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熱量儲熱裝置及使用方法
2024-02-13 06:07:15 1
專利名稱:太陽能熱量儲熱裝置及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太陽能取暖技術,尤其是太陽能熱量儲熱裝置及使 用方法。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使用的太陽能取暖技術多種多樣,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 人們的生活需要,但是這些技術或多或少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熱天溫度過高,熱量用不 完,造成浪費,冬天熱量不夠用,影響正常生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儲熱功能的太陽能熱量儲熱裝置及 使用方法,它解決了其它技術存在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是由殼體、不鏽 鋼波紋盤管、複合保溫層、金屬導熱翼片和金屬混凝土儲熱塊連接而成,在殼體內有複合保 溫層,在複合保溫層內有金屬混凝土儲熱塊;同時在複合保溫層內安裝著金屬導熱翼片; 在金屬導熱翼片上有道槽,在金屬導熱翼片的道槽內鑲嵌著不鏽鋼波紋盤管;不鏽鋼波紋 盤管盤繞在金屬導熱翼片和金屬混凝土儲熱塊之間;金屬混凝土儲熱塊由金屬屑10— 40 %、耐火水泥20——30 %和珍珠巖40——60 %製成。本發明的使用方法由於不鏽鋼波紋盤管盤繞在金屬導熱翼片和金屬混凝土儲熱 塊之間,當不鏽鋼波紋盤管的溫度大於金屬混凝土儲熱塊的溫度時,金屬混凝土儲熱塊吸 收不鏽鋼波紋盤管帶來的熱量並儲存起來;當不鏽鋼波紋盤管的溫度小於金屬混凝土儲熱 塊的溫度時,金屬混凝土儲熱塊儲存的熱量又被不鏽鋼波紋盤管帶出來,以達到儲存和釋 放熱量的目的,解決了太陽能熱量過剩時儲存,不足時補充的問題。本發明的意義是熱量輸入和輸出的速度很快,提高了換熱效率;有很強的可塑 性,可製作成各種需要的形狀;可以安裝在陽臺、地下室、屋頂或者窗戶下面,也可作為牆體 使用;模塊式設計可以任意組合,組裝容易,方便快捷,便於維護;熱量隨時可用;複合式保 溫,減少了熱量流失,避免了因儲熱塊過熱而融化失去保溫作用。四
圖1為太陽能熱量儲熱裝置的主視圖,圖中1、殼體 2、複合保溫 層 3、金屬混凝土儲熱塊 4、不鏽鋼波紋盤管5、金屬導熱翼片圖2為太陽能熱量儲熱裝置的剖視圖,圖中4、不鏽鋼波紋盤管5、金屬導熱翼片五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在殼體1內有複合保溫層2,在複合保溫層2內有金 屬混凝土儲熱塊3 ;同時在複合保溫層2內安裝著金屬導熱翼片5。實施例2,在金屬導熱翼片5上有道槽,在金屬導熱翼片5的道槽內鑲嵌著不鏽鋼 波紋盤管4 ;不鏽鋼波紋盤管4盤繞在金屬導熱翼片5和金屬混凝土儲熱塊3之間。實施例3,金屬混凝土儲熱塊3由金屬屑10——40%、耐火水泥20——30%和珍 珠巖40——60%製成。實施例4,本發明的工作方法由於不鏽鋼波紋盤管4盤繞在金屬導熱翼片5和金 屬混凝土儲熱塊3之間,當不鏽鋼波紋盤管4的溫度大於金屬混凝土儲熱塊3的溫度時,金 屬混凝土儲熱塊3吸收不鏽鋼波紋盤管4帶來的熱量並儲存起來;當不鏽鋼波紋盤管4的 溫度小於金屬混凝土儲熱塊3的溫度時,金屬混凝土儲熱塊3儲存的熱量又被不鏽鋼波紋 盤管4帶出來,以達到儲存和釋放熱量的目的,解決了太陽能熱量過剩時儲存,不足時補充 的問題。
權利要求
太陽能熱量儲熱裝置,它是由殼體(1)、複合保溫層(2)、金屬混凝土儲熱塊(3)、不鏽鋼波紋盤管(4)和金屬導熱翼片(5)連接而成,其特徵是在殼體(1)內有複合保溫層(2),在複合保溫層(2)內有金屬混凝土儲熱塊(3);同時在複合保溫層(2)內安裝著金屬導熱翼片(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熱量儲熱裝置,其特徵是在金屬導熱翼片(5)上有 道槽,在金屬導熱翼片(5)的道槽內鑲嵌著不鏽鋼波紋盤管(4);不鏽鋼波紋盤管(4)盤繞 在金屬導熱翼片(5)和金屬混凝土儲熱塊(3)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熱量儲熱裝置,其特徵是金屬混凝土儲熱塊(3)由 金屬屑10——40%、耐火水泥20——30%和珍珠巖40——60%製成。
4.權利要求1所述太陽能熱量儲熱裝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徵是由於不鏽鋼波紋盤管 (4)盤繞在金屬導熱翼片(5)和金屬混凝土儲熱塊(3)之間,當不鏽鋼波紋盤管(4)的溫度 大於金屬混凝土儲熱塊(3)的溫度時,金屬混凝土儲熱塊(3)吸收不鏽鋼波紋盤管(4)帶 來的熱量並儲存起來;當不鏽鋼波紋盤管(4)的溫度小於金屬混凝土儲熱塊(3)的溫度時, 金屬混凝土儲熱塊(3)儲存的熱量又被不鏽鋼波紋盤管(4)帶出來,以達到儲存和釋放熱 量的目的,解決了太陽能熱量過剩時儲存,不足時補充的問題。全文摘要
太陽能熱量儲熱裝置及使用方法是一種太陽能取暖技術它克服了其它技術存在的缺點,在殼體內有複合保溫層,在複合保溫層內安裝著金屬導熱翼片;金屬導熱翼片上有道槽,在金屬導熱翼片的道槽內鑲嵌著金屬導熱翼片;不鏽鋼波紋盤管盤繞在金屬導熱翼片和金屬混凝土儲熱塊之間;在複合保溫層內有金屬混凝土儲熱塊,金屬混凝土儲熱塊由金屬屑10-40%、耐火水泥20-30%和珍珠巖40-60。
文檔編號F24J2/34GK101957082SQ20101018631
公開日2011年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31日
發明者安國民 申請人:安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