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輔助接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09:29:06 1

本發明涉及接線輔助工具技術領域,是一種多功能輔助接線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10kv配網線路的檢修和故障搶修工作,往往因現場線路的高低壓同杆並架、用戶及其他導線搭掛等方面原因造成現場的線路導線較雜亂,現場作業人員檢修及故障搶修時要穿過這些導線,加大了現場作業難度和增加了檢修工作、故障搶修的停電時間,且作業人員攀登杆塔等工作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多功能輔助接線裝置,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現有接線輔助工具存在的現場線路雜亂、檢修難度大、費時費力、施工效率較低、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多功能輔助接線裝置,包括絕緣空心杆、雙頭部件和接地線固定夾,雙頭部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連接的驗電器、連接段和尖刺部,連接段外側與絕緣空心杆的上部內側通過螺紋連接固定安裝在一起,驗電器位於絕緣空心杆上方,尖刺部位於絕緣空心杆內,絕緣空心杆的中部外側固定有能快速夾緊的接地線固定夾。
下面是對上述發明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上述接地線固定夾可包括夾體、彈性壓輥和彈性壓帶,夾體包括連接板、向右後方傾斜的後側板和向右前方傾斜的前側板,前側板的右端與後側板的右端之間設有連接板,連接板與絕緣空心杆固定在一起,前側板與後側板的左部均設有左開口,且前側板與後側板均通過連接軸安裝有位於相應左開口內的彈性壓輥,彈性壓帶由前至後依次穿過兩個左開口,彈性壓帶的前部覆蓋在後側板的後側且兩者固定在一起,彈性壓帶的後部覆蓋在前側板的前側且兩者固定在一起。
上述彈性壓輥的外側可沿圓周依次分布有彈性凸起稜。
上述連接板的外側中部可固定有絲杆,絲杆與絕緣空心杆通過螺紋連接固定安裝在一起。
上述在絕緣空心杆的中部外側還可固定有t形固定卡,t形固定卡包括橫向空心杆和豎直限位部件,橫向空心杆的右部外側固定有豎直限位部件,橫向空心杆的一端與絕緣空心杆固定在一起且兩者的內腔相連通,橫向空心杆上設有穿出通孔。
上述豎直限位部件可為限位彎鉤或限位環。
上述橫向空心杆與絕緣空心杆可通過螺紋連接固定安裝在一起。
上述在絕緣空心杆的下端內側可設有內螺紋孔。
本發明結構合理而緊湊,其在進行現場作業中,可以簡化登杆翻越導線的工作環節,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可提高施工效率,提高安全係數,不僅適用於架空線路,同樣也滿足配電箱內設備的驗電等操作,具有安全、省力、簡便、高效的特點。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最佳實施例的主視剖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附圖1在a-a處的剖視放大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絕緣空心杆,2為驗電器,3為連接段,4為尖刺部,5為彈性壓輥,6為彈性壓帶,7為連接板,8為後側板,9為前側板,10為彈性凸起稜,11為絲杆,12為橫向空心杆,13為豎直限位部件,14為穿出通孔,15為內螺紋孔。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
在本發明中,為了便於描述,各部件的相對位置關係的描述均是根據說明書附圖1的布圖方式來進行描述的,如:前、後、上、下、左、右等的位置關係是依據說明書附圖的布圖方向來確定的。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如附圖1、2所示,該多功能輔助接線裝置包括絕緣空心杆1、雙頭部件和接地線固定夾,雙頭部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連接的驗電器2、連接段3和尖刺部4,連接段3外側與絕緣空心杆1的上部內側通過螺紋連接固定安裝在一起,驗電器2位於絕緣空心杆1上方,尖刺部4位於絕緣空心杆1內,絕緣空心杆1的中部外側固定有能快速夾緊的接地線固定夾。根據需求,驗電器2和接地線固定夾均可採用現有公知技術,其中接地線固定夾以能實現對接地線的快速夾緊為限。在使用過程中,可將絕緣空心杆1安裝在現有的絕緣操作杆頂部,從而實現對本發明整體長度的調整,可通過驗電器2進行驗電操作,當線路或設備上有異物需要清理時,可將雙頭部件拆卸後反向安裝,即使其尖刺部4朝上,此時可通過尖刺部4對異物進行清理,另外,尖刺部4在遇到突發事件時也可用於與暴恐分子的緊急對抗,通過接地線固定夾實現對接地線的快速夾緊;本發明結構合理而緊湊,其在進行現場作業中,可以簡化登杆翻越導線的工作環節,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可提高施工效率,提高安全係數,不僅適用於架空線路,同樣也滿足配電箱內設備的驗電等操作。
可根據實際需要,對上述多功能輔助接線裝置作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如附圖1、2所示,接地線固定夾包括夾體、彈性壓輥5和彈性壓帶6,夾體包括連接板7、向右後方傾斜的後側板8和向右前方傾斜的前側板9,前側板9的右端與後側板8的右端之間設有連接板7,連接板7與絕緣空心杆1固定在一起,前側板9與後側板8的左部均設有左開口,且前側板9與後側板8均通過連接軸安裝有位於相應左開口內的彈性壓輥5,彈性壓帶6由前至後依次穿過兩個左開口,彈性壓帶6的前部覆蓋在後側板8的後側且兩者固定在一起,彈性壓帶6的後部覆蓋在前側板9的前側且兩者固定在一起。在使用時,將兩個彈性壓輥5之間的位置對準需要夾緊的接地線,然後向接地線的方向按壓絕緣空心杆1,由此可將接地線卡入前側板9和後側板8之間,此時彈性壓帶6和兩個彈性壓輥5將共同作用於接地線,實現對接地線的夾緊作用。根據需求,連接板7、後側板8和前側板9可為一體設置,這樣可確保後側板8和前側板9能在接地線卡入時產生微小形變,並保持兩個彈性壓輥5的壓緊作用力,且能在接地線取出後復位。
如附圖1、2所示,彈性壓輥5的外側沿圓周依次分布有彈性凸起稜10。這樣可增強彈性壓輥5的彈性作用力。
如附圖1、2所示,連接板7的外側中部固定有絲杆11,絲杆11與絕緣空心杆1通過螺紋連接固定安裝在一起。由此可實現接地線固定夾與絕緣空心杆1之間的固定安裝,且螺紋連接使其便於拆卸更換。
如附圖1、2所示,在絕緣空心杆1的中部外側還固定有t形固定卡,t形固定卡包括橫向空心杆12和豎直限位部件13,橫向空心杆12的右部外側固定有豎直限位部件13,橫向空心杆12的一端與絕緣空心杆1固定在一起且兩者的內腔相連通,橫向空心杆12上設有穿出通孔14。由此在使用時,可使接地線從絕緣空心杆1的下端內側穿入,並從絕緣空心杆1與橫向空心杆12的連接處穿過,再從穿出通孔14穿出,最後將接地線通過纏繞的方式限位安裝在豎直限位部件13處即可。
如附圖1、2所示,豎直限位部件13為限位彎鉤或限位環。這樣可使接地線的安裝限位更加方便省力。
如附圖1、2所示,橫向空心杆12與絕緣空心杆1通過螺紋連接固定安裝在一起。由此可實現t形固定卡與絕緣空心杆1之間的固定安裝,且螺紋連接使其便於拆卸更換。
如附圖1、2所示,在絕緣空心杆1的下端內側設有內螺紋孔15。這樣可使其能直接與現有的絕緣操作杆連接,方便省力。
以上技術特徵構成了本發明的最佳實施例,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最佳實施效果,可根據實際需要增減非必要的技術特徵,來滿足不同情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