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在身邊作文800字
2024-11-01 12:19:11
和諧,顧名思義,就是指配合適當。因為和諧,大自然才得以安寧;小編收集了和諧在身邊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和諧在身邊
這天陽光明媚,萬裡無雲。我便去山中郊遊,去領悟大自然的和諧。來到山上才發覺風光遠沒有想像中的美。到處是遊人們扔的垃圾,河水也變得汙濁了,水面上漂浮著魚的屍體……無奈下坐在一棵枯樹邊,望著天空……
當我睜開眼時,眼前煥然一新;耳邊響起了一陣清脆的叫聲,一隻麻雀坐落在我的肩上,四周寧靜,只有大自然的聲音,放眼望去,綿綿的群山,綠綠的田野,青青的河水,蔚藍的天空下漂浮著幾朵白雲,身邊芳草吐翠,燕舞鶯歌,清澈甘甜的溪水貫穿整個樹林,好一幅自然和諧圖啊!
微風習習,精神煥發,新鮮自然的空氣使我精力充沛,獨自在樹林中踱步,數不盡的蒼松翠柏,使我陶醉其中,陣陣花香使我忘記了一切,消去了原有的煩亂、疲憊和冷漠,它輕輕地搓揉著我的心,喚醒了我對大自然的親情,使我身上陡然生出一種靜謐、和諧和悠遠美妙的感情。
臉上突然有了一陣瘙癢,弄得我痛苦難耐,煩人的蒼蠅竟把我從夢中驚醒,此時的我被拉回了現實,又看到了那骯髒的景象。抬頭環望四周,心又陷入了沉悶,那夢中的景象哪裡去了?到家我想了很久,又問爸爸為啥和諧沒有了,和諧又是什麼呢?爸爸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和諧就是鳥兒那堅硬的翅膀,沒有了它,人類再也無法飛翔;和諧就是汽車那提供動力的發動機,沒有了它,人類再也無法奔馳;和諧就是帆船那種伸展的白帆,沒有了它,人類再也無法衝浪。所以,我們要攜手讓和諧永存,保衛我們美麗的家園。」
夢中的自然和諧,眾裡尋他千百度,但願驀然回首,它卻在客觀現實裡!~和諧是一幅畫,不同是美中添雅;和諧是一首詩,不同是詩中的錦繡、芬芳;和諧是一首歌,不同是歌中的高低迭宕。和諧猶如《詩經》中的絕美,只有真君子才能吟誦出錦繡,口吐出芬芳。也只有真人生才能完全展現和諧不同的絕美。和諧是真君子、真人生。
第二篇:和諧在身邊
和諧,顧名思義,就是指配合適當。因為和諧,大自然才得以安寧;因為和諧,社會才得以太平;因為和諧,家庭才得以美滿;因為和諧,人與人相處才得以融洽;因為和諧……總之,和諧是自然、社會、家庭、人與人……必不可少的一首交響曲。
在現實生活中,和諧的腳步處處可見。今天,我就發現了和諧的影子:
繁忙的大街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難免會發生意外。還真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位騎自行車的青年小夥,由於速度飛快,撞倒了一位拎著菜籃的中年婦女,菜籃裡的菜落了一地。那青年小夥趕緊溜過去,扶起中年婦女,撿起菜,並誠懇地向中年婦女道歉。那中年婦女站起來,拍了拍身上的灰,說:「還好,沒事。下次騎車可要當心,千萬不能再發生今天這樣的事囉!」那青年小夥一個勁兒地點頭。
還有一件事,是我在與同學相處時發生的:
一天上午,我和她為了一條題目是對是錯爭得面紅耳赤。她說錯,有她的理由,而我說對,自然也有我的理由。就為了這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我們一直僵持到中午。
吃午飯,我們要排隊進入食堂。她排在我的前面,就在排著隊進入食堂的時候,我不小心踩了她一腳。她一個趔趄,差點跌倒了。我一把拉住她,連聲說:「對不起。」我真害怕她會借題發揮,臭罵我一頓。誰知,她風趣地說:「沒關係。『沒關係』還可以說成『youarewelcome』、『that’sok』、『that’sright』、『notatall』等等。」她又說:「其實上午那道題你是錯的。」然後,又給我講了原因。聽了之後,我發現,確實是我錯了。而她風趣的回答、執著的精神、坦誠的胸懷,使我對她充滿了敬意。她的那幾個「沒關係」竟化解了我們之間的矛盾。
由上面兩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和諧真的很重要,它是一瓶減少摩擦的潤滑劑,一座溝通心靈的橋梁……
第三篇:和諧在身邊
當今世界對於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給予了極高的關注,而一個真正有活力,而又富有生機的國家是怎樣的呢?回答是,擁有一個"和諧的社會"。
何為"和諧"?看看這兩個漢字便有了答案。"禾",意則關懷自然,關注生態,讓人與環境協調發展;"口"、"言"應當互通互信,注重文化交流;順應民意,彼此和睦共處,世界大同,體現人文情懷;"比",更應競爭有序,在公正的競爭與合作中謀求發展和進步。由此而得出,一個和諧的社會也必和於自然,順於民意,諧於發展。
縱觀歷史,"和諧"乃是社會的主色調。漢代絲綢之路的開拓與繁榮,使原本遙遠而陌生的國度之間有了廣泛而深入的經貿科技交流,使人們對古代各國民俗文化有了新的認識與了解,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使整個社會和平繁榮。而與之帶來的文化觀念的碰撞,物產的交換也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和多元化。唐太宗,唐玄宗更是任用賢良、虛懷納諫、廣開言論、輕徭薄賦,使政治清明,經濟繁榮,並且以開放的胸懷大開國門,與日本等國密切來往,使人們感受到他族文化的魅力,極高地促進了民族繁榮與民族和諧。而到了現代,近年來我國不斷加深的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制度改革,也都是社會和諧進步的力證。其中,面對改革發展所帶來的矛盾,黨中央更是主動應對,通過宏觀調控等政策,使社會經濟平穩快速的發展,這正體現著"和諧"這一理念在新時期發展形式下的應用。
而從民俗來看,中國人民也是極其注重民俗文化的和諧的。新年彼此溫暖的祝福,那熱鬧的隆隆炮竹聲,喜洋洋的燈籠元宵等,無不表達著人們對於新年生活幸福美滿的期待。同樣的,中秋節、端午節等傳統佳節,更是人們長久以來對於社會和諧的一種祝願和熱盼,展現了中華民族對於文化積澱的繼承與重視。可以說長久以來,我們都以"和"為我們待人處事的方式方法,"仁者愛人"、"以和為貴"等更是成為我們民族的千古名訓。儒家的"禮、義、仁",道家的對"美"、"道"的探究等,無不成為我們五千年來華夏文明厚厚的積澱。而這樣厚重的文化積澱更是我們和諧社會所長久嚮往與推崇的。可以說,中華文化的基調,便是和諧這一永恆不變的旋律。
然而近一百年來,不和諧的一幕幕卻也在加速上演著。當蒸汽機代替了手工作業,當電能、核能代替了煤炭石油時,人們逐漸破壞了自然的和諧。不知道多少黑煙毒氣排入了原本湛藍的天空,不知多少農藥灰塵在大地飛舞。而一次性餐具、電池等不可再生物也不可避免地破壞了生態的和諧,破壞起了整個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的和諧。或許幾十年、幾百年後我們將沒有了淡水,也許石油等一次性能源也將很快被用盡,屆時我們又該何去何從?生態的和諧是多麼的重要啊!
人們與自然的不和諧因素使生態環境受到了極大的破壞,而人與人之間的不和諧也給人們帶來不快與痛心。伊拉克戰爭打破了新世紀短暫的和平,死傷慘重,虐囚事件也層出不窮。伊朗、朝鮮的核武器危機,臺獨的分裂,美國的單邊主義,這些無不引起了那些追求和諧社會人們的反感。可以說,和諧社會的根本應該是公平、正義、協作與共同繁榮的。
好在和諧仍在我們的身邊。近年來,人們也不斷嘗試著對更加美好未來的探索。京都議定書的廣泛認同,"非典"時期手牽手的互幫互助,印度洋百年罕見的大海嘯面前人們更是肝膽相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共同努力將損失減到最小。面對現有的矛盾與問題,我們更需要實實在在的努力,以及開闊的胸襟和視野。在我們和諧社會的構建中,我們應堅持以人為本,體現人文關懷,追求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生態的自然統一,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
一個和諧社會是我國增強發展後勁的必然要求,是我國在新的歷史時期下必須完成的歷史使命,而要營造這樣一個和諧社會,急待於我們全體社會成員不竭的努力,以主人翁的精神,放遠眼光,聯繫世界,共同努力!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上,讓我們一同兼收並蓄,品和諧之美,譜寫新世紀的和諧之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