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輸通器的製作方法
2024-01-21 05:54:15
專利名稱:下水道輸通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下水道輸通器,是供家庭、單位自備使用的用具,屬日常生活用品。
室內下水道的堵塞,絕大多數是由菜渣、飯渣、茶葉及便紙等堵塞在下水道存水彎管處引起的。用來輸通的用具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有木柄的橡膠碗;另一種是能轉彎的鋼絲鞭鑽。前者雖造價低、易操作,能供千家萬戶所自用,但輸通效果差。並且,若下水道口四周的地面不平整或不光滑或下水道口緊挨牆根、牆角,或其上方有遮擋物時,均無法使用。後者,雖克服了前者的不足,但造價高,難為廣大家庭所購置。並且,若下水道的存水彎管內徑小、彎度急時,則難以發揮作用。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造價低、易操作,能被廣大家庭和機關單位所購置,又輸通效果好、適用範圍廣的輸通器。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插入下水管道內使用的輸通器,其特徵在於它由與下水管道相配的塞頭及與塞頭相連的便於操作的手柄組成,並在塞頭或手柄上設有可開、閉的排洩孔,且所述與下水管道相配的塞頭最粗處所圈圍的橫切面積,應大於其與下水管道的間隙的橫切面積。這種結構的輸通器,較適宜輸通內徑較大的下水管道。使用時,應先給堵塞的下水道灌滿水,再將輸通器插入下水道存水彎管深處,然後快速向上拔取輸通器。插入時,排洩孔打開,發揮減壓作用;拔取時,排洩孔關閉,發揮密封功能,加之輸通器與下水道的間隙處也有水密封,這時輸通器與下水管道就好比醫用的注射器,在塞頭從下水管抽出的空間內,便出現一個負壓區,由此吸動存水彎管處的堵塞物向後波動。由此而將下水道輸通,從而實現了上述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也能這樣實現一種插入下水管道內使用的輸通器,其特徵在於它是一根與下水管道相配的便於操作的管筒,其上設有可開、閉的排洩孔,且所述管筒插入下水管道一端最粗處所圈圍的橫切面積,應大於其與下水管道的間隙的橫切面積。這種結構的輸通器較適宜輸通內徑較小的下水管道。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與上述結構的輸通器相同,從而同樣實現了本發明的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還能這樣實現一種插入下水道使用的輸通器,其特徵在於在與下水道相適的且下端是敞口的外管內,設有與外管既密閉又活動的內塞,並在內塞上設有便於操作的手柄,所述外管下端最小內孔處的內孔橫截面積,應大於該外管下端與下水道的最小間隙處的間隙橫切面積。使用時,先給堵塞的下水道灌滿水,並推動手柄,將內塞置於外管的底部,再將輸通器插入下水道存水彎深處,然後向上抽動手柄。這樣內塞從外管移動的空間內便出現一個負壓區,由此吸動堵塞物而將下水道輸通,也同樣實現了上述目的。
本發明推薦在輸通器的外管下端敞口內,設有自動開關的過濾欄。使用時,向上抽動手柄,外管內的負壓使過濾欄與外管壁成平行狀態而自動開啟,讓下水道內的堵塞物能吸入外管內;在從下水道內取出輸通器時,過濾欄便與外管壁成垂直狀態而自動關閉,由此使吸入外管內的堵塞物不再落入下水道而能將其取出。
以下結合附圖予以詳述,以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的精神。
圖1是排洩孔設在塞頭上的本發明輸通器結構示意圖。
圖2是排洩孔設在手柄上的本發明輸通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為一根管筒的輸通器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輸通器的管筒插入下水道一端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5是設有外管的本發明輸通器結構示意圖。
圖6、圖7、圖8是本發明輸通器的外管下端頭的其它幾種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輸通器的外管下端頭另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在
圖1中,塞頭1成下為開口內為空心的瓶蓋狀,在其上設有手柄2。塞頭1的大小應在方便使用的前提下,其外圓半徑應儘可能的接近下水管道的內圓半徑。在塞頭1的頂部設有排洩孔3,在排洩孔3的上口部鉸接有與之相配的排洩孔蓋4。在將輸通器插入下水管道時,排洩孔蓋4自動打開,在抽出輸通器時,排洩孔蓋4自動關閉。排洩孔蓋4也可成上粗下細的圓錐或圓臺,且下端連有防脫落的圓形或條形狀結構而置於排洩孔3中,使用時也同樣具有自動開、關之效能。在圖2中,塞頭1上粗下細,成倒置的細頸瓶的頸口狀,且下端較細的部分較軟,以便於塞頭儘可能達到下水道的存水彎管深處,這樣拔取輸通器時所產生的負壓區能最大限度地靠近堵塞物而增強輸通效果。在方便使用的前提下,塞頭1最粗處所圈圍的橫切面積,應儘可能地接近下水管道的橫切內圓面積。排洩孔3從手柄2的上端直通到塞頭1的下端。在排洩孔3的上口設有排洩孔蓋4,其功能作用與
圖1所述相同。塞頭1除
圖1、圖2所述的形狀外,還可成圓餅狀、圓柱狀等。
在圖3中,管筒5的下端為開口,上端有一瓶蓋形的部件緊密套入管筒內(也可套入管筒外),並在這一瓶蓋形的部件上設有排洩孔3。排洩孔3也可設在頂部,還可直接設在上端成封閉的管筒5上,即可省去圖中的瓶蓋形部件。排洩孔3及排洩孔蓋4也可成
圖1、圖2所示的圓形等形狀。管筒5的粗細應在方便使用的前提下,其外徑應儘可能地接近下水管道的內徑。為便於操作,管筒5的長度一般可為下水道從入口到存水彎管底部的長的1.5-2倍,通常為80-110cm即可。圖4是圖3所述的管筒5插入一端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從圖中可以看出管筒5在插入一端的粗細不一樣,端頭一節較細且較軟(這一節一般可為5-10cm左右),其作用是讓管筒儘可能的插入下水道存水彎管深處,以便抽取時產生的負壓區能最大限度地靠近堵塞物,從而增強輸通效果。在緊挨這節較細較軟的管筒部,環繞管筒5的一圈向外凸出,其作用是為了儘可能地減小管筒5與下水管道間的間隙而保證輸通效果。圖4中環繞管筒5向外凸出的一圈,也可在圖3所示的管筒5插入的一端上緊套一個外圈,其功能和作用也同樣如此。
在圖5中,外管6成筆直狀,其長短以便於操作即可,其粗細應根據下水道內徑而定,一般應在方便使用的前提下,儘可能地減小外管6與下水道之間的間隙。內塞7與手柄2連為一體。內塞7在外管6的內孔中既成密封狀,又能通過操縱手柄2使內塞7在外管6的內孔中上下移動。圖6、圖7、圖8是圖5所示的輸通器上的外管6的下端頭其它幾種結構形式。從圖6中可以看出,外管6的端頭一節較細且較軟,其作用是讓外管儘可能地靠近下水道存水彎管處的堵塞物而能將其直接吸入外管內。從圖7中可以看出,外管6端頭一節是由粗漸細並較軟,且成彎曲狀(其彎度通常可在90°-135°之間),這種結構的輸通器,適宜用來輸通抽水馬桶,因此,其端頭部分外表面的形狀及大小應與抽水馬桶底部入口的形狀及大小相吻合,且頂端部應小於入口。從圖8中可以看出,在外管6下端頭,緊挨敞口的側邊,有一個缺口8,這種結構的輸通器,既可用於輸通一般下水道,又可用於輸通抽水馬桶。若用於輸通抽水馬桶,其端頭與抽水馬桶接觸處宜較軟,並且形狀、大小和缺口8的位置等,都應與抽水馬桶底部入口處相吻合。圖6、圖7、圖8所示的外管6的下端頭,可以與圖5所示的外管6連為一體,也可為單獨部件,配套在圖5所示的外管6下端頭上使用。
圖9是圖5所示的輸通器外管6的下端頭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從圖中可以看出,過濾欄9的一端與外管6相鉸接,另一端置於擋欄柱10的上方。過濾欄9的長度可略短於此處外管6的直徑(也可以略長於此處外管6的直徑,這樣即可省去擋欄柱10),其形狀可為長方形。使用時,隨著內塞的移動,當外管6內出現負壓時,過濾欄9便與外管6成平行狀,堵塞物被吸入管內;當提取輸通器時,過濾欄9因受擋欄柱10的阻擋與外管6成垂直狀,從而使吸入外管6中的堵塞物不再掉入下水道中。圖9所示的外管6下端頭可以與圖5、圖6、圖8所述的輸通器外管6連為一體,也可成單獨部件配套在圖5、圖6、圖8所述的外管6下端敞口上使用。
為了既易於操作,又保證輸通效果,圖4中所述環繞管筒5向外凸出的一圈也可用在圖5、圖6、圖7、圖8、圖9所述的輸通器外管6的下端頭。
本發明的輸通器已通過上述實施例對其精神作了清楚闡述,但不用說在本發明構思的基礎上可作適當改變而不超出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比如圖2、圖3中的排洩孔蓋4可省去,使用時用手代替排洩孔蓋4進行密封,也具有同樣的效果。圖2、圖3中的排洩孔和與之相配的排洩孔蓋,也可為一節較細的且與輸通器連在一起的軟管。還如,本發明輸通器上的排洩孔蓋,也可為其它形狀或結構。如把圖3中的排洩孔3設在頂部且為圓形時,則圖2、圖3中的排洩孔蓋4也可為下粗上細的圓臺或圓錐且上端連有拉手用的圓形或橫槓形結構而置於排洩孔3中,也照樣具有開閉功能。如此等等,不一一細說。
本發明的下水道輸通器可用橡膠、塑料等材料製作。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造價低,適應範圍廣,體積小易放置,不僅廣大家庭和機關單位能普遍購置,而且操作簡單,使用方便,輸通效果好,能徹底解除人們在平常擔心下水道堵塞的顧慮,可直接將飯渣、菜渣、茶葉、便紙等放心地丟入下水道,由此給生活帶來極大方便。
權利要求1.一種插入下水管道內使用的輸通器,其特徵在於它由與下水管道相配的塞頭及與塞頭相連的便於操作的手柄組成,並在塞頭或手柄上設有可開、閉的排洩孔,且所述與下水管道相配的塞頭最粗處所圈圍的橫切面積,應大於其與下水管道的間隙的橫切面積。
2.一種插入下水管道內使用的輸通器,其特徵在於它是一根與下水管道相配的便於操作的管筒,其上設有可開、閉的排洩孔,且所述管筒插入下水管道一端最粗處所圈圍的橫切面積,應大於其與下水管道的間隙的橫切面積。
3.一種插入下水道使用的輸通器,其特徵在於在與下水道相適的且下端是敞口的外管內,設有與外管既密閉又活動的內塞,並在內塞上設有便於操作的手柄,且所述外管下端最小內孔處的內孔橫切面積,應大於該外管下端與下水道的最小間隙處的間隙橫切面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輸通器,其特徵在於在外管下端敞口內設有自動開、關的過濾欄。
專利摘要一種下水道輸通器,由塞頭與手柄構成,或者由外管、內塞和手柄構成,或者由一根管筒構成。使用時,由輸通器產生的負壓將下水道輸通。該輸通器造價低,適應範圍廣,體積小易放置,不僅廣大家庭和機關單位能普遍購置,而且操作簡單,使用方便,輸通效果極好,能徹底解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擔心下水道堵塞的顧慮,可直接將飯渣、菜渣、茶葉、便紙等放心地丟入下水道,從而給生活帶來極大方便。
文檔編號F16L55/26GK2341008SQ9725013
公開日1999年9月29日 申請日期1997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1997年7月25日
發明者李於江 申請人:李於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