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氨酸法生產複合肥的造粒機的進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4-09 19:51:0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複合肥生產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氨酸法生產複合肥的造粒機的進料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採用氨酸法造粒工藝生產複合肥在造粒時,通常是將各種反應物料計量好後直接通入造粒機中,讓物料在造粒機中發生化學反應後再完成複合肥的造粒,但是通常會造成物料反應不充分,從而造成成球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決現有技術問題的不足,提供一種氨酸法生產複合肥的造粒機的進料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術方案實施的:
一種氨酸法生產複合肥的造粒機的進料裝置,該裝置包括一端伸入造粒機進料口內的液氨管路、硫酸管路和蒸汽管路,液氨管路、硫酸管路和蒸汽管路由上至下分布,液氨管路、硫酸管路和蒸汽管路的伸入造粒機進料口內的一端下均設有噴射頭,所述液氨管路一端的噴射頭數量:硫酸管路一端的噴射頭數量:蒸汽管路一端的噴射頭數量為3:1:2。這樣不需要專門計量硫酸和液氨的噴射量。
進一步的,液氨管路、硫酸管路和蒸汽管路之間相互平行。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硫酸和液氨能夠在噴射進入造粒機進料口內及時發生中和反應,反應所產生的料漿然後直接均勻的噴到造粒機內的物料上,使物料與料漿充分混合滾動造粒,從而避免因硫酸與液氨反應不充分造成造粒機內物料、料漿比例不均造粒困難的現象,確保了物料成球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在此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但並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氨酸法生產複合肥的造粒機的進料裝置,該裝置包括一端伸入造粒機進料口1內的液氨管路2、硫酸管路3和蒸汽管路4,液氨管路2、硫酸管路3和蒸汽管路4由上至下分布,當然,最好液氨管路2、硫酸管路3和蒸汽管路4之間相互平行,液氨管路2、硫酸管路3和蒸汽管路4的伸入造粒機進料口內的一端下均設有噴射頭5,所述液氨管路2一端的噴射頭5數量:硫酸管路3一端的噴射頭5數量:蒸汽管路4一端的噴射頭5數量為3:1:2。
造粒時,首先將多種基礎肥料及添加劑按工藝配方要求分批計量,經混料機攪拌均勻後與返料一起,由電子計量皮帶輸送入造粒機內,濃度98%或93%的硫酸經槽車外購入硫酸儲槽存放,然後通過硫酸管路3通入造粒機進料口1內供造粒所需,液氨經蒸發為氣氨由液氨管路2輸送入造粒機進料口1內,硫酸和液氨能夠在噴射進入造粒機進料口內及時發生中和反應,反應所產生的料漿然後直接均勻的噴到造粒機內的物料上,使物料與料漿充分混合滾動造粒,物料在70-80℃溫度和蒸汽的調節下在造粒機內團聚成粒,成粒的溼物料在皮帶運輸機上冷卻硬化後,再進入烘乾機乾燥脫水,烘乾後的物料由提升機輸送到篩分機,篩分後的大顆粒經破碎後與篩下細料一道返回造粒機再造粒,合格的顆粒經防潮、防結塊的包膜處理後經風冷進入成品再次篩分、計量包裝。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不限於上述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技術變形,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