裝有若干個所述插銷;位於下方的機身的上沿設有若干個所述插銷套。每個插銷與每個插銷套分別一一對接。
進一步地,插銷的腰部環繞設有凸環。插銷套的腰部環繞設有與凸環相適配的凹陷。
進一步地,每個拼接模塊的外殼的分型面為傾斜的。每個外殼的下分型面的最低沿高於該外殼內部的機身的下沿。每個外殼的上分型面的最低沿高於該外殼內部的機身的上沿。
進一步地,在相鄰的兩個拼接模塊的外殼的接觸沿處,位於上方的外殼的下沿設有凸緣,位於下方的外殼的上沿與凸緣相適配的裙邊。
進一步地,每個拼接模塊的外殼與機身之間通過螺栓固緊。
進一步地,相鄰的兩個拼接模塊的機身之間採用航空插頭電聯接。航空插頭包含第一航空插頭、第二航空插頭。每個拼接模塊的機身的下沿設有航空插頭通孔;航空插頭通孔的上面設有第一航空插頭安裝板;第一航空插頭安裝在第一航空插頭安裝板上。每個拼接模塊的機身的上沿安裝有與第一航空插頭相適配的第二航空插頭。位於下方的拼接模塊的第二航空插頭與位於上方的拼接模塊的第一航空插頭相對接。
進一步地,第一航空插頭為母航空插頭;第二航空插頭為公航天插頭。第一航空插頭的底面略高於所在機身的下沿的底面。第二航空插頭頂面高於所在機身的上沿的頂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將空氣品質處理機組分成多個拼接模塊,通過可拔插部件對各拼接模塊進行拼接,每個拼接模塊便於包裝,且運輸、搬運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前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兩個相鄰的拼接模塊1相分開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位於上方的拼接模塊1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2中位於下方的拼接模塊1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接插部件2的前視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2中局部A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4中局部B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1至圖7的附圖標記為:拼接模塊1、接插部件2;外殼11、機身12;插銷21、插銷套22;螺栓31;卡沿111、機身安裝腔112、檢修門113;航空插頭通孔121、第一航空插頭安裝板122、底座123;凸環211、凹陷221;螺栓通孔1111;第一航空插頭131、第二航空插頭13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本說明書中涉及到的方位「上」均指蓋板所處的方向,本說明書中涉及到的方位「下」均指底座123所處的方向。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模塊組合式空氣品質處理機組,為直立式空氣品質處理機組;包括多個拼接模塊1。每個拼接模塊1之間順次對接;相鄰的拼接模塊1彼此之間通過若干個接插部件2(如圖5所示)相連接。每個拼接模塊1分別包含外殼11、機身12。外殼11、機身12分別呈筒狀。每個拼接模塊1的外殼11套裝在機身12的外圍。每個外殼11之間順次對接;每個機身12之間順次對接;機身12之間對接後形成內部腔室,用於安置風機、加熱器、冷卻器以及過濾器等組件。
如圖3所示(圖3為圖1中最上方的拼接模塊1的立體結構示意圖),每個拼接模塊1的外殼11的內壁環繞設有卡沿111;卡沿111靠近外殼11的上端。外殼11從上方套裝在機身12的外圍;機身12的上沿與卡沿111相接觸,卡沿111用於對機身12限位。每個拼接模塊1的外殼11與機身12通過若干個螺栓31相固定,具體地,卡沿111上設置有若干個螺栓通孔1111;機身12的上沿設置有若干個與螺栓通孔1111一一對應的螺栓31孔。通過若干個螺栓31將機身12的上沿與卡沿111固定。
較佳地,每個拼接模塊1的外殼11為圓筒狀,機身12為方筒狀。外殼11的內部設有用於套裝機身12的機身安裝腔112。所述卡沿111環繞設置在機身安裝腔112的內壁上。機身安裝腔112的延伸方向與外殼11的延伸方向相同,機身12套裝在機身安裝腔112內。機身安裝腔112與外殼11的外壁之間形成的空隙採用若干個加強筋緊固,同時可減輕拼接模塊1的重量。
每個接插部件2包含插銷21、插銷套22。具體地,參見圖2所示,在相鄰的兩個拼接模塊1的機身12的接觸沿處,位於上方的機身12的下沿的底面安裝有若干個所述插銷21,每個插銷21彼此等間隔的分布。插銷21與機身12的下沿相垂直。較佳地,方筒狀的機身12的安裝有4個插銷21,分別位於機身12下沿的每個頂角處。參見圖4,並結合圖7所示,位於下方的機身12的上沿設有若干個所述插銷套22。插銷套22與機身12的上沿相垂直。插銷套22的分布位置與其相配的插銷21的位置相對應。這樣,相鄰的兩個拼接模塊1在拼接時,由下至上進行拼接,上方的拼接模塊1的每個插銷21分別一一插入下方的拼接模塊1的每個插銷套22內,對接容易。進一步地,插銷套22的埠與機身12的下沿的頂面相平齊,使得兩個相鄰的機身12的上、下沿接觸緊密、安裝穩固。較佳地,每個插銷21與機身12採用螺紋連接。這樣,每個拼接模塊1在運輸過程中,可以將插銷21擰下,避免插銷21安裝在拼接模塊1上受到磕碰而彎折。
如圖5所示,插銷21的腰部環繞設有凸環211,插銷套22的腰部環繞設有與凸環211相適配的凹陷221,使得插銷21與插銷套22插接的緊固。並且,插銷21的插頭為錐型,利於插拔。
如圖1-圖4所示,每個拼接模塊1的外殼11的分型面是傾斜的。每個外殼11的下分型面的最低沿高於該外殼11內部的機身12的下沿。每個外殼11的上分型面的最低沿高於該外殼11內部的機身12的上沿。這樣,相鄰的兩個拼接模塊1在拼接時,上方的拼接模塊1的機身12可以很容易的插入下方的拼接模塊1的外殼11內,並且使得上、下機身12的接觸沿容易對齊、不錯位;也容易使上方的拼接模塊1的插銷21與下方的拼接模塊1的插銷套22定位。
在相鄰的兩個拼接模塊1的外殼11的接觸沿處,位於上方的外殼11的下沿設有凸緣,位於下方的外殼11的上沿設有裙邊。兩個拼接模塊1拼接時,凸緣與裙邊相適配,可使得外殼11縫隙均勻。
如圖6所示,為圖2中局部A的放大結構示意圖。每個拼接模塊1的機身12有獨立電控,相鄰的兩個拼接模塊1的機身12之間採用航空插頭電聯接。航空插頭包含第一航空插頭131、第二航空插頭132。具體地,每個拼接模塊1的機身12的下沿設有航空插頭通孔121。航空插頭通孔121的上面設有第一航空插頭安裝板122。第一航空插頭安裝板122與機身12的下沿通過螺栓31固定。第一航空插頭131安裝在第一航空插頭安裝板122上。第一航空插頭131的底面略高於機身12的下沿的底面。參見圖7,每個拼接模塊1的機身12的上沿安裝有與第一航空插頭131相適配的第二航空插頭132。第二航空插頭132頂面高於機身12的上沿的頂面。這樣,相鄰的兩個拼接模塊1相拼接時,下方的拼接模塊1的第二航空插頭132穿過航空插頭通孔121,並與航空插頭通孔121上方的第一航空插頭131對接。拼接模塊1之間通過航空插頭電聯接,使得各組件的接線有序、不凌亂,利於該機組的拆裝和維護。
較佳地,第一航空插頭131為母航空插頭;第二航空插頭132為公航天插頭。
如圖3、圖4所示,每個拼接模塊1的外殼11與機身12的側壁設有通口。在外殼11的通口處設有檢修門113。當機身12內部的組件需要檢修、更換時,操作人員只需打開檢修門113對機身12內的組件進行操作即可。檢修門113可以通過螺絲固定在外殼11的通口處,也可以通過合頁安裝在外殼11的通口處。
位於最上方的拼接模塊1的外殼11的頂面通過一蓋板蓋住。如圖1所示,位於最下方的拼接模塊1的機身12的底部設有底座123;底座123為方塊狀或圓柱狀。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以上實施例。可以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基本構思的前提下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其它改進和變化均應認為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