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對車輛外板件進行工藝補充的方法
2024-02-07 02:35:15 1
專利名稱:一種對車輛外板件進行工藝補充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模具衝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對車輛外板件進行工 藝補充的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衝壓工藝被廣泛應用於汽車製造業,車輛中的許多外板覆蓋件和 內部板件都是利用模具衝壓而成的。通常利用模具成型零件的第一步是先利 用拉延模對毛坯板料進行拉延造型,然後再根據零件形狀的具體要求進行衝 孔、修邊、翻邊、整形等等。在設計製造用於對板料進行拉延造型的拉延模 之前,首先要作的是針對所要成型的零件的形狀,對零件型面進行工藝補充, 以據此來設計拉延模的模具型面。然而在實際生產中,車輛中的有些外板件在拉延的過程中,當坯料經過 凹模上的凹模圓角的端點時會被劃傷,從而產生拉延滑移線,這種留在外板 件表面的滑移線,即使在外板件表面上漆之後,在光線的照射下仍然會相當 明顯,因此將嚴重影響外板件的表面質量,從而將對車輛的外觀產生很大影 響。為了消除滑移線對於車輛外板件表面質量的影響,現有技術中通常採用 的措施是在進行拉延工藝補充時通過反覆調整作為工藝補充面的凹模圓角面和壓料面的形狀和位置,然後利用CAE分析軟體模擬零件的成型過程, 如果成型後零件表面仍然存在滑移線,則再重新進行調整和分析,如此不斷 反覆,直到得到滿意結果為止。但是這樣不僅工作量大,而且勢必會浪費大 量的時間,因此延長了模具的設計和製造周期,降低了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避免拉延過程中產生的滑移線對車輛外 板件的表面質量產生影響的對車輛外板件進行工藝補充的方法。本發明提供的對車輛外板件進行工藝補充的方法包括在外板件上截取 至少一個截面,對該外板件截面進行工藝補充後得到該外板件截面的工藝補 充截面,然後將所述工藝補充截面延伸和/或連接以構成外板件的工藝補充面;其中所述外板件包括上表面和與上表面通過圓角面相連的側壁,其中, 所述對外板件截面進行工藝補充得到工藝補充截面的步驟包括從上表面和 側壁的圓角的切點做水平線,從側壁的端點做側壁延長線;從水平線的端點 做水平線的垂線,得到第一垂線;從側壁延長線的端點做側壁延長線的垂線, 得到第二垂線;以第一垂線和第二垂線的交點為圓心,以第二垂線的長度為 半徑做圓,得到凹模圓角;從凹模圓角和第一垂線的交點做水平線,得到壓 料線。利用本發明提供的車輛外板件的工藝補充方法,不僅能夠避免拉延過程 中產生的滑移線對車輛外板件的表面質量產生影響,也就是說能夠保證最終 成型的外板件的表面不會存在滑移線,因此提高了車輛外板件的表面質量。 而且由於不必花費大量的時間來進行調整分析,因此大大縮短了模具的設計 和製造周期,提高了生產效率。
圖1為零件的截面圖,用於圖示本發明的工藝補充方法;圖2為表示利用本發明的工藝補充方法對零件進行工藝補充之後得到的零件型面的示意圖;圖3為利用CAE分析軟體模擬通過根據圖2所示的工藝補充圖設計的拉延模拉延得到的製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本發明所針對的外板件包括上表面1和與上表面1通過圓角面相連的側壁2,從圖1中可以看出該外板件的截面形狀。本發明提供的對車輛外板件進行工藝補充的方法包括在外板件上截取 至少一個截面,對該外板件截面進行工藝補充後得到該外板件截面的工藝補 充截面,然後將所述工藝補充截面延伸和/或連接以構成外板件的工藝補充面 10。當外板件的形狀連貫一致時,可以僅截取一個截面進行工藝補充,在得 到工藝補充截面之後直接將其延伸,即可得到整個外板件的工藝補充面。而 當外板件的形狀起伏變化較大時,則可以在適當的位置多截取幾個截面,分 別對各個截面進行工藝補充,以得到相應的工藝補充截面,然後將這些工藝 補充截面連接在一起,即可得到整個外板件的工藝補充面。其中,如圖1所示,所述對外板件截面進行工藝補充以得到工藝補充截 面的步驟包括從上表面1和側壁2的圓角的切點做水平線3,從側壁2的 端點做側壁延長線4,其中水平線3和側壁延長線4的長度可以根據需要來 取,但優選情況下使所述側壁2的長度L2、水平線3的長度L3、以及側壁 延長線4的長度L4滿足公式L3= (L2+L4) /1.03,其中L4通常為3 —5 毫米;從水平線3的端點做水平線3的垂線(即沿圖中箭頭所示的衝壓方向 做垂線),得到第一垂線5;從側壁延長線4的端點做側壁延長線4的垂線, 得到第二垂線6;以第一垂線5和第二垂線6的交點為圓心,以第二垂線6 的長度為半徑做圓,得到凹模圓角7;從凹模圓角7和第一垂線5的交點做 水平線,得到壓料線8。所述側壁延長線4、凹模圓角7以及壓料線8即構成該外板件截面的工 藝補充截面。在將工藝補充截面延伸和/或連接之後,即形成該外板件的工藝 補充面10,其中包括由凹模圓角7形成的凹模圓角面以及由壓料線8形成的 壓料面,如圖2所示。此外,所述對外板件截面進行工藝補充得到工藝補充截面的步驟還包 括從壓料線8向外延伸得到拉延筋9。也就是說,該外板件截面的工藝補 充截面還包括拉延筋9,從而外板件的工藝補充面IO還包括延伸的拉延筋。 當然根據需要,工藝補充面還可以適當再向外延伸。本發明所提供的工藝補充方法的技術效果可以從圖3中很明顯地看出。 在通過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對所要成型的外板件進行工藝補充之後,根據工藝 補充後的外板件型面來設計拉延模具,然後利用CAE分析軟體來模擬通過 該拉延模具對毛坯板料進行拉延造型的過程。由於利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保 證了不會形成滑移線的坯料部分足以滿足拉延製件的成形需要,也就是說, 不會被凹模的凹模圓角的端點劃傷的坯料成形後的線長度大於最終零件的 線長度,所以拉延過程中滑移線都形成在不作為最終零件的部分上,而不會 爬到作為最終零件的部分上,因此如圖3所示在拉延得到的製件上,拉延過 程中產生的滑移線都僅存在於工藝補充面10的部分,而在上表面1和側壁2 上則沒有滑移線。由此可見,利用本發明提供的工藝補充方法可以有效避免 拉延過程中產生的滑移線對外板件的表面質量產生影響,因此能夠保證最終 成型的外板件的表面不會存在滑移線,從而提高了車輛外板件的表面質量。 而且由於不必花費大量的時間來進行調整分析,因此大大縮短了模具的設計 和製造周期,提高了生產效率。
權利要求
1. 一種對車輛外板件進行工藝補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外板件上截取至少一個截面,對該外板件截面進行工藝補充後得到該外板件截面的工藝補充截面,然後將所述工藝補充截面延伸和/或連接以構成外板件的工藝補充面(10);其中所述外板件包括上表面(1)和與上表面(1)通過圓角面相連的側壁(2),其特徵在於,所述對外板件截面進行工藝補充得到工藝補充截面的步驟包括從上表面(1)和側壁(2)的圓角的切點做水平線(3),從側壁(2)的端點做側壁延長線(4);從水平線(3)的端點做水平線(3)的垂線,得到第一垂線(5);從側壁延長線(4)的端點做側壁延長線(4)的垂線,得到第二垂線(6);以第一垂線(5)和第二垂線(6)的交點為圓心,以第二垂線(6)的長度為半徑做圓,得到凹模圓角(7);從凹模圓角(7)和第一垂線(5)的交點做水平線,得到壓料線(8)。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側壁(2)的長度L2、水 平線(3)的長度L3、以及側壁延長線(4)的長度L4滿足公式L3= (L2 +L4) /1.03,其中L4為3 — 5毫米。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對外板件截面進行工 藝補充得到工藝補充截面的步驟還包括從壓料線(8)向外延伸得到拉延 筋(9)。
全文摘要
公開了一種對車輛外板件進行工藝補充的方法。其中,對外板件截面進行工藝補充的步驟包括從上表面和側壁的圓角的切點做水平線,從側壁的端點做側壁延長線;從水平線的端點做水平線的垂線,得到第一垂線;從側壁延長線的端點做側壁延長線的垂線,得到第二垂線;以第一垂線和第二垂線的交點為圓心,以第二垂線的長度為半徑做圓,得到凹模圓角;從凹模圓角和第一垂線的交點做水平線,得到壓料線。利用本發明提供的工藝補充方法,不僅能夠保證最終成型的外板件的表面不會存在滑移線,因此提高了車輛外板件的表面質量。而且大大縮短了模具的設計和製造周期,提高了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21D22/20GK101398680SQ20071015253
公開日2009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27日
發明者張香東 申請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