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抗蚜性轉基因棉花的鑑定方法
2024-02-26 05:03:15 2
專利名稱:一種抗蚜性轉基因棉花的鑑定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抗蚜性轉基因棉花的鑑定方法。
背景技術:
棉花一生遭受多種病蟲的危害,常年因病蟲危害的棉花損失15% 20%,嚴重發 生年份損失50%以上,甚至絕收。在過去的20多年裡,我國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策略的 發展已經歷了 2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六五」期間以單個害蟲為對象的綜合防治策略,第二 個階段是從「七五」到「九五」以作物為主體的多害蟲複合群體的綜合防治策略。但是我們 還沒有做到對農作物病蟲害的可持續控制,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些重大蟲災仍在 頻繁發生,並不斷出現新的病蟲害。應用現代生物技術,諸如培育和種植轉基因抗病蟲作物已成為植物保護的一項重 要措施。1997年,我國開始大面積推廣應用轉基因抗蟲棉,至今已種植抗蟲棉達410萬公 頃,佔我國棉花種植面積的76%以上。抗蟲棉的種植有效地控制了棉鈴蟲的危害,獲得了顯 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但由於轉基因抗蟲棉只對棉鈴蟲具有抗性,對棉蚜、棉盲蝽、煙 粉蝨等害蟲不具抗性,上述害蟲由次要害蟲上升為主要害蟲,而且上述害蟲,尤其是棉蚜蟲 的危害正呈逐年加重趨勢。目前,常規棉花對棉蚜的抗性多為形態抗性或生化抗性,而轉基因抗蚜蟲棉花對 蚜蟲的抗性是將外源抗蟲基因導入棉花基因組獲得的高抗棉蚜的植株。因此,我國原有的 抗蚜性常規棉花的鑑定方法已不適用於轉基因棉花,所以急需研究適用於轉基因棉花的抗 蚜性鑑定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抗蚜性轉基因棉花的鑑定方法。本發明的抗蚜性轉基因棉花的鑑定方法包括在溫室條件下將對照品種和受檢品 種種植在帶罩的花盆裡,於棉花生長的3葉期,對每一株對照品種和受檢品種進行人工接 蚜,接蚜後第3天調查每株棉花上棉蚜的數量,接蚜後第7天,以棉株受害最重的葉片為標 準葉,調查受檢品種和對照品種的蚜害級數,並根據蚜害指數和蚜害指數減退率來鑑定出 抗蚜性的轉基因棉花品種。在另一個實施方案中,本發明的抗蚜性轉基因棉花的鑑定方法包括下述步驟(1)在溫室條件下,分別種植對照品種和受檢品種各10盆,每盆留棉花苗1株;(2)將花盆放置在帶罩的籠內以阻止害蟲及天敵的侵入;(3)於棉花生長的3葉期,對每一株對照品種和受檢品種進行人工接蚜,每株接成 蚜20-40頭,接蚜後第3天調查每株棉花上棉蚜的數量,如果棉蚜數量未達到40-60頭,則 補充接蚜;(4)接蚜後第7天,以棉株受害最重的葉片為標準葉,調查受檢品種和對照品種 蚜害級數,蚜害分級標準如下0級為無蚜蟲,葉片平展;I級為有蚜蟲,葉片無受害;II級為有蚜蟲,葉片皺縮或微卷,未達半圓;III級為有蚜蟲,葉片捲曲達半圓或半圓以上,呈瓢 形;IV級為有蚜蟲,葉片完全捲曲,呈球形。(5)根據下面的公式I、II分別計算蚜害指數和蚜害指數減退率公式I:
權利要求
一種抗蚜性轉基因棉花的鑑定方法,其包括在溫室條件下將對照品種和受檢品種種植在帶罩的花盆裡,於棉花生長的3葉期,對每一株對照品種和受檢品種進行人工接蚜,接蚜後第3天調查每株棉花上棉蚜的數量,接蚜後第7天,以棉株受害最重的葉片為標準葉,調查受檢品種和對照品種的蚜害級數,並根據蚜害指數和蚜害指數減退率來鑑定出抗蚜性的轉基因棉花品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鑑定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驟(1)在溫室條件下,分別種植對照品種和受檢品種各10盆,每盆留棉花苗1株;(2)將花盆放置在帶罩的籠內以阻止害蟲及天敵的侵入;(3)於棉花生長的3葉期,對每一株對照品種和受檢品種進行人工接蚜,每株接成蚜 20-40頭,接蚜後第3天調查每株棉花上棉蚜的數量,如果棉蚜數量未達到40-60頭,則補充 接蚜;(4)接蚜後第7天,以棉株受害最重的葉片為標準葉,調查受檢品種和對照品種的蚜害 級數,蚜害分級標準如下0級為無蚜蟲,葉片平展;I級為有蚜蟲,葉片無受害;II級為有 蚜蟲,葉片皺縮或微卷,未達半圓;III級為有蚜蟲,葉片捲曲達半圓或半圓以上,呈瓢形; IV級為有蚜蟲,葉片完全捲曲,呈球形。(5)根據下面的公式I、II分別計算蚜害指數和蚜害指數減退率公式I 擬堂換料 Σ(各級蚜害林數χ相應級數) ιηΛ0/ 蚜軎知數=調查總林數χ4- Xl00%公式II_減退率(%)=對照品種IS^r害指數χ應(6)根據蚜害指數減退率,鑑定出抗蚜性的轉基因棉花品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抗蚜性轉基因棉花的鑑定方法。該鑑定方法包括在溫室條件下將對照品種和受檢品種種植在帶罩的花盆裡,於棉花生長的3葉期,對每一株對照品種和受檢品種進行人工接蚜,接蚜後第3天調查每株棉花上棉蚜的數量,接蚜後第7天,以棉株受害最重的葉片為標準葉,調查受檢品種和對照品種的蚜害級數,並根據蚜害指數和蚜害指數減退率來鑑定出抗蚜性的轉基因棉花品種。該鑑定方法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且鑑定結果穩定、可靠。
文檔編號A01G1/00GK101982048SQ20101028401
公開日2011年3月2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13日
發明者呂麗敏, 吳冬梅, 崔金傑, 張帥, 李春花, 王春義, 辛惠江, 雒珺瑜, 馬豔 申請人: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