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加利福尼亞海參幼體的人工飼餵方法與流程
2024-01-24 20:05:15 4
本發明涉及的是海參幼體的飼餵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加利福尼亞海參幼體的人工飼餵方法。
背景技術:
加利福尼亞海參原產於北美,是加利福尼亞到阿拉斯加潮間帶的重要經濟物種,因其肉質軟嫩,營養豐富,個體大,體壁多刺,肉質厚,口感好,多年來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近年來不同地區相繼出現了養殖加利福尼亞海參的熱潮,其中,海參的幼體發育是其關鍵的環節,而對幼體的人工飼餵方法是關鍵中的關鍵。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種加利福尼亞海參幼體的人工飼餵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加利福尼亞海參幼體的人工飼餵方法是:
一、選幼:當受精卵發育至小耳幼體時,進行選幼,選幼後的幼體密度控制在0.4—0.6個/ml,也可以把受精卵按0.4---0.5個/ml用虹吸法分池進行孵化,不用選幼直接培育;
二、幼體培育:
(1)培育環境:鹽度25—30‰,水溫18—22℃,溶解氧5mg/l以上,ph7.8—8.3,光照1000lx左右;
(2)培育密度:耳狀幼體的培育密度0.2—0.5個/ml;
(3)餌料組成:適合於加利福尼亞海參耳狀幼體生長發育的餌料有牟氏角毛藻、三角褐指藻、小新月菱形藻、等鞭金藻等,投餵時,以硅藻和金藻混合使用效果最好;
(4)餌料投餵量:自小耳幼體→中耳幼體→大耳幼體,每次投餵量分別為1萬細胞/ml→1.5萬細胞/ml→2萬細胞/ml;
(5)每天投餵兩次,到大耳幼體後期,每天晚上增加一次投餌量,把這些投餌量分為4—6次投餵;
(6)如果單胞藻數量不足,後期可投餵一部分代用餌料,如鮮鼠尾藻的磨碎液每天10—20ppm、海洋酵母每天6—8ppm、海帶發酵液每天10—14ppm;
三、換水:每天換水2—3次,每次1/3—1/2,用200目網箱;換水時,要勤攪動養殖箱內的水,並向四周衝刷,以防止幼體貼網幹露死亡;
四、吸底及時排汙:每天吸底清汙一次,如果在培育過程中,發現幼體出現下沉、萎縮、爛胃等情況,就及時排掉,重新進行新一輪的育苗;
五、充氣:用100號或120號散氣石連續微量充氣。
進一步,所述選幼一般用虹吸法、網箱濃縮或拖網的方法把上浮的幼體分到其他池子培育。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提供的海參幼體的人工飼餵方法簡單,有利於海參幼體的健康發育和生長,可以有效提高海參的養殖產量,提高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
一種加利福尼亞海參幼體的人工飼餵方法是:
一、選幼:當受精卵發育至小耳幼體時,可進行選幼,一般用虹吸法、網箱濃縮或拖網的方法把上浮的幼體分到其他池子培育。選幼後的幼體密度一般控制在0.4—0.6個/ml,目前大多數控制在0.3個/ml左右,也可以把受精卵按0.4---0.5個/ml用虹吸法分池進行孵化,不用選幼直接培育。
二、幼體培育:
(1)培育環境:鹽度30‰,水溫22℃,溶解氧5mg/l以上,ph8.3,光照1000lx左右;
(2)培育密度:耳狀幼體的培育密度0.5個/ml;
(3)餌料組成:適合於加利福尼亞海參耳狀幼體生長發育的餌料有牟氏角毛藻、三角褐指藻、小新月菱形藻、等鞭金藻等,投餵時,以硅藻和金藻混合使用效果最好;
(4)餌料投餵量:自小耳幼體→中耳幼體→大耳幼體,每次投餵量分別為1萬細胞/ml→1.5萬細胞/ml→2萬細胞/ml;
(5)每天投餵兩次,到大耳幼體後期,每天晚上增加一次投餌量,把這些投餌量分為6次投餵;
(6)如果單胞藻數量不足,後期可投餵一部分代用餌料,如鮮鼠尾藻的磨碎液每天20ppm、海洋酵母每天8ppm、海帶發酵液每天14ppm;
三、換水:每天換水2—3次,每次1/3—1/2,用200目網箱;換水時,要勤攪動養殖箱內的水,並向四周衝刷,以防止幼體貼網幹露死亡;
四、吸底及時排汙:每天吸底清汙一次,如果在培育過程中,發現幼體出現下沉、萎縮、爛胃等情況,就及時排掉,重新進行新一輪的育苗;
五、充氣:用100號或120號散氣石連續微量充氣。
本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海參幼體的人工飼餵方法簡單,有利於海參幼體的健康發育和生長,可以有效提高海參的養殖產量,提高經濟效益。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加利福尼亞海參幼體的人工飼餵方法,具體方法是:一、選幼:當受精卵發育至小耳幼體時,進行選幼,選幼後的幼體密度控制在0.4—0.6個/ml,也可以把受精卵按0.4‑‑‑0.5個/ml用虹吸法分池進行孵化,不用選幼直接培育;二、幼體培育;三、換水;四、吸底及時排汙;五、充氣;本發明提供的海參幼體的人工飼餵方法簡單,有利於海參幼體的健康發育和生長,可以有效提高海參的養殖產量,提高經濟效益。
技術研發人員:徐申波;王文琪;王永香;王鑫;任貽超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青島農業大學
技術研發日:2017.03.24
技術公布日:2017.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