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燃氣控制閥的製作方法
2024-02-02 23:34:1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燃氣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燃氣控制閥。
背景技術:
燃氣閥是一種新型的燃氣管道工程的安全配套裝置,用於截斷、接通、調節管路中的氣體,具有良好的控制特性和關閉密封性能,適用於城市煤氣、液化石油氣、天然氣、氧氣等多種燃氣介質管路上,在日常生活中,燃氣閥的種類是很多的,不同的燃氣閥具有不同的功能,普通的燃氣控制閥只能用於控制氣體流量的大小,在燃氣閥長時間的使用中,難免會出現故障,引發燃氣洩露等問題,如果不能及時的制止燃氣洩漏,就有可能給使用者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失,甚至可以威脅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燃氣控制閥,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燃氣閥長時間使用出現故障時無法及時制止燃氣洩漏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燃氣控制閥,包括第一閥體,所述第一閥體的頂部開設有第一檢修孔,所述第一閥體的頂部且位於第一檢修孔的正上方固定連接有第一閥蓋,所述第一閥蓋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螺杆架,所述第一閥蓋的內腔貫穿設有螺紋杆,所述螺紋杆的頂部依次貫穿第一閥蓋的頂部和螺杆架並延伸至螺杆架的頂部,所述螺紋杆位於螺杆架頂部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手輪,所述螺紋杆位於第一閥蓋內腔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閥塊,所述第一閥體的內腔設置有與閥塊相適配的第一限位凸臺,所述第一閥體的右側固定連接有第二閥體,所述第二閥體的頂部開設有第二檢修孔,所述第二閥體的頂部且位於第二檢修孔的正上方固定連接有第二閥蓋,所述第二閥蓋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殼體,所述殼體內腔兩側的頂部均固定連接有電磁線圈,所述殼體的內腔設置有墊塊,且墊塊位於電磁線圈的底部,所述墊塊的底部貫穿第二閥蓋的頂部並延伸至第二閥蓋的內腔,所述殼體的內腔貫穿設有閥杆,所述閥杆的底部依次貫穿電磁線圈和墊塊並延伸至第二閥蓋的內腔,所述閥杆位於第二閥蓋內腔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閥板,所述閥杆上且位於第二閥蓋內腔的一端套設有復位彈簧,所述第二閥體的內腔固定連接有與閥板相適配的第二限位凸臺,所述殼體右側的頂部設置有報警器,所述第二閥體的頂部設置有控制晶片,且控制晶片位於第二閥蓋的右側,所述控制晶片分別與報警器和電磁線圈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螺紋杆與螺杆架的頂部螺紋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閥蓋內腔兩側的底部均設置有密封圈。
優選的,所述第一閥體通過螺栓與第二閥體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閥塊和閥板的底部均固定連接連接有橡膠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燃氣控制閥,通過在燃氣控制閥上安裝電磁切斷設備,實現了在報警器檢測出燃氣洩漏的時候,報警器向控制晶片發出信號,控制晶片接到信號後,停止向電磁線圈供電,電磁線圈失電的同時,復位彈簧就會瞬間將閥板彈下,當閥板與第二限位凸臺貼合的時候,燃氣切斷完畢,既可以防止燃氣繼續洩露,減少了使用者的損失,也為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該燃氣控制閥,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切斷迅速,值得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閥體、2第一限位凸臺、3第一檢修孔、4閥塊、5第一閥蓋、6螺杆架、7螺紋杆、8手輪、9第二閥體、10第二限位凸臺、11第二檢修孔、12閥板、13控制晶片、14第二閥蓋、15復位彈簧、16墊塊、17報警器、18閥杆、19電磁線圈、20殼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燃氣控制閥,包括第一閥體1,第一閥體1的頂部開設有第一檢修孔3,第一閥體1的頂部且位於第一檢修孔3的正上方固定連接有第一閥蓋5,第一閥蓋5內腔兩側的底部均設置有密封圈,通過在第一閥蓋5內腔兩側的底部安裝密封圈,可以防止燃氣洩漏,增強密封性,第一閥蓋5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螺杆架6,第一閥蓋5的內腔貫穿設有螺紋杆7,螺紋杆7的頂部依次貫穿第一閥蓋5的頂部和螺杆架6並延伸至螺杆架6的頂部,螺紋杆7與螺杆架6的頂部螺紋連接,螺紋杆7位於螺杆架6頂部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手輪8,螺紋杆7位於第一閥蓋5內腔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閥塊4,第一閥體1的內腔設置有與閥塊4相適配的第一限位凸臺2,第一閥體1的右側固定連接有第二閥體9,第一閥體1通過螺栓與第二閥體9固定連接,第二閥體9的頂部開設有第二檢修孔11,第二閥體9的頂部且位於第二檢修孔11的正上方固定連接有第二閥蓋14,第二閥蓋14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殼體20,殼體20內腔兩側的頂部均固定連接有電磁線圈19,殼體20的內腔設置有墊塊16,且墊塊16位於電磁線圈19的底部,墊塊16的底部貫穿第二閥蓋14的頂部並延伸至第二閥蓋14的內腔,殼體20的內腔貫穿設有閥杆18,閥杆18的底部依次貫穿電磁線圈19和墊塊16並延伸至第二閥蓋14的內腔,閥杆18位於第二閥蓋14內腔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閥板12,閥塊4和閥板12的底部均固定連接有橡膠塊,通過在閥塊4和閥板12的底部安裝橡膠塊,當閥塊4和閥板12與限位凸臺貼合時,可以增強貼合時候的密封效果,閥杆18上且位於第二閥蓋14內腔的一端套設有復位彈簧15,第二閥體9的內腔固定連接有與閥板12相適配的第二限位凸臺10,殼體20右側的頂部設置有報警器17,第二閥體9的頂部設置有控制晶片13,通過在燃氣控制閥上安裝電磁切斷設備,實現了在報警器17檢測出燃氣洩漏的時候,報警器17向控制晶片13發出信號,控制晶片13接到信號後,停止向電磁線圈19供電,電磁線圈19失電的同時,復位彈簧15就會瞬間將閥板12彈下,當閥板12與第二限位凸臺10貼合的時候,燃氣切斷完畢,既可以防止燃氣繼續洩露,減少了使用者的損失,也為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且控制晶片13位於第二閥蓋14的右側,控制晶片13分別與報警器17和電磁線圈19電性連接。
工作原理:該燃氣控制閥通電後,經控制晶片13控制設備運行,此時電磁線圈19處於通電狀態,電磁線圈19通電的時候將閥杆18提起,閥杆18升起的同時帶動閥板12上升,當報警器17檢測出燃氣洩漏的時候,報警器17向控制晶片13發出信號,控制晶片13接到信號後,停止向電磁線圈19供電,電磁線圈19失電的同時,復位彈簧15就會瞬間將閥板12彈下,當閥板12與第二限位凸臺10貼合的時候,燃氣切斷完畢。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