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露天礦臺階爆破布孔方法與流程
2024-02-13 08:14:15 5

本發明屬於露天礦開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露天礦臺階爆破布孔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露天礦臺階爆破布孔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從靠近臺階坡頂線的一側開始,從前向後逐排布孔;二是從爆區後側邊界線開始,從後向前逐排布孔,並調整前排孔位或補孔。前者適用於爆區形狀較為規則,尤其是臺階坡頂線較為平直的情況;後者適用於爆區後側邊界線為垂直於臺階推進方向的直線的情況。當爆區形狀十分不規則,如為橢圓形時,上述布孔方法很難實施,且容易導致炮孔連線為波浪線,不利於鑽機和炸藥混裝車標準化作業,降低鑽孔和裝藥作業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已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簡單易行、布孔均勻,能夠提高鑽孔和裝藥效率的露天礦臺階爆破布孔方法。
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露天礦臺階爆破布孔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確定矩形區域
取爆區(1)中橫坐標最小點(2)、橫坐標最大點(3)的橫坐標x2、x3,縱坐標最大點(4)、縱坐標最小點(5)的縱坐標y4、y5,以(x2,y4)、(x3,y4)、(x3,y5)、(x2,y5)為頂點,作矩形區域(6);
在爆區各頂點坐標已知的情況下,x2=min(xi),x3=max(xi),y4=max(yi),y5=min(yi);
b.在矩形區域內布孔
在矩形區域(6)範圍內,從坡頂線(7)、爆區後側邊界線(8)兩者中相對平直的一側,根據最小抵抗線w、邊眼距l,布置第一個炮孔(9),根據孔距a布置第一排炮孔,並根據布孔方式以及排距b,從爆區的一側向另一側逐排布孔。其中,w、l、a、b根據露天礦巖體物理力學性質以及爆破經驗確定。
奇數排炮孔個數為取整符號;
偶數排炮孔個數
炮孔排數
c.刪除爆區範圍外的炮孔
檢查炮孔是否在爆區範圍內,刪除爆區範圍外的炮孔;
d.調整炮孔
對於邊眼距或者抵抗線較小的炮孔(11),按炮孔移動方向(12)移動炮孔,使其邊眼距達到l或抵抗線達到最小抵抗線w;
e.補充炮孔
對於臨近坡頂線的炮孔,若相鄰兩炮孔連線的中點沿連線垂直平分線方向至爆區邊界的長度lp大於等於2倍的最小抵抗線w,即lp≥2w,則在相鄰兩炮孔連線垂直平分線上補充炮孔,使補充的炮孔(13)的抵抗線為最小抵抗線;
同樣,對於臨近其他爆區邊界的炮孔,若相鄰兩炮孔連線的中點沿連線垂直平分線方向至爆區邊界的長度lp大於等於2倍的邊眼距l,即lp≥2l,則在相鄰兩炮孔連線垂直平分線上補充炮孔,使補充的炮孔的邊眼距為l。
判斷坡頂線(7)和爆區後側邊界線(8)誰較平直的方法為:取兩者所有頂點的縱坐標值ypi(i=1,2,…,n)、ybj(j=1,2,…,m),n為坡頂線(7)的頂點數,m為爆區後側邊界線(8)的頂點數,利用下式分別計算ypi、ybj的均方差σp、σb,均方差小者較為平直;
式中,up為ypi(i=1,2,…,n)的均值;ub為ybj(j=1,2,…,m)的均值。
計算機判斷炮孔是否在爆區範圍內的方法:過炮孔作一水平線,統計炮孔兩側水平線與爆區邊界的交點個數,若兩側交點的個數都是奇數,則該炮孔在爆區內,否則在爆區外;其中,如果爆區某個邊的兩個端點都在所作水平線上或上方,則認為該邊與水平線無交點。
本發明所達到的技術效果是:克服傳統露天礦臺階爆破布孔的不足,實現任意爆區形狀下的簡單快速布孔,並使布孔均勻、有規則,從而提高鑽孔和裝藥效率,提高爆破效果,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爆區與坐標系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按假設矩形爆區布孔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刪除爆區外炮孔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炮孔調整示意圖。
圖5為傳統方法布置炮孔示意圖。
圖中:1—爆區,2—橫坐標最小點,3—橫坐標最大點,4—縱坐標最大點,5—縱坐標最小點,6—矩形區域,7—坡頂線,8—爆區後側邊界線,9—第一個炮孔,10—第二個炮孔,11—抵抗線較小的炮孔,12—炮孔移動方向,13—補充的炮孔。
w—最小抵抗線,l—邊眼距,a—孔距,b—排拒,lp—相鄰兩炮孔連線的中點沿連線垂直平分線方向至爆區邊界的長度。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某露天礦臺階爆破布孔為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a.確定矩形區域
該露天礦某次爆區1如圖1所示,取爆區1中橫坐標最小點2、橫坐標最大點3的橫坐標x2=6.4、x3=69.9,縱坐標最大點4、縱坐標最小點5的縱坐標y4=45.5、y5=6.7,以(x2,y4)、(x3,y4)、(x3,y5)、(x2,y5)為頂點,作矩形區域6,矩形區域長為69.9-6.4=63.5m,寬為45.5-6.7=38.8m。
b.在矩形區域內布孔
b1確定布孔方向
判斷坡頂線(7)和爆區後側邊界線(8)誰較平直的方法為:取兩者所有頂點的縱坐標值ypi(i=1,2,…,n)、ybj(j=1,2,…,m),n為坡頂線(7)的頂點數,m為爆區後側邊界線(8)的頂點數,利用下式分別計算ypi、ybj的均方差σp、σb,均方差小者較為平直;
式中,up為ypi(i=1,2,…,n)的均值;ub為ybj(j=1,2,…,m)的均值。
從圖1中可測量出坡頂線7上各點的縱坐標分別為:38.8、41.9、44.2、45.5、44.9、45.1,n為6,up為43.4,爆區後側邊界線8上各點的縱坐標分別為15.5、12.4、10.8、11.8、9.3、8.1、7.5、6.7、7.6、10.7,m為10,ub為10.1,根據上式可計算得出坡頂線7所有頂點的縱坐標值的均方差σp=2.57,爆區後側邊界線8所有頂點的縱坐標值的均方差σb=2.60。
σp<σb,說明坡頂線7較平直,因此,從坡頂線7一側向爆區後側邊界線8逐排布孔。
b2根據爆破參數在矩形區域內布孔
根據露天礦巖體物理力學性質以及爆破經驗,確定其最小抵抗線w=5m,邊眼距l=4m,孔距a=8m,排拒b=6m。以三角形布孔方式為例說明布孔過程:
根據最小抵抗線w、邊眼距l,布置第一個炮孔9,如圖2所示。在第一個炮孔9左側每隔水平距離8m布置一個炮孔,直至超出矩形區域。在第一、第二個炮孔10連線的垂直平分線上靠近爆區後側邊界線8一側距第一個炮孔垂直距離6m的位置布置第二排的第一個炮孔,以水平距離8m為間隔布置第二排其餘炮孔。根據邊沿距和排距確定第三排第一個炮孔位置,依次布置其餘各排的炮孔。
炮孔排數為
奇數排炮孔個數
偶數排炮孔個數
c.刪除爆區範圍外的炮孔
檢查炮孔是否在爆區範圍內,刪除爆區範圍外的炮孔,如圖3所示;
計算機判斷炮孔是否在爆區範圍內的方法:過炮孔作一水平線,統計炮孔兩側水平線與爆區邊界的交點個數,若兩側交點的個數都是奇數,則該炮孔在爆區內,否則在爆區外。其中,如果爆區某個邊的兩個端點都在所作水平線上或上方,則認為該邊與水平線無交點。如過第一個炮孔9作一水平線,第一個炮孔9左側沒有交點,右側有兩個交點,說明第一個炮孔9在爆區外。
d.調整炮孔
對於邊眼距或者抵抗線較小的炮孔11,按圖4中炮孔移動方向12移動炮孔,使其邊眼距達到4m或抵抗線達到5m;
e.補充炮孔
對於臨近坡頂線的炮孔,若相鄰兩炮孔連線的中點沿連線垂直平分線方向至爆區邊界的長度lp大於等於2倍的最小抵抗線w,即lp≥2w=10m,則在相鄰兩炮孔連線垂直平分線上補充炮孔,使補充的炮孔13的抵抗線為最小抵抗線w=5m,如圖4所示。
同樣,對於臨近其他爆區邊界的炮孔,若相鄰兩炮孔連線的中點沿連線垂直平分線方向至爆區邊界的長度lp大於等於2倍的邊眼距l,即lp≥2l=8m,則在相鄰兩炮孔連線垂直平分線上補充炮孔,使補充的炮孔的邊眼距為l=4m。
最終炮孔布置如圖4所示,大部分炮孔在相互平行的直線上,便於鑽機及炸藥混裝車作業,提高了其作業效率。而傳統方法布置的炮孔如圖5所示,炮孔連線為波浪線,使鑽機鑽孔及炸藥混裝車裝藥過程中頻繁的向多個方向移動,降低了其生產效率。
以上以三角形布孔方式為例,矩形等其他布孔方式同樣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