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與怒
2024-02-27 08:37:15 1
篇一:怒嘯九天
醫生說:「憤怒是健康的大敵。」因此,許多人都把制怒與隱忍作為自己行為的準則。然而如果沒了憤怒,生活中便少了迸發的激情,如果沒了憤怒,生活中便少了崢崢鐵骨,如果沒了憤怒,生活中便少了對真理的捍衛。所以,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當怒則怒,怒嘯九天。
哲人說,退一步海闊天空,誠然,生活需要忍讓;忍讓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多一分快樂,少一絲煩惱,然而生活同樣離不開憤怒,試問當別人的腳踩在我們臉上時,我們能保持沉默嗎?當敵人猙獰的鐵蹄踐踏我們的家園時,我們能保持安詳嗎?當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而拒絕賠抗日戰爭中的受害同胞時,我們能保持平靜嗎?那些逆來順受的舊中國民眾只能是我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對象,他們絕對成不了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在沉默中爆發!憤怒就是一支強心劑,我們要用憤怒捍衛我們的尊嚴,維護我們的權益!
然而憤怒的火山不能隨時噴發,憤怒也是需要一定條件的。吳三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贏得了雲南廣袤千裡的土地和陳圓圓的美人歸,但同時也換來了千古罵名,為地位與美人而怒,棄民族的安危、國家的利益於不顧,只能得到身敗名裂的下場。而嶽飛的「靖康恥,猶未雪」則轉化成滿腔對外族入侵者的憤怒,「壯志飢餐胡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給他帶來了萬古流芳的美名。為國家與民族的大義而怒,才是真英雄,這樣的憤怒也才有意義!人不能盲目憤怒,只有在適當的時機迸發出激情,你的人生才會絢麗多彩。
我們現在的學習生活不要被憤怒所充斥,忍讓與友愛,才是我們同學間相處的主題,但當我們的人格受到侮辱時,我們要毫不猶豫地拿起憤怒,作為我們自衛的武器!
把握好憤怒,我們的人生就會閃現出耀眼的光彩,把握好憤怒,我們就會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篇二:忍與怒攜手打造精彩
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忍是一種美,是一種人性的寬度;不平則鳴,鳴不公之理,鳴奸邪之人——怒也是一種美,是一種人性的高度。
有了忍人生就不再殘缺!有了怒人生就更加豐滿!
古人云「莫大之禍起於斯臾之不忍」,歷史也在重複著「小不忍則亂大謀」的悲劇。劉備為兄報仇貿然出兵,遺恨白帝城;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開門揖盜,落得叛國罵名;普希金為奪女友決鬥喪命,一世英才魂飛煙滅。怒則不該之時,必失理智,沒了寬容,少了大度,失了尊嚴,遺恨無窮,丟了臉面不說,也許還要了身家性命!那就忍了吧,林則徐忍得「靜以致怒」,韓信忍得胯下受辱,蘇格拉第忍得水澆渾身一笑了之。能忍則忍,大肚容天下!
「忍了吧,都忍了吧!」可是,當一味容忍變成了屈辱的時候,「忍」就要擴張——該忍的就忍了,不該忍的就不忍了!看看,清政府忍來了列強瓜分,國民政府忍來了日寇鐵蹄踐踏……那就「怒」吧!歷史不會忘記文天祥的寧死不屈,不會忘記聞一多的拍案而起,不會忘記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那些站在歷最高處的仁人志士,以最有力的吶喊,丈量著人性的高度。
畢淑敏說「當你的尊嚴被踐踏,當你的信仰被玷汙,當你的家園被侵佔,當你的親人被殘害,你難道不滋生出火焰一樣的憤怒嗎?當你面對醜惡面對汙穢,面對人類品質中最陰暗的角落,面對黑夜裡橫行的鬼魅,你難道能壓抑住噴薄而出的憤怒嗎?」是的,當我們明白:忍換不來尊重、得不到理解、盼不到和平,那就憤怒吧!憤怒才是希望,於是風雨到來的時候,我們就毫不猶豫地選擇「憤怒」!面對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中國憤怒了,血性的中國人決不允許霸權主義為所欲為;面對法輪功草菅人命,善良的人們不再沉默,反邪教鬥爭風起雲湧;面對臺獨分裂勢力猖狂妄為,正義的人們義憤填膺,誓死捍衛祖國統一;面對公款吃喝,貪汙受賄,善良的百姓毅然拿起了「民主」的武器,將蠹蟲揪出來,打死!
忍該忍之忍,怒該怒之怒。忍和怒,只要理該如此,都是一種美德。我們不忘血性,也不忘理智,我們宣揚正氣,我們也追求和諧!忍與怒攜手才能書寫無悔的人生,打造精彩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