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對蝦高位池水循環設施以及水循環方法與流程
2024-01-23 14:34:15 2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位池水循環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對蝦高位池水循環設施以及水循環方法。
背景技術:
高位池整體地勢較高,多用水泥密封池邊。從資源利用的角度來看,高位池養殖的實質就是資源重組,與常規人工養殖對蝦相比,高位池養蝦具有四個優點:一是自然安全係數大。高位池是在陸地上挖建的,能避免海潮、洪水等侵襲,安全係數大。二是排汙方便,有利於消毒和病害防治。由於高位池建在地面上,抽排水方便,從而使排汙方便,有利於消毒和病害防治。三是放養時間隨意,可人工控制收穫時間。高位池利用人工抽水、放水,不受氣候影響。四是產量高,效益好,高位池是通過高密度來提高單產的。
由於高位池採取的是高密度養殖方案,因此水循環可以起到防止汙物堆積,提高水中含氧量等效果,並且在消毒、施藥過程中,水循環有利於消毒物和藥物的快速擴散,因此高位池的水循環便較為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對蝦高位池水循環設施以及水循環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一種技術方案為:一種對蝦高位池水循環設施,高位池的外周輪廓為圓形或橢圓形,高位池外側還設有附池,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循環設施包括:設置在所述高位池池壁上的若干個壁管,剛從壁管出水口流出的水沿所述池壁流動且流動方向保持水平或水平向下,所有壁管的流水均沿所述池壁的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流動;
所述壁管外接水源,或所述壁管能夠通過水泵吸取所述高位池內的水,或所述壁管能夠通過水泵吸取所述附池內的水。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外周輪廓為圓形的高位池內切於方形地塊,在所述方形地塊的四個角處各設置有一個附池;外周輪廓為橢圓形的高位池內切於長方形地塊,在所述長方形地塊的四個角處各設置有一個附池。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池底中心設置有沉澱漏鬥,所述沉澱漏鬥底部連通排汙管。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池壁和池底表面均覆蓋有地膜,所述壁管和所述排汙管均貫穿所述地膜。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池壁分為若干個循環層,每個循環層均位於同一水平面,每個循環層對應的池壁上設置有多個壁管。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每個所述循環層上的多個壁管等角度或等間距環繞排布。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高位池邊緣的池岸上設置有若干個進水管,所述進水管豎直埋入池岸內,且每個所述進水管就近的連通若干個不同循環層的壁管。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高位池的池壁為喇叭口結構。
本發明採用的另一種技術方案為:一種高位池水循環設施的水循環方法,其特徵在於,向所有壁管內通入流水,所述流水以一定的流速從所述壁管的出水口流出,所有壁管的流水沿池壁表面整體進行順時針或逆時針流動。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
當所有壁管同步間歇性通入流水時,每次通入流水時就能夠在所述高位池的池壁表層形成一個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整體流動的水圈體,所述水圈體內的水能夠將水流的動能逐漸向高位池中央傳遞;
當所有壁管持續通入流水一段時間時,所述高位池內的水整體能夠形成以高位池中心軸線為中心的旋轉水體。
本發明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將高位池設計成弧形邊結構的圓形或橢圓形,可以方便高位池內的水沿所述高位池中心旋轉循環,這種結構保證了水流動過程中動能損失較小,特別是圓形的的高位池,其水流動的動能損失最小,且水循環因為弧形池壁的結構可以形成不留死角的水循環。
(2)水在循環過程中也可以加大池壁上的汙物脫離池壁,並不斷向高位池的水流旋轉中心匯集,最終汙物沉澱形成到沉澱漏鬥內,沉澱漏鬥在高位池中心位置的底部,在水形成循環狀態時,水循環的中心即位於沉澱漏鬥的正上方,不管是汙物自主沉澱還是排汙管主動吸取,盡可以將汙物濃度較高的汙水排出,此種結構方便汙物匯集和排出。
(3)壁管的切向設置方式可以讓水能夠沿池壁流動,所有壁管共同流出的水流便可以形成循環效果,其中壁管間歇性的通水可以近似脈衝的方式將水送入高位池,且水流動和循環是在池壁開始的,不會存在水循環的死角,進一步壁管持續通入流水一段時間,其可以使高位池中的水形成大範圍的流動循環,循環效果更高。
(4)進水管豎直埋入池岸,可以沿豎直方向同時連通多個壁管,進而縮減管道的數量,統一接入不同的水源。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橢圓形高位池以及附池的俯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圓形高位池以及附池的俯視圖;
圖中:1、高位池;2、沉澱漏鬥;3、池壁;4、壁管;5、池底;6、排汙管;7、進水管;8、循環層;9、附池。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如圖1所示,一種對蝦高位池水循環設施,高位池1的外周輪廓為圓形或橢圓形,高位池1的池壁3為喇叭口結構,高位池1外側還設有附池9,水循環設施包括:設置在高位池1池壁3上的若干個壁管4,剛從壁管4出水口流出的水沿所述池壁3流動且流動方向保持水平或水平向下,所有壁管4的流水均沿池壁3的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流動;將高位池1設計成弧形邊結構的圓形或橢圓形,可以方便高位池1內的水沿所述高位池1中心旋轉循環,這種結構保證了水流動過程中動能損失較小,特別是圓形的的高位池1,其水流動的動能損失最小,且水循環因為弧形池壁3的結構可以形成不留死角的水循環。
壁管4外接水源,其可直接引進外部的清潔水源進行池壁3衝刷和高位池1排汙;
或壁管4能夠通過水泵吸取所述高位池1內的水,通過循環水的作用,在不利用外來水源的條件下進行高位池1水循環以及衝刷排汙工作,其適合水源不充足的條件下使用;
或所述壁管4能夠通過水泵吸取所述附池9內的水,通過在附池9中設置臭氧設備或藥物,使臭氧或藥物充分稀釋然後依次經過進水管7和壁管4送入高位池1,其可以更加均勻的使臭氧和藥物分散到高位池1中發揮作用,不留死角。
如圖2和3所示,外周輪廓為橢圓形的高位池1內切於長方形地塊,在所述長方形地塊的四個角處各設置有一個附池9。外周輪廓為圓形的高位池1內切於方形地塊,在所述方形地塊的四個角處各設置有一個附池9。上述橢圓形或圓形的高位池1通過在四邊設置附池9,可以盡最大可能的利用土地,減少土地資源的浪費。
池底5中心設置有沉澱漏鬥2,所述沉澱漏鬥2底部連通排汙管6。水在循環過程中也可以加大池壁3上的汙物脫離池壁3,並不斷向高位池1的水流旋轉中心匯集,最終汙物沉澱形成到沉澱漏鬥2內,沉澱漏鬥2在高位池1中心位置的底部,在水形成循環狀態時,水循環的中心即位於沉澱漏鬥2的正上方,不管是汙物自主沉澱還是排汙管6主動吸取,盡可以將汙物濃度較高的汙水排出,此種結構方便汙物匯集和排出。
池壁3和池底5表面均覆蓋有地膜,所述壁管4和所述排汙管6均貫穿所述地膜。
池壁3分為若干個循環層8,每個循環層8均位於同一水平面,每個循環層8對應的池壁3上設置有多個壁管4,每個所述循環層8上的多個壁管4等角度或等間距環繞排布。壁管4的切向設置方式可以讓水能夠沿池壁3流動,所有壁管4共同流出的水流便可以形成循環效果,其中壁管4間歇性的通水可以近似脈衝的方式將水送入高位池1,且水流動和循環是在池壁3開始的,不會存在水循環的死角,進一步壁管4持續通入流水一段時間,其可以使高位池1中的水形成大範圍的流動循環,循環效果更高。
高位池1邊緣的池岸上設置有若干個進水管7,所述進水管7豎直埋入池岸內,且每個所述進水管7就近的連通若干個不同循環層8的壁管4。進水管7豎直埋入池岸,可以沿豎直方向同時連通多個壁管4,進而縮減管道的數量,統一接入不同的水源。
本發明採用的另一種技術方案為:一種高位池1水循環設施的水循環方法,向所有壁管4內通入流水,所述流水以一定的流速從所述壁管4的出水口流出,所有壁管4的流水沿池壁3表面整體進行順時針或逆時針流動。
當所有壁管4同步間歇性通入流水時,每次通入流水時就能夠在所述高位池1的池壁3表層形成一個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整體流動的水圈體,所述水圈體內的水能夠將水流的動能逐漸向高位池1中央傳遞;
當所有壁管4持續通入流水一段時間時,所述高位池1內的水整體能夠形成以高位池1中心軸線為中心的旋轉水體。
以上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技術性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