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風俗立秋這天要吃西瓜
2024-05-06 07:55:06 1
作為「立字輩」的節氣,立秋也有不少習俗。
古代到了這一天,皇帝要帶著朝中大臣向天祭祀,祈求國泰民安。而對老百姓來說,這一天則要「啃秋」,「貼秋膘」。
「啃秋」,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啃的、咬的都是西瓜。天津人說,立秋這天吃西瓜,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秋天咬住;江蘇等地認為,吃西瓜可以不生秋痱子。
「貼秋膘」,指的是經過一個長長的夏季,因為天氣炎熱,胃口差,大家可能掉了不少肉,所以立秋到了,得趕緊把酷夏失去的「膘」補回來。
每年立夏,大家都要稱體重,等到了立秋還要再稱一下,看看一個夏天瘦了多少。然後就多吃肉,以肉貼膘。不過我覺得現在這個習俗肯定流行不了吧。大家都想苗條,誰願意往自己身上貼膘啊。
眼下這樣的季節,多吃點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倒是蠻好的。像百合、蓮子、山藥、藕、平菇、番茄等,潤燥強體,正適合。
早立秋涼颼颼
晚立秋熱死牛
立秋,一般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當太陽運行到黃經135度時。根據國家天文臺出版的《中國天文年曆》,今年立秋準確時間為北京時間8月7日10:31。
為什麼要特意說到具體時間?因為按照民間傳統,不同的立秋時間,對未來天氣還有預測功能。
民間有諺語: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意思是說,如果立秋時間在上午,未來一段時間就會比較涼爽;如果在下午,那之後的天氣恐怕會把老牛都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