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文:兒時的記憶
2024-01-22 03:14:15 1
在我的記憶裡,幼時的家鄉是一個很美麗的村莊。村子三面環山,外圍有一條小河,從村頭緩緩流過。村裡的房屋,就三三兩兩的坐落在村口那片茂盛的竹林裡。
這片清幽而深遠的竹林,便是兒時小夥伴們的天堂。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到後來的過家家,捉迷藏,孩子們在這片竹林的陪伴下,快樂的成長著。
林子深處有一個泉眼,泉水終年不急不緩地流淌著。泉水漫過林間和村口兩個小水潭,越過溪口,匯入了村外的小河裡。
很喜歡這眼泉,因為它冬暖夏涼。小時候寫字凍手了,跑到泉邊泡一泡,它會給我們冰冷的小手帶來母親般的溫暖。夏天酷熱的高溫,路過泉邊,都能感受到那沁人心脾的清涼,若把小腳丫伸進泉水裡,一陣涼意從腳底升起,直透四肢百骸,那才叫一個愜意,讓人立時暑意全無。
泉眼下方的溪口中,一溜大大小小的亂石,因為有泉水的滋潤,石頭下面總是能找到如孩童手掌般大小的螃蟹,拿回家清水漂洗後,再下油鍋一炸,別提有多美味了。
那個時代的孩子們,遠不如現在的孩子幸福,沒有五花八門的玩具,沒有琳琅滿目的零嘴,農村的孩子,家裡或多或少養著這樣那樣的家禽和牲畜,這樣,孩子們每日散學後也不免要為這些動物找些草食。
大自然是慷慨的,在山間打草的同時,小夥伴們還能不時找到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禮物,林間紅紅的牛奶果,烏黑髮亮的桑葚,黃黃的刺梨,還有酸甜水嫩的刺泡。最快樂的莫過於夏日的午後,孩子們趁著大人睏乏,三五成群的溜出家門,滿山遍野地瘋跑,只為了找一種叫做地瓜的蔓生野果。地瓜藤成片的長在地上,果實也在泥土中若隱若現,一扒拉開來,一找就是一大片,拇指大小的果實,紅潤而光潔,入口清潤甘甜,芳香四溢,每每想起,總是能讓人垂涎欲滴,欲罷不能。
記得一個盛夏的午後,小河上遊乾涸得只剩下一灘稀泥。我和素有假小子之稱的妹妹追著一條鱔魚,那鱔魚個頭太大,那時年幼,一時竟分不清它到底是鱔魚還是蛇。只是遠遠地在河邊跟著,最後終於分析出一個結果:蛇不會一直跟著淤泥行走,這傢伙一定是鱔魚。膽子終是不夠大,但最終還是把它弄了個半死,洋洋得意地提拎了它回家,那神情,像打了勝仗的將軍,全然不顧自己早已熱得頭昏眼花汗流浹背。
後來,我們去了外地上學。人們在泉眼前方新開了一口井,那口井阻斷了地下水,從此,這泉便乾涸了。每當走過那裡,我就覺得特別惋惜,特別懷念,多好的泉水,只是,它再也不會出現了。
我童年時的夥伴們,你們是否也在懷念,懷念兒時再也回不去的美好時光,懷念曾經帶給我們無數溫暖和快樂的那汪清泉?你們也會如我想你們一般的想著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