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3-o-兒茶素高級脂肪酸酯及其製備方法
2024-01-30 08:40:15 2
一種3-o-兒茶素高級脂肪酸酯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式(I)所示的3-O-兒茶素高級脂肪酸酯及其製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脂肪酶Novozym435為催化劑,以高級脂肪酸為醯基供體,4A分子篩為酯化反應中水的吸收劑,製備兒茶素長鏈脂肪酸酯,產物具有良好的脂溶性和抗氧化性,本發明對黃酮類化合物的結構修飾具有重要意義。
【專利說明】一種3-0-兒茶素高級脂肪酸酯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3-0-兒茶素高級脂肪酸酯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兒茶素是一種分布廣泛的黃酮化合物,為黃烷醇的衍生物,作為鞣質的前體,廣泛分布於樹根,樹皮,種子和一些植物的樹葉中,特別是在茶葉中佔有大量比例(佔一片乾燥的茶葉10-20%)。兒茶素具有顯著的抗氧化、抗突變、防輻射、抗菌消炎作用;能夠增強免疫系統功能等多種生物活性,在保健食品、化妝品和藥劑配置等領域有很大的應用前景。兒茶素極性很大,有一定親水性,與脂肪和油類的相溶性很差,難以在脂肪類溶劑中穩定存在,對於非水體系,其抗氧化能力受到了很大限制,這就限制了黃酮類化合物在很多領域的應用 。
[0003]兒茶素的酯化修飾中,通常的化學修飾反應選擇性差,兒茶素的多個羥基都有可能參與酯化,往往結合或屏蔽了主要活性基團,雖然增加了其脂溶性,但降低了本身的抗氧化效果。化學修飾酯化反應通常要經歷「基團保護一酯化一脫保護基團」三步。酶催化反應具有較強的專一性與選擇性,可以選擇酯化兒茶素的某位羥基,在分子中引入長烴鏈可以增加它的脂溶性及親疏平衡性,從而增加和脂肪的相容性及提高抗氧化性。
[0004]兒茶素自被提取分離以來,在基礎和應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就其實際應用而言,目前還存在以下問題:(I)兒茶素的多羥基水溶性限制了其在脂類產品中的應用,特別是作為油脂類抗氧化劑,在油脂中難以加至有效的抗氧化濃度閾值;(2)於人體功效方面,由於脂溶性差不易透過雙脂層細胞膜,難以到達靶向作用點而大大降低其應有的活性。此外,在生理環境下穩定性差、可有效利用的濃度很低,導致其體內生物利用度不高。基於以上存在的問題,對其結構進行分子修飾已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之一。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兒茶素在油脂中難溶解性,對其結構進行修飾,並提供了一種3-0-兒茶素高級脂肪酸酯,包括3-0-兒茶素月桂酸,3-0-兒茶素硬脂酸酯。
[0006]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了一種3-0-兒茶素高級脂肪酸酯的製備方法。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8]一種3-0-兒茶素高級脂肪酸酯,該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結構式,其中,R為含有11個碳或17個碳的烷基。
[0009]
【權利要求】
1.一種3-0-兒茶素高級脂肪酸酯,其特徵在於,該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結構式,其中,R為含有11個碳或17個碳的烷基。
2.—種3-0-兒茶素高級脂肪酸酯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兒茶素和高級脂肪酸按質量比以1:4-8的比例溶於溶劑中,於40-80°C按3-5mg/mL加入脂肪酶Novozym435,放置搖床中震蕩攪拌; b、反應5-12小時後,按IL反應液中加100-200g分子篩4A,去除酯化反應生成的水; C、反應80-120小時結束,過濾除去酶和分子篩;減壓濃縮除去溶劑,得產物; d、利用薄層色譜或者色譜柱分離純化反應產物。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a中,高級脂肪酸含碳原子數為 12-18。
4.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a中,高級脂肪酸為月桂酸、棕櫚酸或硬脂酸。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a中,兒茶素和高級脂肪酸按質量比1:5添加。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a中,溶劑為叔戊醇、正丁醇或叔丁醇,溶劑量為兒茶素(mg):溶劑(ml)=l:1。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a中,反應溫度為60°C,加入脂肪酶Novozym435的用量為4mg/mL。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a中,搖床中震蕩速度為50_70rpm/mino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b中,加入分子篩4A的時間為反應後Ilh,加入分子篩4A的量為150g/L,分子篩4A事先在150°C下活化24小時。
10.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d中,利用薄層色譜分離純化反應產物,薄層展開劑為乙酸乙酯:石油醚:乙醇:水:甲酸=14-16:0.5-1.5:0.5-1.5:1-3:0.3—0.7 ο
【文檔編號】C07D311/62GK103524474SQ201310446743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5日
【發明者】霍清, 楊曉芳, 繆剛 申請人:北京聯合大學生物化學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