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兩提一創發言稿【最新】
2024-01-22 06:08:15 1
提升工作標準,努力做到站位高、謀事深、要求嚴,各領域各方面的工作都努力爭創一流,體現著我們的事業心、責任感,體現著對待工作的態度和追求,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的必備前提。小編收集了20xx年兩提一創發言稿,歡迎閱讀。
第一篇:兩提一創發言稿
自「提高標準、提升能力、爭創一流」大討論活動開展以來,壽陽縣對標「一率先、五領先、雙進位」總體目標,規定動作有效果、自選動作有特色,學習討論重實效,確保「兩提一創」活動全面紮實推進。
一是把握「三個落腳點」,保證學有所得。以「一率先、五領先、雙進位」為落腳點,把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等會議和文件精神學透、悟透、吃透,為全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打實理論基礎;以開拓創新為落腳點,引導廣大幹部群眾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在工作中先行一步,引領發展;以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落腳點,深入開展「三大講堂」、「文化下鄉」等文化惠民系列活動。
二是一進一出,「兩提一創」活力不減。嚴格按照省委、市委要求,堅持「開門搞活動」、「充電促發展」。邀請省、市宣傳文化部門學者、專家舉辦專題講座、集中培訓、現場交流,讓學習討論見人見事見思想;組織媒體記者、新媒體負責人、文化界人士圍繞重點項目、城市建設、民生事業等開展主題採訪、採風形象宣傳;並赴左權、靈石、侯馬等地學習取經,完善提高。
三是學用結合,自選動作出特色。在確保規定動作不走樣的前提下,創新開展具有壽陽特色的自選動作。縣新聞中心圍繞「一單一圖一書四明確」總思路,科學制定「時間表」、「流程圖」、「責任狀」;縣廣電中心提出「七抓」,堅持抓學習、抓討論、抓問題、抓對標、抓特色、抓典型、抓成果,錘鍊政治過硬、對標一流廣電隊伍;縣文化局堅持「兩個檢查」不放鬆,圍繞「四個進一步」總目標,狠抓組織協調監督檢查,下大力提高文化軟實力,推進文化強縣建設;縣文聯以「抓好問題導向、抓好活動助推」為載體,發揮文聯牽頭抓總的作用,組織各學會、各文藝團體以及廣大文藝工作者創刊物、辦活動、出精品,為塑造壽陽美好形象獻智獻力,積極作為。
第二篇:兩提一創發言稿
開展這項活動,旨在進一步落實省委部署,強化「三基」建設,提高工作標準,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改進工作作風、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大討論活動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按照省委「一個指引、兩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全面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重大舉措。面對新形勢新使命,面對中央、省委的新要求新標準,面對今年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繁重任務,全省宣傳思想文化系統還存在著許多不適應、不符合、跟不上的情況。第一,工作標準不夠高。一些幹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地位和作用認識不到位,大局意識不強、坐標定位不準、眼界視野不廣。第二,工作能力還不夠強。一些幹部觀念陳舊、思維固化、能力不足、本領恐慌、不會為、不善為,理論素養和理性思維能力不高。第三,工作作風不夠實。一些幹部面對學習淺嘗輒止、虛於應付,面對任務推諉扯皮、疲疲沓沓,面對工作大而化之、浮在表面,深入生活、體驗生活,認真研究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特點、新動向不夠。第四,工作業績不夠硬。理論武裝存在向全體黨員拓展不夠、向基層組織延伸不夠、形式創新不夠的問題;新聞宣傳存在機制僵化、輿論引導能力不強,主流輿論強勢不足等問題;文藝作品存在歷史題材多、現實題材少,反映山西改革發展和當代山西人精神風貌的優秀作品還不多的問題;精神文明建設存在方式方法陳舊、內容形式不活等問題;文化體制改革還存在不到位不徹底、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等問題。這次「提高標準、提升能力、爭創一流」大討論活動,就是要突出問題導向,刨根究底、追本溯源,強化措施、落實整改,在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中提高本領、推動工作。
大討論活動在各市、縣(市、區)委宣傳部和省直宣傳文化系統各單位全體幹部職工中同時開展,為期三個月。省委宣傳部機關先行一步,2月中旬啟動,5月中旬結束;各市、縣(市、區)委宣傳部和省直宣傳文化系統各單位2月下旬啟動,5月下旬結束。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圍繞專題學習討論。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關於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省「兩會」、全省宣傳部長會議精神開展學習討論。第二階段是對表對標尋找差距。要對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對照先進地區和我省先進典型的好做法好經驗、對照人民群眾期盼,找準薄弱環節,努力縮小差距,提高工作能力。要把比學趕超的標杆選樹出來,把新的工作標準確定下來。第三階段是制定措施提高改進。通過確定標準、健全制度,完善流程,落實責任,進一步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夯實基礎工作、提升基本能力。
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清憲在大討論活動動員會上指出,全系統在對照標準查擺出問題之後,要對症下藥,點準穴位,戳到麻骨,要對標高標準,確定高目標進行整改提升。要建立長效機制,把「提高標準、提升能力、爭創一流」作為加強「三基」建設的一種常態性的要求,推動全系統不斷開拓工作新局面,為塑造山西美好形象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第三篇:兩提一創發言稿
走在前列,必須要有更高的工作標準、更嚴格的要求。提升工作標準,努力做到站位高、謀事深、要求嚴,各領域各方面的工作都努力爭創一流,體現著我們的事業心、責任感,體現著對待工作的態度和追求,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的必備前提。
高標準是由高定位派生而來的。走在前列,是我們的光榮任務和重大責任,意味著必須要有一個與之相匹配的更高工作標準,以保證目標定位的順利實現。在這個意義上,全省各領域各方面的工作,都要著眼「走在前列」來提升自己的工作標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方面面都要爭創一流,各個市縣區、鄉鎮街道、社區、各類型的企事業單位都要力爭上遊。標準既是工作的標尺,也是一個個具體而細微的方法步驟。各單位都要找準自己的站位,制定一流的工作標準和辦法措施,在各自崗位上付出更多艱辛與汗水,以一流的工作業績助推全省走在前列。如果僅僅把走在前列視為上級的事、別人的事,不把自己的目標、定位和工作標準納入其中,過去怎麼幹現在還怎麼幹,就難以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就可能在一些環節上「掉鏈子」,影響全省發展大局。
爭創一流,要有更嚴格的要求。步入發展新常態,「一流」的內涵與外延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無論是深化改革還是推動發展,爭創一流走的都是難走的上坡路,必須擺脫過去的思維定勢和路徑依賴。工作標準如果還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還是按原來觀念認識工作,按原來的辦法推進工作,按原來的尺度衡量發展成果,必定會走到發展老路上去。「世間事,做於細,成於嚴」。在新常態下爭創一流,必須著眼於「走在前列」的目標任務,層層分解、落實責任,傳導壓力、上下互動,從細處著手,從實處著力,在工作謀劃、部署、推動、檢查各個環節,都要堅持從嚴從實,做到觀念要適應、認識要到位、方法要對路、工作要得力、督導要加強,一環緊著一環擰,一錘接著一錘敲,一步跟一步地把定下來的事情落在實處。
爭創一流,要有新的創造。面對錯綜複雜的經濟發展形勢,為什麼有的地方能夠另闢蹊徑、大膽轉型,走出一條差別化競爭升級路線,實現了產品和市場布局的雙升級?探索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一些地方靠什麼切實保護農民權益、防止基層政府缺位和越位,成為了各地借鑑的樣板?根本原因在於,他們的改革探索,處處洋溢著創新的強烈衝動,蘊含著創新的無畏勇氣,閃爍著創新的智慧火花。面對新階段新發展,各地實際情況千差萬別,遇到的困難矛盾也各不相同,既需要把握全局,服從大局,更需要找準定位,結合本地實際謀劃發展戰略,探索一條符合實際情況的新路子。努力爭創一流,就不能憑經驗翻老黃曆、循舊例找教科書,而要以勇往直前的改革創新精神,真正掌握創新的內在規律和訣竅。這就要求我們拿出改革創新的智慧和勇氣,讓一切創造熱情充分湧流,不斷用創新的手段把會上定的、紙上寫的變成實實在在的創新措施。
爭創一流,能力水平要跟上。新一輪改革發展大潮湧蕩,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需要簡政放權和改善監管雙手硬;網際網路等新技術引發的產業變革,新業態既要快速成長又要規範有序;推進新型城鎮化,亟盼戶籍制度改革加快推進;構建現代財政制度,必須有財稅制度改革的深化……解決新常態所面臨的新矛盾和新挑戰,黨員幹部比任何時候都需要補齊知識短板、提高自身能力。學習是提高能力的階梯。我們要加強學習、善於學習、勤於學習,多學一些經濟、政治、法律、社會方面的知識,多學一些管理、戰略、心理等方面的知識,做到不說外行話、不幹外行事、不當外行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解決新常態下的諸多矛盾,僅依靠行政命令不行,用超越法律的手段更不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法治觀念,不斷提高依法推動工作的能力。全省黨員幹部努力提升素質、爭創一流,「走在前列」就有底氣、有保障,就一定能把山東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