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榨油機的壓榨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4-01-25 12:53:15 1
專利名稱:一種榨油機的壓榨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榨油機,尤其是榨油機的壓榨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榨油機被廣泛應用於各種居家場所,人們不斷地對榨油機的壓榨機構進行完善和改進。現有技術中榨油機的壓榨機構,是通過將花生等物料顆粒容納在壓榨螺杆的螺紋間距內,隨著螺杆轉動,花生等物料顆粒在壓榨筒內被擠壓,從而壓榨出油。這種壓榨原理,使得壓榨螺杆的螺牙高度及螺紋間距都必須足夠大,以容納花生等物料顆粒,這樣,壓榨螺杆及相配合的壓榨筒的體積就比較大,同時也必須足夠長,才能使花生等物料顆粒得到充分的壓榨,最終造成壓榨機構的體積龐大。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的榨油機壓榨機構,其體積小巧,壓榨效率高。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榨油機的壓榨機構,包括壓榨螺杆及與之配合的壓榨筒,所述壓榨筒側壁設置有出油槽,壓榨筒尾端設置有出渣口,所述壓榨筒分為前段的輸送腔及後段的壓榨腔;所述壓榨腔直徑小於輸送腔直徑;所述壓榨螺杆分為前段的輸送段一對應壓榨筒的輸送腔,後段的壓榨段一對應壓榨筒的壓榨腔,所述壓榨螺杆的螺紋外徑在輸送段自前向後逐漸變小,進入壓榨段後保持恆定;所述壓榨螺杆螺紋內逕自前向後逐漸變大;壓榨螺杆的螺距一壓榨段小於輸送段;所述壓榨筒的輸送腔為帶有錐度的正多邊形容腔,且其錐度變化與壓榨螺杆的輸送段相對應。所述壓榨螺杆輸送段的螺紋處開有缺口。所述壓榨腔尾部套裝有套筒,套筒的內徑比壓榨腔內徑小。所述壓榨螺杆的輸送段的螺紋牙根寬度比牙頂寬。所述壓榨螺杆末端沿圓周均勻分布有若干切口。所述壓榨筒的壓榨腔為正多邊形容腔。所述壓榨筒輸送腔的入口處由圓形過渡到正多邊形,圓形處與壓榨螺杆的起始端外圓面相配合形成封閉面。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壓榨螺杆輸送段的螺紋外逕自前向後逐漸變小,螺紋內徑逐漸變大,使得擠壓輸送空間變小得更快,輸送段的物料更快更有效地被壓碎,更快地過渡到壓榨段,且壓榨段的螺紋外徑恆定不變,但比輸送段的螺紋外徑要小很多,這樣壓榨螺杆及壓榨筒可以比現有技術做得更短小;進入壓榨段後螺紋內徑仍舊逐漸變大,且壓榨筒的壓榨腔直徑小於輸送腔直徑,這樣壓榨螺杆與壓榨筒之間的壓榨空間逐步變小,有利於被壓榨物料的受力,可以壓榨的更加完全,同時,壓榨螺杆的螺距一壓榨段小於輸送段,也使得壓榨空間更小,壓榨效率更高,在同等長度上,出油率比螺距不變的情況下更高,或者,為達到相同的出油率,本發明的結構設計可以比現有技術更短小。壓榨筒的輸送腔設計為與壓榨螺杆的輸送段錐度變化相對應的正多邊形容腔,增大了輸送腔的徑向摩擦力,被輸送的物料顆粒不會跟隨壓榨螺杆進行圓周運動,而只能順壓榨螺杆的螺紋推進方向運動,使物料顆粒可以順暢地輸送下去。當壓榨螺杆輸送段的螺紋處設計缺口時,可減少物料顆粒從輸送段向壓榨段的輸送推進的量,若物料顆粒不能往前推進,則可通過缺口往後退回,防止卡死,使送料與壓榨達到一個動態平衡;且缺口還可以對輸送段內的物料顆粒進行切削變細後,再進入到壓榨段進行壓榨,提高了出油率。本發明的壓榨機構設計更為合理,提高了壓榨效率,且體積小,降低了生產成本。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拆分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圖I、圖2、圖3,一種榨油機的壓榨機構,包括壓榨螺杆I及與之配合的壓榨筒2,所述壓榨筒2側壁設置有出油槽21,壓榨筒2尾端設置有出渣口 22,所述壓榨筒2分為前段的輸送腔23及後段的壓榨腔24 ;所述壓榨腔24直徑小於輸送腔23直徑;所述壓榨螺杆I分為前段的輸送段11—對應壓榨筒2的輸送腔23,後段的壓榨段12—對應壓榨筒
2的壓榨腔24,所述壓榨螺杆I的螺紋外徑在輸送段11自前向後逐漸變小,進入壓榨段12後保持恆定,所述壓榨螺杆I的螺紋內逕自前向後逐漸變大,壓榨螺杆I的螺距一壓榨段12小於輸送段11 ;所述壓榨筒2的輸送腔23為帶有錐度的正多邊形容腔,且其錐度變化與壓榨螺杆I的輸送段11相對應。本發明通過輸送段11的螺紋外逕自前向後逐漸變小和螺紋內逕自前向後逐漸變大兩種方式來減小輸送段11與輸送腔23內壁的空間,使得壓榨空間變小得更快,則輸送段
11更快地過渡到壓榨段12,且由於壓榨段12的螺紋外徑恆定不變,但比輸送段11的螺紋外徑要小很多,這樣,壓榨筒2的壓榨腔24直徑可以大大小於輸送腔23直徑,則壓榨螺杆I及壓榨筒2就可以設計得比現有技術更為小巧。物料顆粒自壓榨筒2上的入料口落入到輸送段11內的螺紋間距中,通過壓榨螺杆I的轉動推進,實現對物料顆粒的擠壓輸送,進入壓榨段12後,壓榨螺杆I的螺紋外徑保持恆定,螺紋內徑仍舊逐漸變大,壓榨螺杆I與壓榨筒2之間的壓榨空間逐步變小,壓榨物料受力逐漸變大,被壓榨的逐步完全,經壓榨後油從出油槽21處流出,壓榨殘渣從出渣口 22被擠壓排出。本發明的壓榨螺杆的螺距一壓榨段12小於輸送段11,配合壓榨螺杆I的螺紋內徑逐漸變大,也使得物料的被壓榨空間更小,從而壓榨效率更高,在同等長度上,出油率比螺距不變的情況下更高,或者,為達到相同的出油率,本發明的結構設計可以比現有技術更短小。本發明的壓榨筒2的輸送腔23為帶有錐度的正多邊形容腔,且其錐度變化與壓榨螺杆I的輸送段11相對應;這樣,增大了輸送腔的徑向摩擦力,被輸送的物料顆粒不會跟隨壓榨螺杆I進行圓周運動,而只能順壓榨螺杆的螺紋推進方向運動,從而有效地促進了物料的軸向推進,使物料顆粒可以順暢地輸送下去。作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壓榨螺杆I的輸送段11的螺紋處開有缺口 13。由於壓榨段12可容納物料顆粒的空間大大小於輸送段11可容納物料的空間,在推進速度一樣的情況下,物料顆粒壓榨推進的量大大小於輸送推進的量,當物料裝入過快或過多時,在壓榨螺杆輸送段11的螺紋處設計缺口 13,可減少物料輸送推進的量,同時,若物料顆粒不能往前推進時,可以通過缺口往後退回,防止卡死,使送料與壓榨達到一個動態平衡;且缺口還可以對輸送段11內的物料顆粒進行切削變細後,再進入到壓榨段12進行壓榨,提高 了出油率。作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壓榨腔24尾部套裝有套筒25,套筒25的內徑比壓榨腔24內徑小。當壓榨殘渣向出渣口 22處擠壓時,由於套筒25內壁與壓榨螺杆I之間的空隙比壓榨腔24內壁與壓榨螺杆I之間的空隙小,從而實現對將要擠壓出的壓榨殘渣進行二次壓榨。本實施例中,所述壓榨螺杆I的輸送段11的螺紋牙根寬度比牙頂寬,提高了壓榨螺杆I在擠壓花生等物料時的強度和耐受力,不易從根部斷裂,更加堅固耐用。本實施例中,所述壓榨筒2的壓榨腔24內壁截面也為正多邊形,增大了壓榨腔24的徑向摩擦力,使得被壓榨的花生等物料顆粒不會跟隨壓榨螺杆I進行圓周運動,從而增大了軸向的推進力,便於花生等物料顆粒在壓榨腔24中順利推進。壓榨螺杆I末端沿圓周均勻分布有若干切口 14,所述切口 14可以實現對壓榨殘渣的剪切,從而產生熱量,滿足出油時所需的溫度,同時切口的存在也增加了對壓榨殘渣的擠壓力,提高了出油率。作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壓榨筒輸送腔23的入口處26由圓形過渡到正多邊形,圓形處與壓榨螺杆I的起始端15的外圓面相配合形成封閉面,防止物料由此處外漏,而被限制在壓榨筒2內。本發明的壓榨機構結構設計更為合理,提高了壓榨效率,且體積小,降低了生產成本,可廣泛適用於各種類型的榨油機上。
權利要求
1.一種榨油機的壓榨機構,包括壓榨螺杆(I)及與之配合的壓榨筒(2),所述壓榨筒(2)側壁設置有出油槽(21),壓榨筒(2)尾端設置有出渣ロ(22),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榨筒(2)分為前段的輸送腔(23)及後段的壓榨腔(24);所述壓榨腔(24)直徑小於輸送腔(23)直徑;所述壓榨螺杆(I)分為前段的輸送段(11)——對應壓榨筒(2)的輸送腔(23),後段的壓榨段(12)——對應壓榨筒(2)的壓榨腔(24),所述壓榨螺杆(I)的螺紋外徑在輸送段(11)自前向後逐漸變小,進入壓榨段(12)後保持恆定;所述壓榨螺杆(I)螺紋內逕自前向後逐漸變大;壓榨螺杆(I)的螺距——壓榨段(12)小於輸送段(11);所述壓榨筒(2)的輸送腔(23)為帶有錐度的正多邊形容腔,且其錐度變化與壓榨螺杆(I)的輸送段(11)相對應。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榨油機壓榨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榨螺杆(I)的輸送段(11)的螺紋處開有缺ロ(13)。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榨油機壓榨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榨腔(24)尾部套裝有套筒(25),套筒(25)的內徑比壓榨腔(24)內徑小。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榨油機壓榨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榨螺杆(I)的輸送段(11)的螺紋牙根寬度比牙頂寬。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榨油機壓榨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榨螺杆(I)末端沿圓周均勻分布有若干切ロ( 14)。
6.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榨油機壓榨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榨筒(2)的壓榨腔(24)為正多邊形容腔。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榨油機壓榨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榨筒輸送腔(23)的入ロ處(26)由圓形過渡到正多邊形,圓形處與壓榨螺杆(I)的起始端(15)外圓面相配合形成封閉面。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榨油機的壓榨機構,包括壓榨螺杆及與之配合的壓榨筒,壓榨筒側壁設置有出油槽,壓榨筒尾端設置有出渣口,壓榨筒分為前段的輸送腔及後段的壓榨腔;壓榨腔直徑小於輸送腔直徑;壓榨螺杆分為前段的輸送段——對應壓榨筒的輸送腔,後段的壓榨段——對應壓榨筒的壓榨腔,所述壓榨螺杆的螺紋外徑在輸送段自前向後逐漸變小,進入壓榨段後保持恆定;壓榨螺杆螺紋內逕自前向後逐漸變大;壓榨螺杆的螺距——壓榨段小於輸送段;壓榨筒的輸送腔為帶有錐度的正多邊形容腔,且其錐度變化與壓榨螺杆的輸送段相對應;本發明的壓榨機構結構設計更為合理,提高了壓榨效率,且體積小,降低了生產成本,可廣泛適用於各種類型的榨油機上。
文檔編號B30B15/00GK102765208SQ20121027779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日
發明者周勁松 申請人:江門市貝爾斯頓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