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陸曉明:從草根言論到主流聲音
2024-11-17 15:57:10
1970年,未來學大師阿爾文?託夫勒在他的著作《未來的衝擊》一書中這樣寫道,「一個高科技的社會必然是一個高情感的社會。」在他看來,社會越是向高科技發展,越要從更高層面上滿足人們心理、情感及精神上的訴求。40年後,被譽為「世紀最偉大創新」的網際網路進入並影響著幾乎每個人的生活,科技竟真的已經與大眾的情感訴求密不可分。
在2011年1月7日由百度與江蘇衛視聯手打造的「百度2010網絡沸點」晚會上,這一特徵表現得格外明顯。尤其是現場發布的六大榜單,更清晰地顯現出網際網路已然超越了通常情況下技術那種冷冰冰的面目,轉而成為了億萬網民宣洩情感、表達自我乃至關注社會民生的主舞臺。
「物價上漲」、「低碳生活」、「大學生就業」、「教育公平」、「直通中南海」、「人口普查」、「住房問題」、「食品安全」等熱點話題全部入榜的 「2010網絡沸點?十大民生話題」無疑是最重磅級的榜單之一。
透過榜單中的關鍵詞,可以感受到2010年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顯然並不是一個輕鬆的年份。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居高不下的樓市價格,以及愈發龐大的「畢業即失業」的大學生群體讓越來越多的大眾感受到了沉重的生存壓力,並直接導致了 「物價上漲」、「大學生就業」和「住房問題」的上榜。而這些從百度搜索所覆蓋的數億網民真實行為數據中總結得出的詞彙,充分說明如何實現經濟的協調發展,從而讓人民有尊嚴的生活已經成為擺在全社會面前的一個不容規避的命題。
儘管有著這樣那樣的社會性難題,但榜單中那些積極的字眼依舊讓我們心懷樂觀和希望。「直通中南海」的上榜,標誌著網際網路已經被政府作為了傾聽民意的重要通道。通過這種方式,大量貪官因為網絡舉報而落馬,以及無數幾乎被湮滅的案件通過網際網路獲得公平處置的案例,也讓網際網路在實現政府與民眾互通,進而推動社會公平、公正和透明的過程中扮演起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不僅如此,網際網路也成為了宣揚嶄新生活方式的重要陣地。在自然災害屢屢發生、人們生活環境日益惡化的情況下,越來越多有著綠色生活理念的網民開始站出來,希望以網際網路為陣地,通過網絡公益行動的方式呼籲大家一起保護地球。而這也最終使得「環保時尚」、「食品安全」等相關字眼成為了廣大網民們頻頻搜索的熱點,並最終在榜單中高調亮相。
解讀這份儘管沉重卻不失亮色的榜單,我們可以發現,儘管2010年並非一個輕鬆的年份,可人們沒有放棄自己的努力和責任,而是與政府一起昂然前行,並始終堅信未來會變得更加美好。
這份「網絡沸點民生話題榜」來自百度也並非偶然。作為我國網際網路搜索第一網站,百度已覆蓋了中國4.5億網民中的95%以上。數億網民在百度上的活動實際上也成為民情民意的真實表達,這不僅反映了他們通過網絡在關心什麼,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們在運用網絡創造什麼,其最大的創造就是網民意見。百度基於其網頁搜索數據推出「網絡沸點民生話題榜」正因其覆蓋了中國絕大多數階層和代表,匯聚了網民的真實意志,而成為體現社會公眾聲音的一個獨特而關鍵的通道。
這份聚焦於社會發展、百姓民生以及環境惡化等重磅話題的榜單不僅意味著中國網民心態上的日漸成熟,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希望通過網絡關注社會進步、尋求利益訴求、體現公民意識和權利的願望。這份榜單標誌著中國網際網路輿論正在從「草根言論」轉向「主流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