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螺紋修整器的製作方法
2024-01-30 12:41:15 1
專利名稱:外螺紋修整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外螺紋修整器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外螺紋產品的外螺紋缺陷修復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外螺紋產品的外螺紋的修複方法常見的是板牙修復和車削修復。板牙修復效果不理想,修復後的齒底光潔度不夠高,車削修復的方法由於車床的加工精度和零件的二次裝夾會造成修正精度降低,齒面易受損,修復的成功率不高。這兩種方式的工作效率都比較低。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外螺紋修整器,該外螺紋修整器修復後的齒底光潔度高,不啃齒面,修復效果好,工作效率高。[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外螺紋修整器,其包括U形支撐架、柄部、修整輪架、修整輪和直線軸承;修整輪為雙輪,雙輪分別由旋轉軸可旋轉地安裝在修整輪架的一端,修整輪架的另一端通過直線軸承可滑動地安裝在支撐軸上,支撐軸兩端分別安裝或者固定安裝在U形支撐架的兩側壁上,U形支撐架固定在連接軸上;柄部一端開有連接軸的連接軸槽,連接軸槽壁上開有垂直於連接軸槽的長條孔;連接軸槽內塞緊有非金屬彈性塊;連接軸置於連接軸槽內,頂在非金屬彈性塊上,由固定在長條孔內的頂緊螺絲頂緊固定,連接軸與連接軸槽間隙配合。[0005]所述的非金屬彈性塊為聚氨酯塊。[0006]本實用新型採用壓力加工的方式進行外螺紋的修復,利用修整器柄部內的聚氨酯的彈性實現了穩壓修復,避免了板牙修復後齒底光潔度不夠高的缺陷;採用直線軸承、連接軸槽與連接軸的間隙配合實現了不啃齒面和半自動加工,工作效率隨之提高。總之,本實用新型修復後的齒底光潔度高,不啃齒面,修復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0007]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示意圖;[0008]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0010]如圖I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包括U形支撐架7、柄部I、修整輪架13、修整輪和直線軸承12。修整輪為雙輪11,雙輪11分別由旋轉軸10可旋轉地安裝在修整輪架13的一端,修整輪架的另一端通過直線軸承12可滑動地安裝在支撐軸9上,支撐軸9兩端分別由卡接輪8固定安裝在U形支撐架6的兩側壁7上,U形支撐架6固定在連接軸5上。柄部一端開有連接軸5的連接軸槽3,連接軸槽3壁上開有垂直於連接軸槽3的長條孔14。連接軸槽3內塞緊有聚氨酯塊2。連接軸5置於連接軸槽3內,頂在聚氨酯塊2上,由固定在長條孔14內的頂緊螺絲4頂緊固定,連接軸5與連接軸槽3間隙配合。[0011]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較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
的一種,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內進行的通常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外螺紋修整器,其特徵在於其包括U形支撐架、柄部、修整輪架、修整輪和直線軸承;修整輪為雙輪,雙輪分別由旋轉軸可旋轉地安裝在修整輪架的一端,修整輪架的另一端通過直線軸承可滑動地安裝在支撐軸上,支撐軸兩端分別安裝或者固定安裝在U形支撐架的兩側壁上,U形支撐架固定在連接軸上;柄部一端開有連接軸的連接軸槽,連接軸槽壁上開有垂直於連接軸槽的長條孔;連接軸槽內塞緊有非金屬彈性塊;連接軸置於連接軸槽內,頂在非金屬彈性塊上,由固定在長條孔內的頂緊螺絲頂緊固定,連接軸與連接軸槽間隙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外螺紋修整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非金屬彈性塊為聚氨酯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外螺紋修整器,修整輪為雙輪,雙輪分別由旋轉軸可旋轉地安裝在修整輪架的一端,修整輪架的另一端通過直線軸承可滑動地安裝在支撐軸上,支撐軸兩端分別安裝或者固定安裝在U形支撐架的兩側壁上,U形支撐架固定在連接軸上;柄部一端開有連接軸的連接軸槽,連接軸槽壁上開有垂直於連接軸槽的長條孔;連接軸槽內塞緊有非金屬彈性塊;連接軸置於連接軸槽內,頂在非金屬彈性塊上,由固定在長條孔內的頂緊螺絲頂緊固定,連接軸與連接軸槽間隙配合。本實用新型修復後的齒底光潔度高,不啃齒面,修復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文檔編號B23P9/02GK202804571SQ201220589620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1日
發明者高永民, 劉永華, 全增川, 侯建斌, 徐建恆 申請人:耐世特凌雲驅動系統(涿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