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船舶上下水滾動氣囊的製作方法
2024-01-19 13:35:15 3
專利名稱:多功能船舶上下水滾動氣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船舶修造用具,具體地說是一種多功能船舶上下水滾動氣囊。
船舶在江河湖海中航行一定時間後,需要到修船廠上岸進行檢修、除鏽或塗防鏽漆,新船造好後需要安全送下水,也就是說船舶的上水下水需要專用工具。在現有技術中船舶的上下水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滑車式,修船廠將軌道從岸上的廠房裡一直修到水中,修船時將船舶拖到水中的滑車上,然後牽拉滑車帶著船舶一同從水中拖到岸上的廠房裡,船舶在滑車上修造好後再由滑車將船舶送下水,這種方式一般在大型船廠使用。第二種方式是排水法,將船舶開進預先修好的水池中,關上水閘將水抽乾,再對船舶進行修理,船舶修理完畢重新放水將船開出。第三種方式是利用氣囊使船舶進行上下水,即將船舶開到岸邊,將充滿氣的多個滾動氣囊放到船舶之下,牽引船舶壓在多個滾動氣囊上,靠多個滾動氣囊的滾動將船舶運到岸上,利用滾動氣囊使船舶上下水和前兩種方式相比具有成本低、佔地少、使用靈活等優點,很適合修造排水量在1500噸以下內河船舶的船廠使用。但目前所使用的修船滾動氣囊存在的不足是只能用於平底船舶的上下水,而不能用於尖底船舶的上下水,因為尖底船舶的全部重量集中在船舶的尖底上壓在滾動氣囊中間的局部上,船舶的尖底會將滾動氣囊從中間壓破切斷而使滾動氣囊報廢,目前還未有即能適應平底船舶又能適應尖底船舶使用的船舶上下水滾動氣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即能適應平底船舶上下水,又能適應尖底船舶上下水的多功能船舶上下水滾動氣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實現的,將現有的整體結構的滾動氣囊分成左右兩部分,中間留出船舶尖底的空間,並在滾動氣囊的中間安裝上具有一定強度的防切增力環,當尖底船舶壓在滾動氣囊上時,船舶的尖底由防切增力環託住,船邦有左右兩邊的滾動氣囊託住,船舶的重量被氣囊分散在防切增力環和左右滾動氣囊上,所以該滾動氣囊即可用於平底船舶的上下水,也可用於尖底船舶上下水,使滾動氣囊的利用率及使用壽命大大提高。
說明書附圖
為多功能船舶上下水滾動氣囊的結構示意圖。
參照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船舶上下水滾動氣囊作以下詳細地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船舶上下水滾動氣囊,其結構是由左滾動氣囊[2]、右滾動氣囊[6]、防切增力環[5]組成,左滾動氣囊[2]、右滾動氣囊[6]由中間的連接管[4]連接在一起,防切增力環[5]安裝在左滾動氣囊[2]、右滾動氣囊[6]中間的連接管[4]上,防切增力環[5]的外圓中間設有V形環槽[3]。左、右滾動氣囊[2][6]的充放氣咀[1]設在滾動氣囊的左、右兩端。
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船舶上下水滾動氣囊加工、製作、使用非常簡單方便,左右滾動氣囊及防切增力環的製作工藝和現有技術相同,如同說明書附圖所示,將現有技術的滾動氣囊分成左右兩部分,中間由連接管連接,在中間的連接管上加裝防切增力環。用於平底船舶上下水時,其使用方法和現有技術的滾動氣囊相同,在用於尖底船舶的上下水時,只要讓船舶的尖底壓在防切增力環上即可。
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船舶上下水滾動氣囊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使用壽命長、尖底、平底通用等特點,具有很好的推廣使用價值。
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徵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權利要求1.多功能船舶上下水滾動氣囊,包括左滾動氣囊、右滾動氣囊、防切增力環,其特徵在於左滾動氣囊、右滾動氣囊由中間連接管連接在一起,防切增力環安裝在左滾動氣囊、右滾動氣囊的中間連接管上,防切增力環的外圓中間設有V形環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功能船舶上下水滾動氣囊,其結構是由左滾動氣囊、右滾動氣囊、防切增力環組成,左滾動氣囊、右滾動氣囊的中間由連接管連接在一起,防切增力環安裝在左滾動氣囊、右滾動氣囊中間的連接管上,防切增力環的中間設有V形環槽。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船舶上下水滾動氣囊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使用壽命長、尖底、平底通用等特點,具有很好的推廣使用價值。
文檔編號B63C3/00GK2232393SQ9523438
公開日1996年8月7日 申請日期1995年8月8日 優先權日1995年8月8日
發明者於建家 申請人:於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