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幹部轉變工作作風演講稿
2024-01-21 04:58:15 1
作風就是形象,作風就是力量,作風就是保障。小編收集了機關幹部轉變工作作風演講稿,歡迎閱讀。
機關幹部轉變工作作風演講稿【一】
工作作風,是人們在工作中體現出來的特點,是貫穿於工作過程中的一貫風格,關係著一個個人、一個團隊、一個政黨的發展與存亡。工作作風內容上包含精神和行為兩個層面,精神往往被人看成是「虛」的,而行為是「實」的,所以轉變工作作風只有虛實結合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精神層面的問題往往被忽視,但實際上很多問題根源於此,是工作作風隱含因素。工作態度不端正、思想觀念固化、思維方式簡單……都是作風的精神層面問題;而工作標準低、不到位,工作職責不清,協作性不強……則是工作作風差的具體行為表現。轉變工作作風是一項系統、細緻、長期的工作,不能是大話空話的口號,要有具體內容和可操作性,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進行:
第一,踏實學習練內功。工作作風的轉變需要豐富的內涵去支撐,沒有紮實的內功和全面素質的提高,良好的工作作風也就無法形成,因此,必須以謙虛、踏實、認真的態度學習各類知識,掌握各類需要的技能,以提升思想境界、工作水平,更好的適應崗位要求、新形勢發展要求。
第二,落實行動提高執行力。學以致用,知識和素養是在行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要在行動中加以落實。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力爭做到計劃完善、執行有力、效果顯著,使工作圓滿的完成。
第三,自我檢視超越自我。在工作中要經常自我反省,能夠及時、客觀的檢視自己在學習、工作的長處與不足,不斷進行自我評價和總結,揚長補短,不斷在前進的過程中實現超越自我,這是實現個人價值、社會價值的必然途徑。
轉變工作作風是一項持續的工作,需要從身邊的點滴做起,需要從每件事中不斷進行提升作風水平,以實現整體良好作風的形成。
機關幹部轉變工作作風演講稿【二】
農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基礎產業和戰略產業。我市是一個傳統農業地區,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切實搞好「三農」工作,是關係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戰略重點,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首要任務。我們市農牧局承擔著全市農牧業綜合管理職責,在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有關農牧業工作決策部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農牧部門幹部素質的高低,
能力的強弱,作風的好壞,形象的優劣,事關全市農業農村經濟提速發展大局。作為一名局機關幹部,我決心以政風行風評議活動為契機,立足本職崗位,轉變工作作風,努力工作,服務三農做貢獻。
一個機關幹部,無論自己做什麼工作,都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都要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都要克服華而不實、飄浮虛榮的工作作風,都要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勤勤懇懇,求真務實。
我們的黨是為人民服務的黨,我們的機關是為人民辦事的機關,所以,能否形成一個好的工作作風,關係到黨的形象,關係到人心向背。清人魏源在他的《默觚下》裡有這麼一句話:「十履而一跣,則跣者恥;十跣而一履,則履者恥。」就是說,十個人穿著鞋而一個人光著腳,那麼光著腳的人就會感到羞恥;十個人光著腳而一個人穿著鞋,那麼穿著鞋的人就會感到羞恥。這是人們普遍存在的趨同恥異的心理,同時也說明大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在機關裡,要想真正轉變工作作風,也要形成這種趨同恥異的心理,「趨」的是勤政自勉,一心為民;「恥」的是貪圖享樂,拖拉推諉。在機關裡,年齡有大小,職務分高低,但不管是誰,只要從我做起,講實話、幹實事、求實效,想群眾之所慮,急群眾之所難、謀群眾之所求,就一定能以正壓邪,移風易俗,我們的事業就一定能興旺起來。
我們開展的政風行風評議活動,就是要使人民群眾了解我們的一個信念,即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永保黨的先進性的信念。轉變機關工作作風不是繡花枕頭、表面文章,而是要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轉變機關工作作風也不是亭臺軒榭、天上樓閣,而是用一件一件的小事,一點一滴的行動去履行我們的職責。作為一個政府機關裡的青年人,有許多發生在身邊的事情感動我、教育我,這比任何言辭說教都來的生動深刻。青年人的未來就是黨的未來、政府的未來,青年人的工作作風代表著政府機關未來的工作作風。今天我們在這裡演講,是轉變機關工作作風活動的一部分,更是我們所有年輕的機關工作人員滌蕩陋習、樹立新風的動員會。這個動員會的主題就是從我做起,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為機關工作作風帶來朝氣。「下流壅則上溢,上源窒則下枯」,我們就是要上不負領導的期望,下要為人民群眾負責。今天我們在這裡演講,不是演給我們自己看的,不是從這裡自娛自樂、自我消遣的。我們要說出我們的心聲,我們要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努力樹立機關工作作風的新風尚。
在全市幹部群眾滿懷信心進行現代化建設的今天,與經濟領域一系列變革相呼應的,是我們黨的建設,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作風建設。「無一事一物不進者,苟其不進,於人則謂之病,於事則謂之弊。病與弊皆人所欲革之。」我們「革」的是機關裡的邪氣、暮氣,只要我們堅持為人民服務不動搖,只要我們永保黨的先進性不動搖,只要我們時刻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頭上,我們的作風建設就一定能夠出成效,我們的黨就一定能夠永保青春,我們的農牧事業就一定能夠前進、前進、再前進。
機關幹部轉變工作作風演講稿【三】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朋友:
「東方風來滿眼春。」胡錦濤總書記在中紀委第七次全會上明確指出:「幹部的作風至關重要。黨的優良作風,說到底,是由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堅持和發揚的。幹部作風好壞,直接關係到我們事業的成敗,關係到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梁啓超先生說得好:幹部強則事業成,幹部弱則事業敗。幹部作風和發展環境好,沒有資金可以引入資金,沒有人才可以匯聚人才,沒有優勢可以創造優勢;幹部作風和發展環境不好,有資金、有人才也會流失,有優勢也會喪失,有機遇也會錯失。當前,全國各地都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形成了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局面。形勢逼人,不進則退。在新一輪發展的浪潮中,盛書記冉縣長等領導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體察民情,傾聽民聲,把百姓的冷暖安危時刻放在心間。他們親民愛民的形象、求真務實的作風,就是對總書記指示的最好詮釋。
但我們也應當看到,在幹部作風和發展環境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一些黨員幹部思想不夠解放、工作作風不紮實、廉潔觀念不強,更有甚者我行我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一些部門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吃、拿、卡、要的現象仍時有發生;這些問題嚴重削弱了幹部隊伍的執行力,影響了發展環境的優化,阻礙了經濟的快速發展。轉變幹部作風,優化發展環境,是加快建設渝東樞紐門戶的迫切需要。我們必須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下決心扭轉幹部作風。
作風轉變重在落實,針對教育系統存在的問題,9月30日,教委正式拉開了幹部、教師作風整頓的帷幕,10月14日,教委譚中長提出了「兩個五風」整頓的具體要求,一時間,一場「轉變會風、廉潔政風、濃厚學風、改造校風、淨化班風、端正教風、嚴肅考風」的作風整頓在教育系統的幹部和教師間風生水起。
在縣委、縣政府「兩不誤兩促進」思想的指導下,縣教委領導一手抓轉變作風建設,一手緊緊圍繞重點工作,增添措施、落實責任、強化督查。譚中長主任等教委領導率先垂範深入學校、深入課堂,認真檢查指導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現場辦公保證各個重點項目的快速推進。特別是縣職教中心籌備組、第四小學籌備組和校園安全工程工作小組的幹部,不但平時實行的是「5加2」、「白加黑」的工作制度,就連國慶長假他們都沒有休息一天,真有一股「拼命三郎」的勁頭。
「作風就是形象,作風就是力量,作風就是保障。」到目前為止,縣職教中心遷建工程進入緊張的場平施工;縣城第四小學開始教學樓主體施工;全縣中小學1008棟建築完成了安全鑑定、數據採集、總體規劃,縣城4所學校的塑膠運動場工程正日夜不停地施工……這一切都向我們訴說著「轉變作風抓落實,辦人民滿意教育」的事實!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委譚中長主任語重心長告誡我們,我深深的領會到:作為一名基礎教育一線的教師來說,就是要努力的幹好本職工作,從小事做起,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為學生服好務,做出榜樣。在我的身邊就有許多這樣的人,他們不為名利,默默耕耘。儘管工資獎金總是不多,儘管年終考核的優秀名額少得可伶,可又有誰為了個人得失而放棄對這三尺之地的默默播種呢?那深夜窗下不眠的燈光,那作業本上殷紅的心血,那課堂內外淳淳的教誨,證明了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平凡孕育作為大,偉大出自平凡!
「莫謂途難時日遠,雞鳴林角現晨羲。」如今,薄熙來書記給石柱指明了發展方向,縣委縣政府吹響了作風建設的號角。親愛的朋友,讓我們攜起手來,團結協作、開拓創新,為打造渝東教育、建設渝東樞紐門戶作出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