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廢菌棒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2-27 18:46:15 1

本發明涉及一種廢菌棒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菌菇的培育大多採用工廠化培育,為了追求更多的產量和更高的效益,菌棒用完一次後便被廢棄,廢菌棒堆積和處理,影響工廠的成本控制,經研究表明,廢菌棒中的纖維素的營養成分並沒有過多破話,可以將廢菌棒粉碎後與其它輔料混合再利用的作為食用菌的培養料或者蔬菜的育苗基質等內容;傳統人們一般使用刀具將廢菌棒的菌袋刮破,再用手將菌袋從廢培養料上剝離下來,這種廢食用菌菌棒菌袋分離方法存在勞動強度高、工作效率低以及人工成本高等缺點;現有的廢菌棒處理裝置結構複雜、不易維修、粉碎廢菌棒的部分採用臥式結構,潮溼的廢菌棒粉末易堵住篩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廢菌袋料袋分離裝置,包括輸料單元、粉碎單元、無軸滾筒篩;
所述輸料單元包括輸料架一、料倉,所述輸送架一上傳動連接有皮帶一,所述料倉罩接於皮帶一遠離粉碎單元端;
所述粉碎單元,包括粉碎箱,輸料架二、粉碎電機,所述輸料架二上傳動連接有皮帶二,所述粉碎箱位於皮帶二上方,所述粉碎電機固接於粉碎箱一側,所述粉碎電機經皮帶輪連接有可轉動的粉碎裝置;所述皮帶二遠離粉碎箱端伸入無軸滾筒篩內。
優選地,所述粉碎裝置包括對稱固接於粉碎箱兩端的軸承座,所述軸承座內套接有轉軸,所述轉軸上套接有至少一個分離錘,所述分離錘包括固接於轉軸上的錘體一,所述錘體一上鉸接有錘體二。
優選地,所述粉碎裝置包括對稱固接於粉碎箱兩端的軸承座,所述軸承座內套接有轉軸,所述轉軸上套接有至少兩個分離錘,位於上方的分離錘大小小於位於下方的分離錘大小。
進一步地,所述皮帶一與粉碎箱間還設有一導流板,所述導料板固接於粉碎箱上,所述導流板高度高於皮帶一高度。
進一步地,所述皮帶二與粉碎箱間還設有一引流板,所述引料板固接於輸料架二上。
有益效果:本發明公開的一種廢菌棒處理裝置,經過反覆試驗使用表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三點優點:
1.結構合理,使用可靠性高,粉碎裝置採用立式結構,配和分離錘,可有效增加廢菌棒料的粉碎面積,分離錘上設有鉸接的錘體二,可保障遇到較硬的廢菌棒料時,分離錘體可減少硬性損傷。
2.粉碎裝置的轉軸上設有至少兩個分離錘,可實現對棒料的分級處理,可有效提高對廢菌棒料的處理效果。
3.採用無軸滾筒篩代替現有的半圓弧狀篩網,可防止出現塑料和繩子纏繞的情況出現,可有效保障本裝置的工作效率。
4.皮帶一與粉碎箱間設有的導流板和皮帶二與粉碎箱間設有的引流板可有效保障廢菌棒料在進出粉碎箱時造成料物濺出的現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粉碎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無軸滾筒篩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並參照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如附圖所示的一種廢菌袋料袋分離裝置,包括輸料單元1、粉碎單元2、無軸滾筒篩3;
所述輸料單元1包括輸料架一101、料倉102,所述輸送架一101上傳動連接有皮帶一103,所述料倉102罩接於皮帶一103遠離粉碎單元2端;
所述粉碎單元2,包括粉碎箱201,輸料架二202、粉碎電機203,所述輸料架二202上傳動連接有皮帶二204,所述粉碎箱201位於皮帶二204上方,所述粉碎電機203固接於粉碎箱201一側,所述粉碎電機203經皮帶輪連接有可轉動的粉碎裝置4;所述皮帶二204遠離粉碎箱201端伸入無軸滾筒篩3內。
優選地,所述粉碎裝置4包括對稱固接於粉碎箱201兩端的軸承座401,所述軸承座401內套接有轉軸402,所述轉軸402上套接有至少一個分離錘403,所述分離錘403包括固接於轉軸402上的錘體一403a,所述錘體一403上鉸接有錘體二403b,在遇到較硬的廢菌棒料時,錘體二403b繞錘體一403擺動,可有效防止現有的分離錘403錘體與廢菌棒料進行碰撞時因卡死等因素對分離錘403錘體本身造成的損害。
進一步地,所述皮帶一103與粉碎箱201間還設有一導流板5,所述導料板5固接於粉碎箱201上,所述導流板5高度高於皮帶一103高度。
進一步地,所述皮帶二204與粉碎箱201間還設有一引流板6,所述引料板6固接於輸料架二202上。
進一步地,所述無軸滾筒篩3包括支撐架301、託輪組302、滾筒303、驅動裝置304,所述滾筒303通過託輪組302與支撐架301滾動連接,所述託輪組302包括滾動連接於滾筒303下部四角上的三個輔託輪302a,一主拖輪302b,其中三個輔託輪302a與滾筒303外圓滾動連接,所述滾筒303外圓上還套接有齒形套303a,所述主拖輪302b上設有與齒形套303a配合的齒形,所述驅動裝置304包括驅動電機304a、軸承座304b、大皮帶輪304c、驅動軸304d,所述驅動電機304a輸出軸與大皮帶輪304c傳動連接,驅動軸304d套接於大皮帶輪304c上,所述驅動軸304d通過軸承座304b套接有主拖輪302b。
本發明使用過程如下:將廢菌棒料投入料倉102後,廢菌棒料經皮帶一103進入粉碎箱201內經粉碎裝置4進行粉碎後,經皮帶二204運輸到無軸滾筒篩中,進行篩分後,即可實現廢菌棒料的袋料分離作業。
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相比,所述粉碎裝置4包括對稱固接於粉碎箱201兩端的軸承座401,所述軸承座401內套接有轉軸402,所述轉軸402上套接有至少兩個分離錘403,位於上方的分離錘403大小小於位於下方的分離錘403大小,通過分層粉碎,更好地完成對廢菌棒的粉碎作業。
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廢菌棒處理裝置,包括輸料單元、粉碎單元、無軸滾筒篩;所述輸料單元包括輸料架一、料倉,所述輸送架一上傳動連接有皮帶一,所述料倉罩接於皮帶一遠離粉碎單元端;所述粉碎單元,包括粉碎箱,輸料架二、粉碎電機,所述輸料架二上傳動連接有皮帶二,所述粉碎箱位於皮帶二上方,所述粉碎電機固接於粉碎箱一側,所述粉碎電機經皮帶輪連接有可轉動的粉碎裝置;所述皮帶二遠離粉碎箱端伸入無軸滾筒篩內。
技術研發人員:秦海玲;李松君;王崇林;李家全;趙星民;王銳;冷彬;馬桂芝;王希明;程彩霞;王曉燕;王麗梅;霍金寶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李松君
技術研發日:2016.11.14
技術公布日:2017.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