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木合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札木合為什麼會敗給成吉思汗?
2024-02-03 08:44:15 1
札木合,也叫古兒汗,蒙古札達蘭部首領,生於公元1164年,去世於公元1204年,是草原上的一位梟雄。
在《元朝秘史》中,札木合的形象實在不那麼好看,或者還說他幾乎已經成為了文學作品中反面人物的代表。在這部書中,札木合喜新厭舊,脾氣暴躁,個人能力低下,全靠一點小聰明搬弄是非,靠狡詐和謊言過日子,是個十足十的小人。
歷史上的札木合真的是《元朝秘史》中描寫的那樣嗎?真的一個如此惹人厭,一無所成的人物嗎?恐怕並非如此。
歷史上真正的札木合不僅不是一位無能之人,相反他是草原上的梟雄,是一位才幹十分卓絕之輩。作為蒙古札達蘭部的首領,札木合可以說是成吉思汗在草原上的主要對手。而在《元朝秘史》中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形象,大家細想一下還是能夠理解的。
自古以來就有「歷史是勝利者的歷史」這麼一個說法,這句話雖然並不完全正確,但是也確實存在。
寫一個朝代的歷史,往往都是下一個朝代的統治者主導。拿我們最熟悉的《明史》就可以知道,其實裡面有許多東西是不正確的,甚至有刻意修改的可能存在。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史官在修史的時候,清朝統治者有過幹預。這很正常,畢竟既然歷史能有自己主導,自然怎麼美化怎麼來。
札木合的人物形象出現嚴重的歪曲,就是因為他是成吉思汗的主要對手。而寫《元朝秘史》的這一批人,是成吉思汗一派之人。他們為了討好成吉思汗,自然有可能會對札木合進行醜化和貶低。
札木合出生並不好,是「札惕」 (外人)的遺腹子,並不是正統的貴族血脈,嚴格一點來說是個外人。儘管札木合備受爭議,但是他卻仍然努力下向上,發展自己的部族,並且對未來充滿野心,塑立統一蒙古的崇高理想,並為之而努力。
札木合是 一位十分清醒的人,這一點從他最後自己請求成吉思汗將其處死就可以看的出來。札木合與成吉思汗三次結為安答,自幼關係密切,但是等到兩人長大之後,都走上了統一蒙古草原的道路,自然兩人就走向了對立面。札木合曾經對此率兵進攻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也曾多次原諒札木合。但是在最後一次札木合被成吉思汗抓住,成吉思汗表面想要原諒札木合,兩人再次修好之時,札木合卻拒絕了這個請求。
當時成吉思汗的勢力無比強大,札木合依附了好幾個大汗都被成吉思汗消滅,札木合到後來已經無處可去。自己打不過成吉思汗,卻無法放棄自己的理想,於是選擇了這樣一個結局。他對成吉思汗說:「我會令你晚上睡不著覺的,我就象藏在你衣襟裡的針,遲早會扎到你,還是把我處死吧。」
札木合選擇了死亡,結束了自己與成吉思汗不解的關係,同時也堅持了自己的氣節。
札木合是草原上的梟雄,他之所以會敗給成吉思汗,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札木合血脈不純。儘管最開始的時候,他與成吉思汗勢力相當,或者說他還要更甚一籌。但是成吉思汗是正統的黃金血脈,是草原上的嫡系貴族。而札木合卻是「札惕」 (外人)的遺腹子,是外人。所以後來大家會推舉成吉思汗為大汗,而他卻被拋在了一邊。
第二,札木合本人領導能力不強,且性格暴躁,做一部首領足以,卻並不足以統治一個國家。當初他發動「十三翼戰役」,成功打敗成吉思汗,最後的結果卻是自己的部眾戰後反而選擇了投靠成吉思汗。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原因,就是因為徵戰之時,札木合沒有處理好內部矛盾。
第三,成吉思汗是那個世紀最出色的人物,神擋殺神,佛擋殺佛,說實話光輝太強,札木合只能退避一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